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人與土地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外星人)時間18年前 (2007/04/30 14:50), 編輯推噓10(10014)
留言2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bang504 (午夜遊園地)》之銘言: : ※ 引述《Boyen (外星人)》之銘言: : :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168/444866393_44e82cd7c3_o.jpg
: :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205/465067679_4695a4dfe9_o.jpg
: :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216/471271048_04470bf7ea_o.jpg
: : 三張都是數位彩色轉黑白 : : 若是在後製上有建議也非常歡迎 :) : 想先請問一下,你有沒有過傳統拍底片的過程?還是直接就進數位呢? 我大學時拿SLR拍過兩年的底片 也進過暗房 不過當時是課程需要 所以都在打混 XDD 拿起DSLR時 基本的觀念早就忘光光(也不確定是不是根本沒進腦帶過 Orz) 所以我真正開始熟悉攝影時 手上拿的是DSLR 但是玩了一年左右 也開始嘗試拍底片 目前是數位跟底片一起進行 身邊幾乎都是28mm的GRD與GR1v 倒是似乎沒有衝突的感覺 : 會這樣問,是因為我最近看數位的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基本的問題, : 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沒有反應到DSLR所造成的問題。就是焦長轉換 : 之後,對於空間感的掌握以及重設的問題! 其實我不太清楚所謂"焦長轉換的問題" 我知道CCD尺寸..實體焦長與等效焦長的關係 但是我並不會有傳統攝影者進入數位時... 拿起24mm鏡頭結果覺得不夠廣的尷尬 對我來說 拿起相機 在觀景窗中框取多少 就是多少 我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換算 不過感覺不太出來對我的拍攝有何影響就是 : 以這三張看來,你使用的應該是廣角端,在135全幅時代,廣角端所形成 : 的空間延展效果會好很多。不只是因為影像中物體前後的空間相對關係 : 改變,也更因為視角的關係,延長了橫向的空間感。但是進入DSLR之後 : 鏡頭本身並沒有在設計上有太大的改變,說穿了,有一點點像是裁切過 : 後的感覺!然而,影像裁切之後,並不會改變原來廣角端的鏡頭透視關 這點我比較好奇.. 因為之前忘記在哪個版戰過類似的問題 到底全幅(135mm)的24mm跟APS-c等效的24mm(實體16mm) 拍出來效果有無差異.. 我當時看了BearSheep兄的文章之後得到的認知.. 是透視只跟距離和視角有關 視角與距離一樣時 透視應該也相同 因此不太清楚..Bang老大您指的空間感差異為何? 是景深造成的嗎? #1跟#3因為急著按快門 的確是在後製時裁切過 但#2是沒有裁切的 順便再放幾張底片拍的橫向構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_zoom.gne?id=462902271&size=o http://www.flickr.com/photo_zoom.gne?id=430533719&size=o http://www.flickr.com/photo_zoom.gne?id=430506211&size=o http://www.flickr.com/photo_zoom.gne?id=371940392&size=o : 係,而是硬生生的將四邊給縮了進來。之前看了一堆DSLR的照片之後, : 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卻又說不出來。在你的這三張照片中,多多少少的 : 也呈現了這樣的問題! : 啥問題呢?那就是“焦段與鏡頭透視vs空間形變“的問題! : 你的照片中,廣角的巨視氛圍總是少了一點!空間的疏離感總是少了一 : 點!更明顯的是,橫向的延伸效果總是那麼的尷尬... 不過,這只是我 : 無聊當中發現的想法,未經學術討論與檢證,算是不負責影評唷! 雖然不是很確切地了解您提的問題 不過我可能有隱約感覺到 之前因為拍攝的橫向構圖很多 而且畫面兩邊通常都是開放性的 曾經突發奇想把橫向構圖的照片都轉黑白接在一起 結果卻發現莫名地不合 照片與照片的邊緣並沒有因為開放與延伸而融合在一起 反而每一張都像一個封閉的世界 我也說不出來為何會產生這種感覺 但想會不會是拍攝及構圖習慣造成的? : 另一個問題,不知道你的數位轉黑白的方式是哪一種?檔案已經轉成灰 : 階還是仍然是rgb?因為,彩色轉黑白之後,有很多的顏色在黑白裡面是 : 絕對要特別注意與處理的(ex.紅、綠...)仔細一點看,你的照片中,暗 : 部其實不是光源不足形成的曝光問題,而是因為顏色轉換過後所形成的 : 沈重的階調。這一部份可能要好好的去審視一下傳統暗房過渡到數位暗 : 房的一些原理上的東西。 恩 如果老大是指陰影又厚又重的話(?) 可能是因為我之前玩數位轉黑白時 總覺得少了什麼 拍完一捲TMAX之後(這篇新貼的第一張) 覺得那種陰影厚重的感覺好濃郁 非常喜歡 所以之後的數位黑白也刻意調成那種感覺 不知是否與您所提的沈重階調一致? 我的轉黑白方式其實不太特定 不過大致上來說 是利用Lab中的light channel以及通常是R或G channel 最底下墊原始圖層去飽和 利用色彩增值..柔光.覆蓋等圖層混合方式去疊 配合遮罩 最後再稍微調整曲線 : 數位黑白,其實遠比數位彩色來的複雜,但是,也有更多的空間來遊玩! : 先這樣,想到再繼續~~~ 恩 看來果然該先去看暗房的書嗎 事情果然不像憨人想得那麼簡單 XDD 感謝bang老大的指點~~ PS:既然n兄提到黑白模式會比用彩色模式拍更好 乾脆貼一下昨天用GRD的黑白模式拍+後製的 看看是不是有比較好 還是後製方法有問題 http://www.flickr.com/photo_zoom.gne?id=475737498&size=o http://www.flickr.com/photo_zoom.gne?id=475747337&size=o 感謝各位的指教~ 對了 我的黑白照都還是RGB模式~ -- http://www.flickr.com/photos/boy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8.147.35 ※ 編輯: Boyen 來自: 140.138.147.35 (04/30 19:16)

