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覺得zf4系列拍照都很棒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sazabijiang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時間7年前 (2017/09/06 23:08)推噓42(42推 0噓 136→)留言178則, 20人參與討論串3/11 (看更多)
【ZenFone 4 Pro (ZS551KL)評測】
– 相機功能解析篇
(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rhA4wL )
Zenfone 4 Pro雖然還沒有上市,但網路上已經可以看到若干評測文。剛好看到一篇不同
角度的評測文,詳細了說明ZF4 Pro的相機設計與操作介面,經原作者授權沙沙比重新彙
整,在這分享給大家。
說明:圖片經下載後重新上傳,已被壓縮破壞,不代表原本畫質。
<本文開始>
https://imgur.com/zpD9RdZ

ASUS第四代手機主打的口號為「We lovePhoto」,可想而知,身為旗艦機種的ZenFone 4
Pro在相機的功能上勢必有大幅度的進步,這裡就針對ZenFone 4 Pro的相機功能進行深
度測試,由於本文篇幅已經太大,因此針對各種場景的
實拍、錄影、縮時將另文介紹。
ZenFone4全系列都導入雙鏡頭系統,但不同型號之間又有些許差異,ZenFone 4 Pro很
明顯是承襲ZenFone 3 Zoom的理念,以追求「拍遠」為考量,所以後方主鏡頭就與ZF3Z
採用相同的f/ 1.7大光圈、25mm焦距,而輔鏡頭則採用f/ 2.6光圈、50mm焦距,望遠效
果只比ZF3Z稍微小一點點。
至於前鏡頭則採用f/ 1.9大光圈、24mm焦距的廣角鏡頭,雖然像素為800萬,但感光元
件升級為Sony IMX 319,對於自拍、直播等需求可說是遊刃有餘。關於ZenFone 4 Pro
相機的詳細諸元請參考下表。
https://imgur.com/LTw6pPX

【雙鏡頭,2倍光學變焦,10倍數位變焦】
雙鏡頭的優勢在於拍遠拍近皆宜,而且有了輔助鏡頭的光學變焦可以確保照片的畫質,
以下就是ZenFone 4 Pro的主鏡頭25mm、輔鏡頭50mm與10倍變焦的比較圖。
https://imgur.com/EDG3RzN

實拍照片請點擊下列圖片
https://imgur.com/guCn4Pg



一般消費者或許不了解雙鏡頭的光學變焦對畫質有什麼影響,下面就以主鏡頭25mm Zoom
in兩倍與輔鏡頭50mm拍攝同一場景來做比較。下圖的大樓燈光在主鏡頭25mm Zoom in後
已經有些模糊。
https://imgur.com/rROkWwN

而中間的漁船船身的「淡水港」字樣很明顯不如輔鏡頭50mm的清晰。
https://imgur.com/3YFiiS9

實拍照片請點擊下列圖片
https://imgur.com/3fPGqVv


【兩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不同】
由於鏡頭的光學特性不同,ZenFone 4 Pro的主鏡頭與輔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分別為8.5cm
與 22.5cm,在近距離拍攝時,如果想要靠近被攝物可以採用主鏡頭,無法靠近時則採用
輔鏡頭,並且要留意最近對焦距離,以免對焦到主題物的後方。
https://imgur.com/jlgsWa4

上圖 : 對焦至蝴蝶,點擊圖片可看原始大圖
https://imgur.com/QNifEBt

上圖: 對焦至蝴蝶後方的草,點擊圖片可看原始大圖
【相機介面大換新】
ZenFone4全系列的相機介面都做了與前一代不同的設計,在「自動模式」下,左邊的工
具列增加了「自拍倒數」、「人像景深」、「畫面比例」,以往這些功能必須進入左下
角的「功能設定」選單進行變更,現在移到相機介面,在操作上更為方便、快捷。而原
本在左邊的工具列的「前後鏡頭切換鍵」移到右方「快門鍵」上方。
https://imgur.com/qGgGr5s

此外,在「自動模式」下,滑動畫面會出現「模式切換」與「風格濾鏡」兩個介面,算
是相當直覺方便的設計。
https://imgur.com/w696FAc


切換至「專業模式」(也就是過去的「手動模式」)後,左邊的工具列與自動模式差不多,
右側工具列依序為「白平衡」、「曝光補償」、「感光度」、「鏡頭選擇」、「快門」
、「對焦選擇」、「重置設定」,這些功能鍵的配置與ZF3差不多,但按下功能鍵後的介
面改為圓弧轉盤,佔據畫面較少,顯得更為清爽。
https://imgur.com/AgA7lXt

【專業模式】下的功能提升
1.白平衡調整幅度擴增
過去ZF3的白平衡範圍從2500K – 6500K,ZenFone 4 Pro則擴增為2500K – 7500K,可
以對應拍攝晨昏風景時的色溫。並且把「白熾燈」、「直射陽光」、「陰天」等選項整
合進來,非常類似數位單眼相機的介面。
https://imgur.com/7mGaefy



