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感光元件大小VS價錢

看板DC (數位相機)作者 (調適生活)時間13年前 (2012/01/13 21:35),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不看相機本身的售價, 單看感光元件,愈大是不是愈貴? 是,也不是 "感光元件愈大愈貴"要成立, 前提是--- 用同一個製程,以及同樣大小的晶圓來量產 == 不嫌囉嗦的就看一下吧... == 原因在於半導體元件的成本計算方式, 是計算Gross die,也就是在一片8吋或12吋晶圓上能切割出多少晶片 當確定要採用的製程後, 每一片晶圓的報價是固定的,晶圓要蝕刻所需的光罩費用也是固定的, 跟在上面做多複雜的電路一點關係也沒有, 例如一套0.18um製程的光罩費用大約是200萬,高階製程就更貴了 就感光元件來說,同樣製程同樣的晶圓大小, 1/2.3"的感光元件一定可以切割出比1/1.7"的感光元件更多的數目, 其他片幅大小也可以類推,在晶圓光罩製程費用固定的情況下, 切割出愈多數目,代表每一顆Die的價格愈低 Canon曾經展示過一片12吋晶圓可以切割出多少135mm片幅的CMOS感光元件, 答案是36顆,用人眼就算得出來的數目, 而這36顆經過驗證生產過程還會打掉一些不良品,組裝到相機上, 最後送到客戶手上的,就更少了, 所以135mm片幅的數位機種往往都是偏高的價格 早期的DC多半是1/1.6"、2/3"或1/1.7"這種片幅, 原因是當時CCD製程要做到1/2.3"很困難, 1/1.6"的片幅做到500萬畫素都拼了一段時間了 但在CMOS感光元件成熟後,1/2.3"的感光元件才陸續被用在DC上, == 囉嗦完了,直接下結論 == 結論: 1. 要比較感光元件大小與價格的關係,請先確定是同樣的製程 例如不要拿1/1.6"的CCD去比1/2.3"的CMOS,然後問說為什麼價格差不多... 2. 在18吋甚至更大尺寸的晶圓可以量產相機用的感光元件之前, 不要去期待135mm片幅的機種會有多便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46.94

01/13 22:18, , 1F
Good!! 可以把標題改為[已解決]
01/13 22:18, 1F

01/13 22:57, , 2F
感謝 好文XD 所以說如果技術越好
01/13 22:57, 2F

01/13 22:57, , 3F
就可以用越小的感光元件照出一樣的品質囉?
01/13 22:57, 3F

01/13 23:32, , 4F
推專業好文!
01/13 23:32, 4F

01/14 00:31, , 5F
nikon1的小感光高品質? 雖然我不太相信.
01/14 00:31, 5F
文章代碼(AID): #1F43C98o (DC)
文章代碼(AID): #1F43C98o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