04/30 20:55, , 1F
我只覺得在電腦LCD上黑白照片比彩色照片要更難被掌握
04/30 20:55, 1F

04/30 20:56, , 2F
像Boyen的這三張圖我用筆電的LCD看和用桌上電腦的LCD看,感
04/30 20:56, 2F

04/30 20:57, , 3F
覺就差了很多。 我想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吧… 色彩階調明暗的
04/30 20:57, 3F

04/30 20:58, , 4F
重現是沒辦法像沖成相紙一樣能被攝影者嚴格控制的。
04/30 20:58, 4F

04/30 23:25, , 5F
bang老大提到的是傳統廣角鏡的誇張變形...
04/30 23:25, 5F

04/30 23:30, , 6F
我覺得CRT還是比較好..
04/30 23:30, 6F

04/30 23:38, , 7F
不過關於透視感,我對於boyen一開始那三張的想法是
04/30 23:38, 7F

04/30 23:39, , 8F
前景少了什麼,就算是用廣角拍,除非有嚴重的形變
04/30 23:39, 8F

04/30 23:40, , 9F
不然也沒有比較的對象,個人一點想法
04/30 23:40, 9F

04/30 23:42, , 10F
其實我覺得我很像用廣角鏡頭 拍望遠的壓縮前後景拍法 XD
04/30 23:42, 10F

04/30 23:43, , 11F
我用ACD 比我舊的爛CRT好多了... Orz
04/30 23:43, 11F

04/30 23:44, , 12F
好的CRT現在更難買阿 (菸)
04/30 23:44, 12F

04/30 23:48, , 13F
就刻意找個主體襯托出前後的透視感..這樣可以嗎?
04/30 23:48, 13F

05/01 00:14, , 14F
但是我是刻意消除透視的阿 Bang大指的主要是左右的延伸
05/01 00:14, 14F

05/01 00:15, , 15F
我只是好奇是否是"鏡頭的透視特性差異"影響到延伸感
05/01 00:15, 15F

05/01 00:16, , 16F
還是鏡頭本身設計上的變形導致的延伸感
05/01 00:16, 16F

05/01 01:59, , 17F
透視感像廣角..但焦長轉換後兩邊的變形不見了..bang504覺得
05/01 01:59, 17F

05/01 02:00, , 18F
看起來怪怪的..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我覺得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05/01 02:00, 18F

05/01 10:49, , 19F
但我的疑問在於 變形應該跟焦長轉換無關才對吧
05/01 10:49, 19F

05/01 11:03, , 20F
有~ 當然有~...
05/01 11:03, 20F

05/01 11:31, , 21F
我的論點描述錯誤 變形跟焦長轉換有關 但依照DC版之前戰文
05/01 11:31, 21F

05/01 11:32, , 22F
APS-C跟135mm 在相同視角時不必然具有不同的變形與透視特性
05/01 11:32, 22F

05/01 11:34, , 23F
不同的鏡頭 會有不同的變形特性 跟整個系統和鏡頭設計有關
05/01 11:34, 23F

05/01 11:34, , 24F
我的認知有錯誤嗎? BearSheep兄來指點一下 XD
05/01 11:34, 24F
※ 編輯: Boyen 來自: 61.57.79.199 (05/01 11:37)
文章代碼(AID): #16DP6aYh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6 篇):
18
23
10
24
8
16
文章代碼(AID): #16DP6aYh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