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雲林牽水 車藏 文化祭
※ 引述《BearSheep (綿羊熊)》之銘言:
: ※ 引述《andyjaw (祈禱陽光)》之銘言:
: : 特寫是一種拍法, 但人帶景也不是不行
: : (雖然我也覺得這張拍特寫會是最好的拍法)
: : 如果要人帶景, 個人覺得應該要往右邊站一些, 然後近一些
: : 小心不要讓那條飄在空中的彩帶(應該是彩帶吧?)跑到人上面
: : 總之就是讓跳桌的人在整個畫面中佔更多的比例, 更顯眼的位置
: : 後面的廟會有帶到就好, 但不要喧賓奪主了~~
: : 也可以採取更低一點的視角, 感覺應該會更震撼一些
: 人帶景最重要的一點是
: 人和景之間的互動
: 沒有互動,那照片就會變的很奇怪....
: 重點就不見了
人帶景不一定要互動吧
交代場合、背景資訊也可
就像廟會、抗爭之類的場合多是這樣處理
八家將、舞獅都不是在和廟互動
抗議人士更不需要和辦公大樓互動(砸雞蛋例外)
: 以這張照片來看....
: 後方的棚子很明顯的就是多的....
: 因為要強調的主題和棚子的關連性太低了
個人覺得還好
要說棚子很明顯是多的...我持比較不同的意見
: 如果要是我拍....
: 一是如同andyjaw 說的轉變視角....
這點也可同意
問題在於
現在我們能清楚看到跳桌的人騰空而起
主體能被凸顯
是因為跳桌部分背景單純
如果轉換角度
將棚子與跳桌變成前後景關係
畫面會比較複雜
也得考慮一下景深要怎麼取捨
因為如果景深太淺,那這樣的背景未必能被識別出來
一整個雞肋
景深太深的話,又會太搶戲
不過andyjaw兄的建議仍是中肯實用的
: 二就是Focuse on 那張桌子....
: 基本上只要把桌子旁的人和跳桌的人....
: 都拍進去
: 就很能表達他們在做什麼....
這種作法比較抽離情境
在原PO只選三張照片的情況下
如果我只看到有人在桌上跳
我可能會滿頭問號吧
人在哪裡跳?為何要跳?
: 至於跳桌的人要不要特寫....
: 那是另外一件事....但是至少我是不會想拍....
: 因為沒意義....除非他的動作或表情有特殊意義....
不是我會錯意了,就是BearSheep兄似乎有點矛盾
如果是前者,那還請BearSheep兄切莫怪罪
--
必須說明清楚的是
我並非反對拍特寫
而是在原PO只選三張的情況下
我認為目前這樣的處理,不僅在資訊提供,以及構圖都還算穩當
但如果原PO要做的是更多張的連作
那麼andyjaw以及BearSheep,兩位攝影先進所建議的都可以考慮
--
新月的夜晚,像瞎眼的海豚一般,悄悄來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90.105
※ 編輯: Bernstein 來自: 219.68.90.105 (07/06 14:5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
33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