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議事] 網路貼圖/網路藝廊的現狀與未來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Asuma (在世界的中心叫賣愛情)時間19年前 (2006/08/06 23:03)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7/12 (看更多)
※ 引述《yudaka (yudaka)》之銘言:
: 其實和辦展覽有個最大的差異,就是篩選的過程
: 因為網路相簿的進入門檻、維持門檻都低
: 所以篩選的標準通常不會很高,也不會很深入的去挖掘自己的優缺點
: 這就像是在 BBS 寫文章、出一本書、和寫一篇 review paper 的差異
: 投資(未必是金錢而已)越大,當事人就會越謹慎
我不覺得網路相簿在篩選上會是一個問題
就像現代攝影器材讓拍照的技術門檻大大降低
並不意味著拍出來的品質不如早期"不方便的器材"一樣
最主要是網路相簿99%的使用者並不會把它當成一個"作品集"來用
或許覺得照片放上網路比較有保障
(硬碟同樣都會壞,至少網站會有RAID,壞了還有專家負責搶救)
或者覺得網路相簿的整理功能比簡單的檔案總管好用
或者只是想要分享照片而已
很少人會堅持網路相簿上只放"傑作"
畢竟以網路相簿的介面設計來說,就算編成作品集
整個質感還是跟洗照片送的4*6紙皮相簿一樣
: 此外、許多展覽都會透過策展人執行,策展人通常是對國際攝影圈熟悉的人
: 對於整個攝影美學架構的掌握會比較好
: 王小慧的書裡就有談到,她把過去的照片出書開展時
: 其實是因為某個資深編輯幫她看了照片,做了整理
: 告訴她:她的照片都在描述女人的故事
: 她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如何呈現 ..
: 所謂旁觀者清,就是這麼回事
: 不過我覺得這些事情在網路上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 網路媒介雖然進入門檻低,可是可以透過某些形式建立篩選成本
: 例如說由知名的集團定期徵件,但是只取少數作品
: 這樣就會有一定的投資成本,迫使攝影者更用心去篩選照片
: 此外要建立一個通暢的管道,進行策展和理念溝通
: 其實網路也是可以辦得到的,只是現有網路相簿的界面還很少做這方面的設計
: 多半是由使用者自行選出,問題是使用者的認知會有落差
: 容易讓標準停在大家容易理解的框架上
: 然而許多優秀作品的出現,正是因為它們突破的既有框架
: 這種照片在網路相簿上就不太容易被凸顯出來了
網路相簿一定有好作品,不過該問的是"我怎麼找到一個不認識的人拍的好作品?"
網路相簿有所謂人氣制度,不過首頁都是什麼照片?
1.正妹自拍
2.侵犯著作權的明星寫真
3.團體集體出遊照片(因為有基本點閱群)
純創作的作品根本出不了頭,甚至比不上網拍連結的商品照片
這就是我認為現在的網路相簿不適合創作者的原因
"照片太多了",根本沒有一個有效的介面去撈出照片海中的幾顆珍珠
至於使用者選出我倒不覺得是什麼問題
給科班出身的專家來選一樣容易流於被既有框架限制的問題
只是我覺得單純"點閱率"或是"票選"都不是有效的評鑑
重要的是,哪些照片的品質高到讓使用者願意花時間打上"具名","有內容"的感想?
這比那些點爽的,推爽的有意義多了,更可以增加作者和觀眾的互動
當然,這又回到同一個問題:網路相簿的照片太多了
誰可以全部看完? 誰可以找到某張好照片? 然後針對好照片寫下感想?
現有的網路相簿至少第一步應該把創作跟非創作的相簿完全分開
(美女圖,旅遊照可以一次傳幾百張,我就不信創作類會有這種量還不是來亂的)
另外,我認為網路相簿的未來會走向"客製介面","客製排版"
(當然,不需要叫使用者寫code,應該要做到簡單的選項填一填就可以layout)
以實體來比喻,就是從4*6紙皮相簿提升到出版品等級的"攝影作品集"
當然現在任何人都可以找到網路空間(甚至自己架站)然後從頭到尾自己排介面
難嗎? 其實用最基本的html就可以做到
只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門檻還是比較高
而且自己架站的頻寬和穩定度有限
目前看來從網路相簿發展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
但是就像買書永遠比不上實際去看展覽一樣
我並不認為網路相簿可以強化功能到取代實體展覽的程度
(除非個人電腦或是其他上網設備能擺脫狹小的螢幕
不過這已經不是網路相簿的問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217.194.15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