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Microsoft Surface Book 硬體規格爭議再

看板WindowsPhone作者 (小強)時間10年前 (2015/11/05 20:34), 10年前編輯推噓25(283119)
留言150則, 2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Storage_Zone 看板 #1MEqogfu ] 作者: aaaba (小強) 看板: Storage_Zone 標題: [情報] Microsoft Surface Book 硬體規格爭議再 時間: Thu Nov 5 20:33:39 2015 Microsoft Surface Book 硬體規格爭議再添一椿,固態硬碟採用 TLC 顆粒 http://tinyurl.com/ptg5l5k Microsoft 所推出 Surface Book,是繼 Surface 之後另一出人意表的產品,不過其爭議 也不少,像是獨立顯示晶片部分,經證實為 NVIDIA GeForce 940M 而非 GTX 950M。此外 固態硬碟也暗藏玄機,選擇 Samsung 產品合情合理,然而該模組採用 TLC 快閃記憶體, 這可就和 Surface Book 的身價不大相襯。 應該沒有第二個像 iFixit 這樣,樂於拆解各式最新 3C 產品的網站了,真是讓人好生羨 慕。iFixit 日前上線 Microsoft Surface Book 拆解分析一文,從中可以發現內部用料 與組裝相當精密,才能換得如此輕薄的機構。不過主要零組件之一的固態硬碟,採用品牌 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然而快閃記憶體恐怕是和 Surface Book 身價不相襯。 ▲ iFixit 已完成 Surface Book 拆解與評估。(引用自 iFixit) Surface Book 採用的固態硬碟是向 Samsung 採購,勝出者為 PM951 這 M.2 產品線,其 控制器支援 PCIe 3.0 x4 介面,有著令人羨慕的高規格。標準產品提供 128、256、 512GB 等容量選擇,而用以搭配的快閃記憶體,是 Samsung 自家基於 19nm 製程生產的 TLC 架構顆粒,難免存在一些性能乃至於耐用度疑慮。 就 Surface Book 價格策略來說,配備採用 TLC 顆粒的固態硬碟,給人的價值感多少會 打一些折扣。但壞消息不只如此,殘酷的現實是 PM951 性能實在尷尬,尤以 128GB 和 256GB 最為顯著。這兩種容量最高讀取速度至少有 600MB/s,是足以提供不錯的使用體 驗,然而寫入卻分別只有 150MB/s、280MB/s,實在難以讓人將它和 PCIe 3.0 x4 高規格 聯想在一塊。 ▲ iFixit 拆解組 Surface Book 所搭載 Samsung 製 PM951 固態硬碟模組。(引用自 iFixit) Samsung PM951 官方性能規格標示 128GB:循序讀取 600MB/s、寫入 150MB/s,隨機讀取 140K IOPS、寫入 37K IOPS 256GB:循序讀取 1000MB/s、寫入 280MB/s,隨機讀取 250K IOPS、寫入 74K IOPS 512GB:循序讀取 1050MB/s、寫入 560MB/s,隨機讀取 250K IOPS、寫入 144K IOPS 那麼 150~280MB/s 不等速度,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呢?這和 2010~2011 年間,相同容量 級距 SATA 機種接近,但時光已經飛逝 4 年了 。如 Crucial 於 2010 年推出的 RealSSD C300,256GB 容量實測循序存取速度,便是落在 170MB/s 左右。而 2011 年上 市的 M4,128GB 是約為 175MB/s,256GB 則是在 260MB/s 上下,這足以突顯 PM951 尷 尬之處。 ▲ Surface Book 使用者於 reddit 分享的實測性能數據。(左圖 128GB 版、右圖 256GB 版,引用自 reddit) 這寫入速度實在尷尬,因為同樣採用 TLC 顆粒的 SATA 6Gb/s 機種,循序寫入是能有 400MB/s 以上實力。PM951 寫入表現如此不濟,可能和顆粒搭配組合不容易達到效能最 佳化,諸如此類因素有關吧。但無論如何,這速度還是優於 2.5 吋硬碟機,再加上考量 Surface Book 設計應用導向而言,仍然可以提供不差的使用體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59.1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446726826.A.A78.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aaba (36.225.59.111), 11/05/2015 20:34:51

11/05 20:51, , 1F
TLC在容量跟價錢的夾殺之下勢不可免,寫入速度就是記憶體顆
11/05 20:51, 1F

11/05 20:51, , 2F
粒數/layout的問題了
11/05 20:51, 2F

11/05 20:56, , 3F
看來價格似乎沒有反應在用料上XD
11/05 20:56, 3F

11/05 21:01, , 4F
SB真的太貴了
11/05 21:01, 4F

11/05 21:11, , 5F
PASS理由越來越多了
11/05 21:11, 5F
看看這篇:http://tinyurl.com/obnk3y7 SB 128GB 真的跑不快... 256GB 以上稍微可以接受 但是,不管是那種規格,都還未能超過目前 sata 的頻寬 也就是說,這一批surface號稱 PCIe 3.0 的界面優勢完全無法展現出來

