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然後,就拆除了
※ 引述《pooldodo (破渡渡)》之銘言:
: ※ 引述《trinken (飲)》之銘言:
: 我認為處在事件的當下,就不可能是事不關己的,
: 但對我來說,客觀也未必要雙方各打五十大板,那樣的作法我認為只是
: 刻意營造出自己很"客觀"這個假象,就像很多名嘴,
: 我藍的綠的都罵一頓,但骨子裡還是有立場在,作為一個人要完全沒有
: 立場太過於困難而且失去人性
: 對於這次拍攝的重點,我其實不是要站在客觀的立場,而是要站在
: "第三方"的立場,我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有許附近的居民聊天,
: 也聽到了許多對於當地人實際上的看法,讓我選擇站在另外一個位置 - 觀看者
: 我在當下,我成為了事件的一部分,紀錄了這個事件的某一段區塊,就是這樣而已
: 其實我的拍攝還是有立場的,只是是第三方
: 我不知道這樣是否可以理解我的感覺 XD
對於"假客觀"與"第三者"兩件事,我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嘗試來分享一下,因為我認為這無疑照現了台灣當代社會對政治參與的某些現實,
這個現實還要從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談起。
從1987年解嚴至1996全民的總統普選,
這段短短10年的時間,標誌著台灣自威權時代轉入民主體制的劇烈變動,
這個劇烈變動來得太快太急,以致一代人無法調適自身對公眾事務的參與角色,
許多人雖然參予了總統投票,內心卻還存有威權時代遺留,對公眾事務評論的桎梏,
這代人雖然透過選票表達政治傾向,卻懼於對特定事務作明確而直接的表態,
或是威權時代的經驗,根深蒂固的植入了表態也無濟於事的認知。
當往後十多年,歷經二度政黨輪替,許多公眾事務不見根本的好轉,
這代人很難不產生一種虛無的心理,這種虛無心理更加深他們拒絕參與公眾事務的心態。
這是所謂"第三者"的來由。
而兩次政黨輪替之間,兩黨意識型態的對立,與宣傳資源/權力的密不透風利用,
"假客觀"於是流竄,而當政治現實掏空了客觀評論公眾事務的基礎,
還進一步產生了"所有評論都可能是假客觀",疑神疑鬼的質疑自我的不安,
而"假客觀"也會導致一種虛無主義,而遁入"第三者"的心態。
假客觀多數時候是一種偽裝,是刻意回應環境的,那第三者則是環境造就的心境。
抱歉稍晚才回應這篇,這串討論至此,也就是討論到文本與創作動機的分別,
我覺得才適合點破這點。
如果你想表達的是"假客觀"這樣的社會現象,
從你的作品中,並無法讀出,
因為你需要的作品是"表面上看起來客觀,卻充滿偏見",如此的操作。
然而你操作的恰恰相反,
你展現了一種,"表面上充滿偏見,實際很客觀"的"第三者"角色,
而這是現存社會現象令你如此表達的,
你是被駕馭者,而非駕馭現實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10.7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04 07:01)
→
04/04 16:02, , 1F
04/04 16:02, 1F
→
04/04 21:50, , 2F
04/04 21:50, 2F
→
04/04 21:52, , 3F
04/04 21:52, 3F
推
04/05 01:02, , 4F
04/05 01:02, 4F
→
04/05 01:03, , 5F
04/05 01:03, 5F
→
04/05 01:04, , 6F
04/05 01:04,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