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攝影作為一種語言--新手理論入門須知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書店)時間18年前 (2007/09/01 02:31),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20 (看更多)
其實我本來迴避了大爛的問題「有"非經驗主義"的定義嗎?」,因為那本來也不是我想 講的重點,而且我既然是回應他的文章,那提出一個非他文章主旨的定義,有點...張飛 打岳飛的感覺但是既然現在這反而成為現在的主題了,那接下來我就討論這個吧。 雖然為大爛的定義對於後面的推論有其需要,但是我不同意問「什麼是攝影」與問「 什麼是藝術」不一樣,藝術的定義是開放的,攝影的定義卻是很清楚的。而且大爛舉 來與用媒材當定義對照的「精神上的定義」嚴格來講不是定義,而是對攝影比較詩意 的詮釋,並不是試圖在定義攝影。「攝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怎麼樣看都不是定義吧。 那些「精神上的定義」被拿來襯托從「媒材」定義是一個「清楚的定義」。但是比較 「理論」的定義呢?比如說羅蘭巴特的「攝影就是此曾在」,蘇珊宋塔的「攝影是時 間的切片」呢?沒有經過比較,就直接斷言必須從媒材,才能了解攝影。這我抱持很 大的疑問。 「以機具紀錄光波資訊,並以各種載體將影像呈現給世人的行為」真的能幫助我們了解 攝影嗎?的確以現在我們對攝影的典型印象:相機,是完全符合這個描述。我們也找到 一些影像的製造方式,MRI...等等都符合這個定義。甚至游本寬也用這種定義,才把「 無機身影像」包含進攝影藝術的創作範疇(他的用語是:一種光和感材間互動成果)。 但是這只能說現在被認為是攝影的共通操作方式(先排除銀幕截圖這種)是如此,而非 所有「以機具紀錄光波資訊,並以各種載體將影像呈現給世人的行為」都是攝影。 yudaka的「鐵沙和磁鐵畫出的磁力線」,太...「冷」了,有點從定義找碴的味道XD 因此,我想到一個完美符合定義,行為也很像攝影,卻通常不被認為是攝影的 「機具╱行為」: 影印機∕影印 影印機,沒錯,是紀錄光波資訊,有影像呈現給世人,甚至影像也是對對象的完美複製。 根本是一張相片阿(黑白影印嫌太粗糙?還有彩色影印)?我知道有「攝影作品」是 「用影印機」創作的,但是一般我們講攝影,都不會想到影印(例如yudaka在想像例 外時...)這問題出在哪裡? 我必須說,powerslide說的「(大爛的意思)相機不會騙人,現場是什麼 他就拍到什麼」 這樣的「意思」應該是完美的。我實在想不出來有什麼反例是「相機騙了人(拍到了卻不 存在)」尤其在光波一定是一種存在的前提下。如果意思就這麼簡單,那還真沒有什麼反 駁的空間。 但是現在問題是為了證明(?)這個簡單的意思,攝影被定義成光波的紀錄然後呈現。 攝影的真實性是因為攝影是「光波的紀錄然後呈現」。也就是大爛認為攝影的媒材是「因」 ,真實性是「果」。我會這麼認為因為大爛後面又說「攝影行為本身就強迫著攝影家要 面對世界」「媒材形式如何限制表達」,又認為沒有從媒材以外的定義方式(難道有一種 理性主義的攝影真實定義?有"非經驗主義"的定義嗎?) 但是回顧攝影史,攝影是人類...西方人對於追求形似,追求逼真模擬的願望而來。先是 發明明室,輔助繪畫...最後才發明感光材料,完成了願望。攝影是西方人追求真實的成 果。因此,不是攝影因為對光線感光而得到真實的特性,而是攝影本身是真實的代表, 因此攝影必須對光線感光。 因此可以有「非經驗主義」的定義嗎?這個方向相反的思考╱定義方式就是了。攝影是被 認為能再現真實的圖像,能幫助我們「看」到真實的圖像。因此X光幫助我們「看」到 骨頭(一個認定是真實的東西),所以X光是攝影,MRI、超音波成像同理。 這個「真實」除了人相信「眼見為憑」的真實以外,也包括了 「記憶經驗」(就是回 憶啦)的真實。電腦的截圖,是不是攝影?如果我是在遊戲裡玩到某個感動的一刻,在 這個時刻將畫面截下來,這就會是一個攝影。這樣的動作符合蘇珊宋塔的「攝影是時間 的切片」。而電影由於可以重複播放,畫面也是指向一個「故事」,所以電影的截圖很 難成為攝影。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影印機為何(通常)不被當作攝影。他是光波的紀錄,但是影印機只是 複製另外一個文字╱影像,影印出來的成品無法代表真實的某一個時間,也無法代表他紀 錄了某個真實的空間。 行文到結尾,我先打「預防針」一下,這樣的定義方式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只是各種的 定義方式都有其用處而已。我的意思是如果所謂的真實世界不再是光波能紀錄,攝影的 媒材也會改變,而這已經是進行式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192.170

09/01 03:55, , 1F
遊戲也可以save/load, 單機遊戲也是跑劇情.
09/01 03:55, 1F

09/01 03:57, , 2F
還是沒有脫離唯心式的論述"我覺得他是. 他便是了"
09/01 03:57, 2F

09/02 12:47, , 3F
所以操作者的動機也應該放進定義裡面 ..
09/02 12:47, 3F

09/02 12:49, , 4F
不過私以為設備的定義可以更寬些,可涵蓋較多影像來源
09/02 12:49, 4F

09/02 12:52, , 5F
相機不會騙人是對的,不過攝影不只可以用相機
09/02 12:52, 5F

09/02 16:44, , 6F
題外話,國外有一類以copy machine為工具藝術叫copy art
09/02 16:44, 6F

09/02 16:53, , 7F
它也是被歸類為攝影的,http://0rz.tw/0430p
09/02 16:53, 7F

09/02 22:04, , 8F
嗯...好像還可以討論操作者是否一定存在?
09/02 22:04, 8F

09/03 00:39, , 9F
如果不定義為按下快門的人,操作者是永遠存在的 ..
09/03 00:39, 9F
文章代碼(AID): #16s5viar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s5viar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