11/05 21:30, , 6F
直上1T沒煩惱
11/05 21:30, 6F

11/05 21:53, , 7F
不爽不要買
11/05 21:53, 7F

11/05 22:15, , 8F
買512就好啦
11/05 22:15, 8F

11/05 22:33, , 9F
反正從沒想買過XD
11/05 22:33, 9F

11/05 22:44, , 10F
我是覺得 除非是外星人 不然會有感覺?
11/05 22:44, 10F

11/05 22:49, , 11F
高讀寫需求者建議選256G以上,理論上速度&壽命比128G好一截
11/05 22:49, 11F

11/05 23:13, , 12F
噓的是什麽心態...
11/05 23:13, 12F

11/05 23:23, , 13F
WP板R哥不意外XD
11/05 23:23, 13F

11/05 23:36, , 14F
內部用料和組裝相當精密
11/05 23:36, 14F

11/06 01:26, , 15F
噓的就禁衛軍啊,已經不是鐵粉可以形容,君不見大家群起攻
11/06 01:26, 15F

11/06 01:26, , 16F
之微軟砍OD容量時,R哥也只是出來打哈哈
11/06 01:26, 16F

11/06 01:35, , 17F
那MBP的規格如何啊
11/06 01:35, 17F
http://tinyurl.com/ol6z4mq 最下面有個crystaldiskmark分數表 在 write seq. 項目(含義:大檔案寫入) MBPR 2015 128G:656 MBPR 2013 256G:634 網友回報數據 SB 128G:157 SB 512G:614

11/06 01:52, , 18F
TLC跟儲存這樣表現都還好吧?
11/06 01:52, 18F

11/06 02:26, , 19F
反正今年的MBA肯定也會改用TLC....
11/06 02:26, 19F

11/06 02:56, , 20F
軟黑可以噓 軟粉當然也能噓呀
11/06 02:56, 20F

11/06 09:18, , 21F
軟皇:眾卿們 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嗆司都給了
11/06 09:18, 21F
※ 編輯: aaaba (60.245.65.177), 11/06/2015 10:07:28

11/06 09:54, , 22F
SSD的核心價值在於"比HDD還要快很多",SSD間的比較倒不
11/06 09:54, 22F

11/06 09:54, , 23F
是很重要。
11/06 09:54, 23F

11/06 09:57, , 24F
那篇都跟你說戰犯是誰,誰在跟你打哈哈
11/06 09:57, 24F

11/06 09:58, , 25F
東西是誰出的戰犯就是誰(咦)
11/06 09:58, 25F

11/06 09:58, , 26F
要不要那篇回文回去重看一次^^?
11/06 09:58, 26F

11/06 10:33, , 27F
為什麼這邊只要有人噓一下感覺就會爆炸
11/06 10:33, 27F

11/06 10:34, , 28F
上次也是 不知道是這邊的人不能承受噓還是怎樣的...
11/06 10:34, 28F

11/06 10:41, , 29F
其實是幾乎整個ptt都這樣...站方乾脆拿掉噓算了
11/06 10:41, 29F

11/06 10:42, , 30F
噓推不就是兩個表達意思相反的東西而已嗎?
11/06 10:42, 30F

11/06 10:42, , 31F
結果是要噓得要滿足一大堆條件才准,推就可以隨便推XD
11/06 10:42, 31F

11/06 10:43, , 32F
真的超鳥,價位這麼高結果這樣
11/06 10:43, 32F

11/06 10:52, , 33F
我找不到那篇之前在電蝦的測試新聞了
11/06 10:52, 33F

11/06 10:53, , 34F
記得有人測試過Samsung TLC的讀寫壽命也還不錯
11/06 10:53, 34F

11/06 10:53, , 35F
比某些MLC還來的好的樣子?
11/06 10:53, 35F

11/06 10:56, , 36F
Samsung在840上面的TLC顆粒壽命就不輸IMFT的MLC了
11/06 10:56, 36F
還有 74 則推文
11/08 13:08, , 111F
提供雙軌制並行(實體無須強制連線、數位版需強制連線但
11/08 13:08, 111F

