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中國品牌的資安問題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zzahoward (Cheshire Cat)時間8小時前 (2025/05/19 07:38)推噓6(6推 0噓 4→)留言10則, 6人參與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allen501pc (Linux User!)》之銘言:
: 3. 之前台灣某政客說可以讓電信業者監控分析特定人群?
: 只能說這個OO亂講話,在嚇唬人。
: 以前認識的朋友做過這類的工作,主要是用來作人流或是熱點分析,用來向一些潛在客戶
: 推銷在哪些時間地點投放廣告比較實用這樣(但真的超級難做!)
: 電信業者只能知道手機訊號強弱,以及網路上的傳遞「加密」資料。以常見的SSL/TLS加
: 密而言,根本沒辦法分析出來,因為都被加密了。只能知道這些使用者在連哪些服務,頻率
: 有多高?
這個問題其實沒那麼簡單
熱點人流分析很正常,但當時該政治人物說的是交叉比對去探討數個活動的重複user
而且是還是比較大的時間跨度
這才是資安疑慮
在不考慮陰謀論的情況下,單純的電信行銷資訊系統一定是去識別化沒問題
所以當初為什麼很多對Data Analysis有點概念的都會覺得屁股涼涼
政治人物說的這個交叉比對假如為真
那意味行銷方案raw data可以mapping出來三年前A活動和上週B活動同一個參加者
這件事情就比較可議了
因為你只要在某時某地單點有極少量的資訊輸入 (如攝影機)
基本上就可以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建立起來
然後開始做行為/傾向分析,同時結合人際關係、工作...等
這其實已經踩到GDPR的紅線
單純分析"單一"事件的人群年齡、性別、甚至出發地等等沒什麼問題
但跨時間/地點網格的mapping就代表實際上去識別化後是可以回推UUID
這樣的成本其實很低,因為多數人的軌跡很固定,而台灣很小攝影機密度很高
稍微跑一下車牌、公司位置、甚至人際網路都可以做起來
討論設備資安應該見仁見智,但這件事情本質上是資料分析的層面
事實上我覺得和手持設備關係比較小,而是政府和電信公司如何去使用資訊的問題
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226.240.1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747611534.A.156.html
※ 編輯: zzahoward (136.226.240.114 臺灣), 05/19/2025 07:46:14
推
05/19 08:21,
8小時前
, 1F
05/19 08:21, 1F
推
05/19 08:25,
8小時前
, 2F
05/19 08:25, 2F
推
05/19 09:23,
7小時前
, 3F
05/19 09:23, 3F
→
05/19 09:24,
7小時前
, 4F
05/19 09:24, 4F
推
05/19 09:57,
6小時前
, 5F
05/19 09:57, 5F
→
05/19 09:57,
6小時前
, 6F
05/19 09:57, 6F
推
05/19 09:59,
6小時前
, 7F
05/19 09:59, 7F
推
05/19 12:30,
4小時前
, 8F
05/19 12:30, 8F
→
05/19 12:30,
4小時前
, 9F
05/19 12:30, 9F
→
05/19 12:30,
4小時前
, 10F
05/19 12:30, 10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obileComm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