2.感光度調整幅度擴增
過去ZF3的感光度範圍從50 – 3200,ZenFone 4 Pro則擴增為25 – 3200,乍看之
下高感度的3200似乎與前一代相同,但是搭配ASUS獨家的Super Pixel處理器,感光度可
提升8倍。而下修的25感光度除了可以取得更純淨的畫質之外,對於需要長時間曝光的車
軌拍攝更有實質的助益。
https://imgur.com/aU8YrCt



上圖: 專業模式拍攝,手機上腳架,感光度25,曝光26秒,沒有使用減光鏡。
下圖: 將上圖的RAW編修後轉存JPG檔。
https://imgur.com/C3gXiwQ

3.手動對焦至無限遠大幅改善
過去ZF3在進行手動對焦至無限遠時,常常困擾著使用者,因為將調整桿移到最頂端的「
▲」(遠山)符號時並不會準焦,必須要將調整桿往回移動、並靠眼睛確認是否準焦,在
夜間拍攝時常常造成失敗。
此一缺點在ZenFone 4 Pro得到巨大的改善,只要將調整桿移到「▲」(遠山)符號就一定
是準焦,這種信賴感讓夜間拍攝不再提心吊膽,值得為ZenFone 4的研發團隊鼓掌喝采。
https://imgur.com/gY8hTeB


上圖: 手動對焦至無限遠即可準焦,夜間拍攝安心感十足,點擊圖片可看原始大圖
4.RAW儲存格式導入
在數位相機的儲存格式中, RAW檔(無損檔案格式)可提供相當大的後製範圍,過去只有
ZenFone 3 Zoom可以儲存RAW檔,現在ZenFone 4 Pro也可以選擇RAW檔。但是請注
意,RAW檔只能在「專業模式」下才適用,請進入「設定」(齒輪)選單的「相機解析度」
點選「RAW + JPG」,拍攝完畢後會得到.dng與 .jpg兩個檔案, .dng就是通用的RAW
檔名,您可以使用Photoshop、Lightroom或光影魔術手等軟體開啟,做進一步編修。
https://imgur.com/10CkLoY

對於不熟悉影像格式的朋友來說,RAW檔究竟有甚麼好處?簡單來說,RAW檔可以讓您調整
曝光值、白平衡(色溫與色調),這兩項對於夜拍相片的調整非常有幫助,以下圖為例,
原本畫面下方漆黑一片,以RAW檔來調整,增加曝光值後,黑暗的部分出現了許多細節。
https://imgur.com/0gZ6Tgy

上圖: JPG直出檔,點擊圖片可看原始大圖
https://imgur.com/Uzh1hdS

上圖: RAW檔編修轉存JPG檔,點擊圖片可看原始大圖
使用JPG檔也可以拉亮黑暗的部分,但是其還原細節的能力就不如RAW檔來得好,下圖是
JPG直出、JPG拉亮與RAW拉亮的比較,點擊圖片可以看原始1:1的大圖,您會發現中間以
JPG拉亮的建築物的窗戶已經糊掉了,但是以RAW拉亮的建築物窗戶還保有清楚的線條。
https://imgur.com/m0XSU86

再看下圖的建築物,JPG直出只看到燈光,以RAW檔增加曝光值後,建築物的牆面都能看到
細節,這就是拍攝RAW檔的好處。
https://imgur.com/s7I22tq

5.HDR效果再提升
HDR是為了應付高反差場景而設計的功能,一般在拍攝時會傾向讓光亮的部分不要過曝,
以免一片死白,筆者在同一場景同一時間以ZenFone 3與ZenFone 4 Pro拍攝HDR相片,在
光亮的部分兩者幾乎沒有差別,但是在陰影處,ZenFone 4 Pro的雜訊比ZenFone 3少,
亮度也稍有提升,這要歸功於ASUS獨家的Super Pixel處理器。
https://imgur.com/9vKf1ua