11/08 13:09, , 112F
有提供分享遊玩等相應好處),說穿了終究還是微軟決策魯
11/08 13:09, 112F

11/08 13:12, , 113F
莽,就連為了面對機烈批評而決策轉彎也魯莽。讓人懷疑
11/08 13:12, 113F

11/08 13:13, , 114F
微軟的決策階層是否太多同一類人,導致缺乏多元的聲音
11/08 13:13, 114F

11/08 13:13, , 115F
與考量。
11/08 13:13, 115F

11/08 13:17, , 116F
*機烈 -> 激烈
11/08 13:17, 116F

11/08 13:20, , 117F
我發現我漏寫一句,不過意思應還是有表達到就不補了。
11/08 13:20, 117F

11/08 13:21, , 118F
*實體 -> 實體版
11/08 13:21, 118F

11/08 14:54, , 119F
我記得SONY只是見風轉舵,原本也要用同一招
11/08 14:54, 119F

11/08 14:55, , 120F
還有基本上DRM是保護遊戲廠的手段,本來就不是顧及消費
11/08 14:55, 120F

11/08 14:55, , 121F
者,我記得米國已經通過DRM如果收起來可以合法破解DRM
11/08 14:55, 121F

11/08 14:59, , 122F
而PC上著名的DRM STEAM有承諾過服務關閉會自動解除DRM(
11/08 14:59, 122F

11/08 14:59, , 123F
雖然不是100%可信)
11/08 14:59, 123F

11/08 14:59, , 124F
你要廠商完全拋棄自身權益是不可能的阿.......消費者有
11/08 14:59, 124F

11/08 14:59, , 125F
自保的權利,廠商也有阿.......
11/08 14:59, 125F

11/08 18:23, , 126F
說SONY見風轉舵恰當,畢竟除了謠言之外,沒有根據顯示
11/08 18:23, 126F

11/08 18:26, , 127F
SONY也曾打算那樣作,就連那個RFID防二手專利我記得他
11/08 18:26, 127F

11/08 18:27, , 128F
們都還有駁斥過會用在當時尚未正式發表的PS4上。
11/08 18:27, 128F

11/08 18:28, , 129F
當然沒有要廠商拋棄自身權益啊。只是歷史告訴我們,廠
11/08 18:28, 129F

11/08 18:30, , 130F
商有時過度的自保,反而才是傷害自身利益。當年美國影
11/08 18:30, 130F

11/08 18:32, , 131F
視產業曾把家用錄放影機當眼中釘,結果後來家用媒體的
11/08 18:32, 131F

11/08 18:33, , 132F
銷售收益卻高到成為主要收益之ㄧ,這應該是很有諷刺性
11/08 18:33, 132F

11/08 18:34, , 133F
的例子之ㄧ。還有唱片業從防拷CD風波走到無DRM付費下載
11/08 18:34, 133F

11/08 18:35, , 134F
。例子很多。遊戲業的話,CD Project RED的算是最以自
11/08 18:35, 134F

11/08 18:36, , 135F
身當實驗,以實證邁向無防拷付費下載是可行的先驅了。
11/08 18:36, 135F

11/08 18:38, , 136F
當然,這條路會走得很長、很慢。畢竟廠商的顧慮與恐懼
11/08 18:38, 136F

11/08 18:39, , 137F
確實並非空穴來風。但是為了自身利益防護過度而得罪一
11/08 18:39, 137F

11/08 18:40, , 138F
部分的消費者,以已停滯成長的傳統套裝遊戲領域來說,
11/08 18:40, 138F

11/08 18:41, , 139F
實在不能說是聰明的作法。科技、網路的進步,應該是用
11/08 18:41, 139F

11/08 18:42, , 140F
來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的,而不是縮限選擇。這才是
11/08 18:42, 140F

11/08 18:42, , 141F
讓消費者留下來、甚至是吸引更多其他消費者之道。
11/08 18:42, 141F

11/08 18:43, , 142F
當然,很多東西廠商自己也都還在摸索該採用怎麼樣的商
11/08 18:43, 142F

11/08 18:44, , 143F
業模式會比較好,比如那個越來越成熟的線上串流遊玩。
11/08 18:44, 143F

11/08 18:44, , 144F
修正:說SONY見風轉舵恰當 -> 說SONY見風轉舵不太恰當
11/08 18:44, 144F

11/08 18:45, , 145F
修正:駁斥過會用在 -> 駁斥過不會用在
11/08 18:45, 145F

11/08 19:46, , 146F
CDPR的 GOG買過其實也是種DRM.......
11/08 19:46, 146F

11/08 21:48, , 147F
連防拷都沒有怎麼會不是DRM-Free……。
11/08 21:48, 147F

11/08 21:49, , 148F
除非你是說巫師三的PC版實體版,那個確實不是DRM-Free
11/08 21:49, 148F

11/08 21:49, , 149F
,因為初次啟動還是需要連線,但如果是直接購買自
11/08 21:49, 149F

11/08 21:51, , 150F
GOG.com的數位下載版,那是100% DRM-Free的版本。
11/08 21:51, 150F
文章代碼(AID): #1MEqpiu1 (WindowsPhone)
文章代碼(AID): #1MEqpiu1 (Windows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