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議事] 網路貼圖/網路藝廊的現狀與未來
※ 引述《Asuma (在世界的中心叫賣愛情)》之銘言:
: 先說網路相簿,網路相簿一直存在有頻寬限制的問題
: 點一張縮圖看,可能要花上十幾秒才能秀在螢幕上
: 如果是好照片那還是值得
: 可是如果花十幾秒秀出來的照片只讓我覺得浪費了十幾秒的生命呢?
: 接下來的照片可能就目錄縮圖看一看就算了
: 另一方面,網路相簿的功能取向是盡量讓使用者能在短時間內上傳大量圖片
: 對於個別作品的說明,還有多張照片的排版能力都很貧乏
: 像是連作之類的,要怎麼表現那個"連續的"感覺呢?
: 一般而言使用者只能在自己的電腦上先接圖
: 然後弄成一個矩形的圖檔放上去(中間可能還有很多空白)
: 而且受限於螢幕大小,這種連作的效果也不會好
: 網路相簿就真的是"相簿",而且是沖印店洗一捲就送一本的那種紙皮4*6相簿
: 目的就是"保存","分享",連可以拼貼排版的大本相簿都比不上
其實和辦展覽有個最大的差異,就是篩選的過程
因為網路相簿的進入門檻、維持門檻都低
所以篩選的標準通常不會很高,也不會很深入的去挖掘自己的優缺點
這就像是在 BBS 寫文章、出一本書、和寫一篇 review paper 的差異
投資(未必是金錢而已)越大,當事人就會越謹慎
此外、許多展覽都會透過策展人執行,策展人通常是對國際攝影圈熟悉的人
對於整個攝影美學架構的掌握會比較好
王小慧的書裡就有談到,她把過去的照片出書開展時
其實是因為某個資深編輯幫她看了照片,做了整理
告訴她:她的照片都在描述女人的故事
她才知道自己的作品可以如何呈現 ..
所謂旁觀者清,就是這麼回事
不過我覺得這些事情在網路上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網路媒介雖然進入門檻低,可是可以透過某些形式建立篩選成本
例如說由知名的集團定期徵件,但是只取少數作品
這樣就會有一定的投資成本,迫使攝影者更用心去篩選照片
此外要建立一個通暢的管道,進行策展和理念溝通
其實網路也是可以辦得到的,只是現有網路相簿的界面還很少做這方面的設計
多半是由使用者自行選出,問題是使用者的認知會有落差
容易讓標準停在大家容易理解的框架上
然而許多優秀作品的出現,正是因為它們突破的既有框架
這種照片在網路相簿上就不太容易被凸顯出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218.207
※ 編輯: yudaka 來自: 220.133.218.207 (08/06 15:27)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