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攝影作為一種語言--新手理論入門須知
→
08/29 16:25,
08/29 16:25
→
08/29 16:33,
08/29 16:33
我是指一般在講哲學史時 到黑格爾為止的西方哲學
是試圖建立一個龐大而完備可以解釋這個世界的思想體系
老實說我是看到建立理論體系這幾個字就忍不住想開這個冷笑話
第二個問題算正題
與經驗主義相對就是理性主義了
理性主義會告訴你他不相信感官的知覺
只有用理性、邏輯所推導出來的知識比感官領會的更真實
經驗主義的主張則是我們唯有透過感官 才能獲取這個世界的知識
我們所有思想跟觀念在反應我們透過感官感知的經驗
當然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在康德那邊已經獲得調和
哲學史走向下一個階段
所以我重提經驗主義,是因為東西一定要在拍攝現場所以攝影一定是真實的
這種說法跟經驗主義實在太像了
只是感官代換成機械 肉眼代換成相機
(這有讓我想到麥克魯翰說媒體是肉體的延伸)
為了避免可能的矛盾或是爭議
相機被限定為物體的光波記錄
相機從定義上就是眼睛的替身了
而且也定義了真實是什麼
為什麼我說這是經驗主義的定義
因為理性主義會再追問
光線捕捉到的,就是真實的嗎?
這個時候要跳到語言上了
因為我看到了...我在文章中把「真實」一詞在各語境的用法...
詳敘的很清楚了
彷彿哲學問題來自於不精確的語言使用,只要精確的定義語言
就能開始進行分析...討論
是的...我要替新手釐清的就是這種錯誤的用詞觀念
這就是前幾篇推文提到的維根斯坦
講到維根斯坦就好像得到了哲學的最終解答一樣...
不知為何我一直有這種感覺
不過
這是維根斯坦,維根斯坦後期又對以前的自己進行嚴厲的批判
====
有哲學家以為語言的特徵就是將某東西貼上標籤
他們以為這種命名方法完全捕捉了名稱與事物的關
其實他們是將命名誤以為是唯一的語言遊戲
忽略了其他語言遊戲的可能性
(這四行懶得打字啦...google可以找到抄自哪裡)
====
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
我認為把攝影定義為光線的捕捉
表面上只是一種為了進行精確討論的嚴格定義
但是在定義的同時
就採取了某種思想,某種主義
甚至可能加強了某種權力關係
在這個攝影=光線捕捉的定義推導到攝影=真實
的定義中
經驗主義把持的真實的定義
經驗主義主導了這個論局的遊戲規則
並且能攻擊相對觀點是「偷渡/誤用/字詞含意」..等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0.33.165
推
08/30 01:05, , 1F
08/30 01:05, 1F
→
08/30 01:06, , 2F
08/30 01:06, 2F
推
08/30 01:11, , 3F
08/30 01:11,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20 篇):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