【結論】
華碩第四代手機的旗艦ZenFone 4 Pro在設計理念上承襲了Zenfone 3 Zoom,並且進一步
在照相功能上精進,比起第三代手機有長足的進步,非常適合喜愛拍照的朋友使用。
而且,ZenFone 4 Pro相機的自動模式就足以應付九成的場景,剩下的一成題材在過去多
半需要使用單眼相機拍攝,ZenFone 4 Pro精益求精、急起直追,已經距離單眼相機不遠
了。
(抱歉頻頻重新排版,畢竟不是自己的文章,不太習慣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83.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504710498.A.58B.html
→
09/06 23:15, , 1F
09/06 23:15, 1F
→
09/06 23:17, , 2F
09/06 23:17, 2F
推
09/06 23:18, , 3F
09/06 23:18, 3F
推
09/06 23:19, , 4F
09/06 23:19, 4F
→
09/06 23:19, , 5F
09/06 23:19, 5F
→
09/06 23:21, , 6F
09/06 23:21, 6F
推
09/06 23:24, , 7F
09/06 23:24, 7F
推
09/06 23:24, , 8F
09/06 23:24, 8F
推
09/06 23:39, , 9F
09/06 23:39, 9F
→
09/06 23:39, , 10F
09/06 23:39, 10F
→
09/06 23:39, , 11F
09/06 23:39, 11F
→
09/06 23:44, , 12F
09/06 23:44, 12F
推
09/06 23:57, , 13F
09/06 23:57, 13F
→
09/06 23:59, , 14F
09/06 23:59, 14F
推
09/07 00:02, , 15F
09/07 00:02, 15F
推
09/07 00:03, , 16F
09/07 00:03, 16F
→
09/07 00:03, , 17F
09/07 00:03, 17F
推
09/07 00:04, , 18F
09/07 00:04, 18F
推
09/07 00:05, , 19F
09/07 00:05, 19F
→
09/07 00:05, , 20F
09/07 00:05, 20F
→
09/07 00:07, , 21F
09/07 00:07, 21F
→
09/07 00:07, , 22F
09/07 00:07, 22F
推
09/07 00:08, , 23F
09/07 00:08, 23F
→
09/07 00:08, , 24F
09/07 00:08, 24F
推
09/07 00:10, , 25F
09/07 00:10, 25F

→
09/07 00:10, , 26F
09/07 00:10, 26F
→
09/07 00:13, , 27F
09/07 00:13, 27F
推
09/07 00:14, , 28F
09/07 00:14, 28F
※ 編輯: sazabijiang (140.115.83.203), 09/07/2017 00:20:00
→
09/07 00:37, , 29F
09/07 00:37, 29F
推
09/07 00:38, , 30F
09/07 00:38, 30F
→
09/07 00:39, , 31F
09/07 00:39, 31F
推
09/07 07:02, , 32F
09/07 07:02, 32F
→
09/07 07:02, , 33F
09/07 07:02, 33F
→
09/07 11:11, , 34F
09/07 11:11, 34F
→
09/07 14:29, , 35F
09/07 14:29, 35F
→
09/07 14:29, , 36F
09/07 14:29, 36F
→
09/07 14:30, , 37F
09/07 14:30, 37F
→
09/08 00:50, , 38F
09/08 00:50, 38F
還有 100 則推文
→
09/11 22:05, , 139F
09/11 22:05, 139F
→
09/11 22:06, , 140F
09/11 22:06, 140F
→
09/11 22:07, , 141F
09/11 22:07, 141F
推
09/12 00:03, , 142F
09/12 00:03, 142F

→
09/12 00:03, , 143F
09/12 00:03, 143F

→
09/12 00:04, , 144F
09/12 00:04, 144F

推
09/12 00:07, , 145F
09/12 00:07, 145F
→
09/12 00:07, , 146F
09/12 00:07, 146F
→
09/12 01:02, , 147F
09/12 01:02, 147F
→
09/12 01:03, , 148F
09/12 01:03, 148F
→
09/12 01:04, , 149F
09/12 01:04, 149F
→
09/12 01:04, , 150F
09/12 01:04, 150F
→
09/12 01:05, , 151F
09/12 01:05, 151F
推
09/12 08:41, , 152F
09/12 08:41, 152F
→
09/12 09:46, , 153F
09/12 09:46, 153F
推
09/12 11:14, , 154F
09/12 11:14, 154F
→
09/12 11:14, , 155F
09/12 11:14, 155F
→
09/12 11:44, , 156F
09/12 11:44, 156F
→
09/12 11:44, , 157F
09/12 11:44, 157F
→
09/12 11:44, , 158F
09/12 11:44, 158F
推
09/12 12:52, , 159F
09/12 12:52, 159F
→
09/12 13:18, , 160F
09/12 13:18, 160F
推
09/12 15:05, , 161F
09/12 15:05, 161F
→
09/12 15:07, , 162F
09/12 15:07, 162F

→
09/12 15:08, , 163F
09/12 15:08, 163F
推
09/12 15:12, , 164F
09/12 15:12, 164F
推
09/12 20:53, , 165F
09/12 20:53, 165F
→
09/13 15:30, , 166F
09/13 15:30, 166F
→
09/13 15:32, , 167F
09/13 15:32, 167F
→
09/13 15:33, , 168F
09/13 15:33, 168F
→
09/13 15:33, , 169F
09/13 15:33, 169F
→
09/13 15:34, , 170F
09/13 15:34, 170F
→
09/13 15:34, , 171F
09/13 15:34, 171F
→
09/13 15:54, , 172F
09/13 15:54, 172F
→
09/13 15:56, , 173F
09/13 15:56, 173F
→
09/13 15:57, , 174F
09/13 15:57, 174F
→
09/13 15:58, , 175F
09/13 15:58, 175F
推
09/13 17:45, , 176F
09/13 17:45, 176F
→
09/13 21:44, , 177F
09/13 21:44, 177F
→
09/13 21:44, , 178F
09/13 21:44, 17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obileComm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