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四張連作]Transmitter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認清..真面目)時間18年前 (2007/03/04 22:25),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bang504 (午夜遊園地)》之銘言: : ※ 引述《arrt (認清..真面目)》之銘言: : : Bang504老師您好..終於現身了..^^ : 你好啦! 我不是什麼大學者只是一介流浪教師, 不用加敬語啦! : 這樣我會早夭咧~~~ XD : : 關於問題 : : 1.特意調整 : : 2.抱歉ㄝ..我沒有看過老師所提的莫內三連幅作品,布過我喜歡莫內的 : : 盧昂大教堂與聖拉札車站,老師提的作品有什麼名稱嗎? : : 3.沒有認識ㄟ.. : : 4.想學拍電影,但是卻沒拍過 : : 謝謝老師提問,但是我實太在才疏學淺...呼呼.. : 其實一個人的作品有一定的發展軌跡, 我不知道你是否對你現在的東西有 : 一個歷程. 我只能就我所看到的形式上的東西來作評語: : 1.跟2.是同一個問題, 用來確知你對於所謂的聯幅作品的認識, 並確認印象 : 派, 後印象派到後來 color field painting 的了解. : 3.是想要知道你對於空場的使用是否有經驗. : 4.是想要知道你對於線性影像的經驗. : 目前看來, 這樣的影像實驗對你而言應該是腦袋先行所生產出來的影像. : 也就是說: 你有一個感覺想要表達, 抒發, 但是你是先用文字型的思考 : 然後企圖以影像來執行. : 這樣的執行過程常常容易產生兩個基本上的問題, 第一個: 當身處不同 : 文化意義下的不同閱聽人, 應該要如何來解開你設下的思路迷宮? : 第二個: 這樣的過程, 很容易落入Story Board 的形式. 也就是類似分 : 鏡表般的結果被解讀. 很不幸的, 這兩個問題, 你都有... : 雖然你在背景顏色上面試圖製造壓縮以及膨脹的效果, 但是過於清透的 : 顏色是無法產生效果的. 另外過於線性的路線及隱喻模式也讓觀者少了 : 幾分趣味. 所以說, 雖然你使用了類似無機身攝影的方式, 但是必沒有 : 好好的善用攝影的語言模式, 所生產出來的影像很容易變得設計感過重 : 隱喻層次過少. 所以, 大部分的觀者再看你這四張時直接的反應就很容 : 易猜測. : 另外, 你要是對於這類型的影像有興趣的話, 建議你往畫家的作品去尋 : 找. 另外就是草書也是不錯的臨摹對象. 至於要在作品上加上自己的情 : 緒或是傳達什麼樣的意念的話, 套一句打棒球的名言: 全壘打不能強求 : , 只要想辦法結實的打到球, 全壘打自然來... : 共勉~~~ 謝謝Bang(流浪)老師的勉勵...下次希望親身去聽聽老師的課... 聽朋友說他的作品經過老師分析之後,受到很大的啟發,小弟也就來這邊 提問ㄧ下,果然沒有失望... 的確,我是一開始就以"設計"的方式來規劃這個小品, 故事內容其實很簡單..(應該大家都猜的出來),就是 兩朵枯萎的玫瑰花,一朵逐漸靠近另外一朵,ㄧ朵剝光了全身上的葉子,想要傳給 另外ㄧ朵,但是另外ㄧ朵卻沒收到... 我設計的小品故事就是這樣,希望依照觀者自身的狀況來給予解讀,本身並沒有 要特指哪一種情緒或情感,當然有人說玫瑰代表"愛情" 然而拍攝的靈感來自皮影戲,希望故事的展現用皮影戲的方式表現出來... 而背景的顏色是情緒的轉變..顏色的清透也是想傳達衰老乾枯絕望的情緒..... 這組作品是我嘗試用一個不明確的故事,讓觀者模擬自身的故事與情緒套入... "說穿了也就沒了"...我想應該是我這組作品的缺點,我同意老師說沒善用攝影的語言 ,讓整個故事過於單調缺少隱喻...缺少持久的感動... 這其實是我這段日子拍照創作的一個問題,就是很難從設計過的圖像,發展出一套 具有深刻又不是那麼"專屬個人"的感動... 呼呼,我還要多多想想與學習....~~!! 再次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89.61

03/04 22:42, , 1F
嗯嗯..這會不會就是太過理性設計下的缺點!?
03/04 22:42, 1F

03/05 03:02, , 2F
感覺可能是太急切要操作某種敘事或符號 小弟level不足純臆測
03/05 03:02, 2F

03/05 03:05, , 3F
也許可以看看Bang504兄之前的文章"以創作主導的攝影教育"
03/05 03:05, 3F
文章代碼(AID): #15wjRqZA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6 篇):
4
6
文章代碼(AID): #15wjRqZA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