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四張連作]Transmitter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午夜遊園地)時間18年前 (2007/03/04 21:40),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arrt (認清..真面目)》之銘言: : ※ 引述《bang504 (午夜遊園地)》之銘言: : : 首先,純粹是個人意見喔... 希望對你有用! : : 但是~~~ 我有幾個問題想要先釐清幾個問題。 : : 1.你所使用的背景顏色是特意調整還是因為光譜問題造成的? : : 2.你對莫內中期所畫的一些三連幅的建築有什麼想法? : : 3.你對水墨畫有沒有認識? : : 4.你是不是有拍過電影或是DV? : : 先回答一下,我會比較容易有個方向... : Bang504老師您好..終於現身了..^^ 你好啦! 我不是什麼大學者只是一介流浪教師, 不用加敬語啦! 這樣我會早夭咧~~~ XD : 關於問題 : 1.特意調整 : 2.抱歉ㄝ..我沒有看過老師所提的莫內三連幅作品,布過我喜歡莫內的 : 盧昂大教堂與聖拉札車站,老師提的作品有什麼名稱嗎? : 3.沒有認識ㄟ.. : 4.想學拍電影,但是卻沒拍過 : 謝謝老師提問,但是我實太在才疏學淺...呼呼.. 其實一個人的作品有一定的發展軌跡, 我不知道你是否對你現在的東西有 一個歷程. 我只能就我所看到的形式上的東西來作評語: 1.跟2.是同一個問題, 用來確知你對於所謂的聯幅作品的認識, 並確認印象 派, 後印象派到後來 color field painting 的了解. 3.是想要知道你對於空場的使用是否有經驗. 4.是想要知道你對於線性影像的經驗. 目前看來, 這樣的影像實驗對你而言應該是腦袋先行所生產出來的影像. 也就是說: 你有一個感覺想要表達, 抒發, 但是你是先用文字型的思考 然後企圖以影像來執行. 這樣的執行過程常常容易產生兩個基本上的問題, 第一個: 當身處不同 文化意義下的不同閱聽人, 應該要如何來解開你設下的思路迷宮? 第二個: 這樣的過程, 很容易落入Story Board 的形式. 也就是類似分 鏡表般的結果被解讀. 很不幸的, 這兩個問題, 你都有... 雖然你在背景顏色上面試圖製造壓縮以及膨脹的效果, 但是過於清透的 顏色是無法產生效果的. 另外過於線性的路線及隱喻模式也讓觀者少了 幾分趣味. 所以說, 雖然你使用了類似無機身攝影的方式, 但是必沒有 好好的善用攝影的語言模式, 所生產出來的影像很容易變得設計感過重 隱喻層次過少. 所以, 大部分的觀者再看你這四張時直接的反應就很容 易猜測. 另外, 你要是對於這類型的影像有興趣的話, 建議你往畫家的作品去尋 找. 另外就是草書也是不錯的臨摹對象. 至於要在作品上加上自己的情 緒或是傳達什麼樣的意念的話, 套一句打棒球的名言: 全壘打不能強求 , 只要想辦法結實的打到球, 全壘打自然來... 共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80.172

03/04 21:46, , 1F
真是精要
03/04 21:46, 1F

03/04 22:03, , 2F
完蛋了 鴨子聽雷 有看沒有懂... 老師 啥時有空 再來高雄
03/04 22:03, 2F

03/04 22:04, , 3F
給我們腦袋震撼教育..... Orz Orz Orz
03/04 22:04, 3F

03/05 00:48, , 4F
大師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阿~~..
03/05 00:48, 4F

03/05 03:07, , 5F
臨摹草書是為什麼阿? 大師可不可以說明一下 XD
03/05 03:07, 5F
文章代碼(AID): #15win25B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6 篇):
4
6
文章代碼(AID): #15win25B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