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雲林牽水 車藏 文化祭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綿羊熊)時間19年前 (2006/07/06 15: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Bernstein (人微言輕)》之銘言: : ※ 引述《BearSheep (綿羊熊)》之銘言: : : 人帶景最重要的一點是 : : 人和景之間的互動 : : 沒有互動,那照片就會變的很奇怪.... : : 重點就不見了 : 人帶景不一定要互動吧 : 交代場合、背景資訊也可 : 就像廟會、抗爭之類的場合多是這樣處理 : 八家將、舞獅都不是在和廟互動 : 抗議人士更不需要和辦公大樓互動(砸雞蛋例外) 我覺得你搞錯了互動的意義了.... 抗爭,對什麼抗爭....那就是互動.... 八家將,舞獅.... 是一種活動,交代這些活動在那邊就算是一種互動.... 或許是我互動的定義沒說明清楚.... 用英文單字說明可能比較ok 就是interaction..... 也就是景支援人的存在,人的活動說明景的意義 : 個人覺得還好 : 要說棚子很明顯是多的...我持比較不同的意見 個人觀點.... 畫面不夠乾淨,主題不明顯.... 喜不喜歡看人 : : 二就是Focuse on 那張桌子.... : : 基本上只要把桌子旁的人和跳桌的人.... : : 都拍進去 : : 就很能表達他們在做什麼.... : 這種作法比較抽離情境 : 在原PO只選三張照片的情況下 : 如果我只看到有人在桌上跳 : 我可能會滿頭問號吧 : 人在哪裡跳?為何要跳? no....會有其他的訊號被凸顯出現 就是其他人的穿著.... 細看就會知道那些人的穿著就是為了廟會.... 所以我才敢大膽的說後面的棚子是多餘的.... : 不是我會錯意了,就是BearSheep兄似乎有點矛盾 : 如果是前者,那還請BearSheep兄切莫怪罪 我說的是跳桌的人單人特寫或者是表情特寫.... 我之前所說的情境是把桌子和桌子旁的人也一併拍進畫面當中 這可能你沒搞清楚吧 兩者是不一樣的取景範圍.... 至於我的觀點,我想我之前在前面的文章就有說過 找尋影像自己本身所能表達的所要表達的意義.... 再對影像本身這方面作評斷和修正.... 這是我對於影像評論的主軸.... 就這樣簡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67.187
文章代碼(AID): #14hBYw5W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hBYw5W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