Re: [分享] 徹底解決紀實攝影到底"實不實"的爭論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powerslide (powerslide)時間16年前 (2008/02/20 22:18)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35/35 (看更多)
※ 引述《powerslide (powerslide)》之銘言:
: ※ 引述《powerslide (powerslide)》之銘言:
: : 一、 攝影是種模仿物
: : 主張攝影可以完美真實再現『實存物』者認為:所謂攝影再現真實包含二著層面,第一是『對於實存物的光波記錄』,第二則是對於此一光波記錄的再解讀,而在第一層面,他們認為,無論如何,攝影都是忠實的反應『實存物』的,但至於『實存物』『光波影像』的解釋能不能建構該『事件』,則取決於讀圖者的解釋而已,所以攝影絕對是可以完美真實再現其實存物的。這樣的說法在表面上聽起來言之有理,但實際上卻漏洞百出,在此可以下列實驗加以檢證:
: : 首先,我們定義實存物為A,而照片拍攝到的A的影像為A’,則依據完美真實再現實存物者的主張,A’一定要等於A,所有A所具有的特質在A'上均可發現(亦即透過他物與A'的比較,我們可發覺A與~A的差異),否則就違背其所謂攝影可以完美真實再現其實存物的主張(因如果A與~A不能在該照片上區別的話,就代表其照片的再現A物真假值是有疑問的)。
: : 再來,我們假設有A、B二個尺寸大小完全相同的正方體,二者的差別僅在於其某一面的顏色不相同,其他的部分在外觀上看起來都一樣,透過巧妙的擺設方式,我們可此二正方體拍攝的一模一樣,那麼從照片上看來,我們是否可以斷定A和B是完全相同的正方體?
: : 主張攝影可以再現其『實存物』者,這時一定會反駁,這是『解釋意』的問題,讀圖者將照片裡的A’與B’解釋為相同的東西,但與實際上A不等與B的結果相歧異。但這樣的說法顯然自相矛盾,因為就其原先的定義而言,照片是可再現其實存物的,也就是照片裡的A’與實存物A是相同的,則我們根據照片裡的A’=B’去判斷A=B,這裡根本不涉及任何『指涉』的問題,而純粹只是邏輯推演而已,而其所依據,亦僅是照片理所呈現得A與B而已,其如要否認A’、B’不能代表A與B,那也就是否認了照片可以真實再現A與B,A’與B’都只是A、B的模仿物而已,並非A與B本身。
: : 從以上簡單的推論來看,我們可明顯得知主張攝影可真實再現『實存物』者在邏輯思考上的根本矛盾
: 二、 攝影作為一種複製品
: 主張攝影可以真實再現「實存物」者,所碰到的第二個難題,就是來自於「複製品」的挑戰。
: 攝影,作為一個工業時代的產物,最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它的「可複製性」與高度「生產性」。當一個影像穿透鏡頭,在底片上成像時,它就已經成為一個靜止的時間了,而這些底片,透過再放象的方式,它可大量的生產出一模一樣的照片,而這些照片之間是沒有原本與複本的區別,它們都是原本,也都是複本,彼此之間的差異,已完全消失。
: 而這樣的複製過程中,作為被攝物的本體,「實存物」本身竟是缺席的,底片不需要「實存物」的存在,就可以複製出無限的分身,其結果將是造成本體的消亡與被取代。人們透過照片來「認識」本體,而本體卻無法與人們直接面對面的接觸,作任何的溝通,它就像一個缺席的被告一樣,只能接受定罪,卻無法作出任何反駁與澄清,這是何等的悲哀與無奈。
: 上述現象的最明顯的幾個例子,就是風景明信片照與偶像照。這些被資本主義消費社會大量生產的影像,已經為該地塑造了一個既成的刻板印象,譬如說,談到巴黎會想到艾菲爾鐵塔,談到紐約就會聯想到自由女神像,談到北京就會聯想到天安門,談到京都就會聯想到天皇,這一些既成的刻板印象取代了我們對於本體的認識,塑造了我們對本體的印象,彷彿除了這些刻板的印象之外,本體便不存在似的,本體在此徹底消亡,而複製品取代了它,成為「真實」本身。
:
三、 攝影作為一種擬像
主張攝影可以真實再現「實存物」者,所碰到的第三個難題,則是來自於「擬象」的挑戰。
