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DC ]
討論串[問題] 感光元件大小VS價錢
共 7 篇文章
內容預覽:
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感光元件的大小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不能代表全部的原因有. 1. 製作廠商(Sony, panasonic, Canon...). 2. 採用形式(傳統馬賽克, X3, fuji的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排法.... 這裡我很猶豫HTC之前採用的ultra pixel算不算一個新形式)
(還有534個字)
內容預覽:
看了高手大大的文 小弟摘要如下:. 感光元件大小 不能代表全部. 還要考慮像素的密度 這密度與半導體製程的新舊有關. 所以要看有效像素 (是嗎?). NIKON S9900. 有效像素 1600 萬像素 (影像處理功能或會減低有效像素的數量。). 影像感應器 1/2.3 吋型;CMOS 總圖元數約達
(還有351個字)
內容預覽:
我講的東西跟"技術好可以讓小感光元件照出一樣的品質"沒有關係,. 因為相機不只是感光元件,還包括了鏡頭光學的因素. 製程能力與電路設計能力再好,頂多只能讓感光元件的雜訊表現有所改進,. 解析度增加,或是其他電氣特性的改進,. 但大型感光元件就不會有同樣的進步嗎? 一定會. ===. 不過既然提到了,
(還有1173個字)
內容預覽:
不看相機本身的售價,. 單看感光元件,愈大是不是愈貴?. 是,也不是. "感光元件愈大愈貴"要成立,. 前提是---. 用同一個製程,以及同樣大小的晶圓來量產. == 不嫌囉嗦的就看一下吧... ==. 原因在於半導體元件的成本計算方式,. 是計算Gross die,也就是在一片8吋或12吋晶圓上能
(還有53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