什麼叫做「擬象」? 根據尚˙布希亞在《象徵交易和死亡》一書中所提到的,擬像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仿冒」(contrefacon) 的擬像,年代是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一直到第一次工業革命,「仿冒」的擬像符合「再現」的古典時代;在這個時代,是「存有物」跟「外觀」的分裂,是「原始物」跟「模仿它的替身」的分裂。
第二階段,是「生產」(production) 的擬像,年代是工業社會;「生產」的擬像主要是去回應技術上的要求,因此關於「一系列」的要求成為至高準則:所有的物體已不再是原始物的反映或仿冒,而是所有的物體彼此全都是擬像。這第二種類別的擬像終止所有的參考動作以及能夠無限制地再生產。例如,在十九世紀末,出現了分工的生產線,就是顯著的特徵。
第三種段,是「模擬」(simulation) 的擬像,原始起源以一種幻覺式的形式再度出現。這種模式就是二進位的數位密碼,這樣的數位密碼以設計好的程式將所有的物體投射出虛擬的存在。布希亞稱這個時代(即我們現在的這個時代)是「過度真實的」(l'hyperreel),這種「過度真實」是一種存在的形式,或一種準存在的形式,在這樣的「過度真實」中,「存有物」跟「外觀」之間的差異已被廢除,這樣的「過度真實」其實是靠封閉的符號系統自己結構起來,且所有的這些符號完全都沒有參考到外在的現實。
其中第三個階段,「模擬」(simulation) 的擬像,即是我們一般論中所稱的「擬象」,它最大的特徵就在於消弭了「存有物」跟「外觀」的區別,亦即他利用自己封閉的符號系統,組成了一個虛幻的實境,而這個虛幻的實境的有效性是不須要參考任何外在的現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電影」。
在所有的「電影」影像中,我們都可以發現,它的真實性並非來對於現實的模仿,而是在於導演所採用的敘事結構是否為觀眾所接受,亦即他說的故事是否有趣,是否能吸引觀眾接受,至於在現實界中該情節否能真的發生,那根本不是重點,也不影響電影本身的說服力。
既然「擬象」有這麼大的威力,因他就常被有心人士所利用,作為宣傳的工具,最顯著的案例則是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爆發前,布希亞即宣稱波斯灣戰絕對不會爆發,然而就在他說完這話沒過多久,美國就正式對伊拉克宣戰,而這時媒體採訪他時,他則回答說,他是靠擬像活的,甚且在美國快速結束戰爭之後,他還在報紙上發表一篇名為「波斯灣戰爭不曾爆發」的長篇文章,宣稱波斯灣戰爭跟本不曾存在過,那只是媒體製造出來的擬像而已。
布希亞會這樣主張,其實是有他的理由,因為就定義上來看,這並不符和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所宣稱的戰爭不能以「設計」來主導,因為戰場狀況瞬息萬變,「計畫」將使兵力的運用受限,最佳的計畫即是掌握戰場上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然而在國政府正式發動戰爭前,所有編排的戰略戰術都以為電視媒體所預測和演示,包括CBS,CNN在內的大眾傳媒工業已經是先發動一場虛擬的戰爭,因此真正的戰爭的永遠不可能發生,所畫面都只是美國政府與大眾媒體所精心編導的一場大型劇本演出而已。
既然在「擬像」狀態下﹐所有的影像都只是心人士所設計編導出來的場景而已,並非對於自然存在的事物所為的客觀「再現」,那麼主張攝影可以真實再現「實存物」者﹐又如何能宣稱在這種情況他所拍到的「實存物」是真實界實際存在的「實存物」,而不是有心人士所安置的在拍片場裡所安排的電影佈景呢?
主張攝影可以真實再現「實存物」者,在此又碰到一個嚴重的挫折。
--
Photography is Dead.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98.114
※ 編輯: powerslide 來自: 124.8.98.114 (02/20 22:2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