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正沖負的迷思
※ 引述《osf (osf)》之銘言:
: http://0rz.tw/e24iw
: 有人看到這篇嗎?
: 因為之前照到奇怪的顏色
: 我四處問的時候, 就有人跟我說去找相館校正顏色
: 後來我去照相館問的時候
: 他們又說, 如果只是"掃成光碟"是不會幫你校正顏色的
: 但是!! 如果是要"洗照片"出來的話
: 顏色就會幫你校正 (應該就是LOMO那篇寫的"色彩還原"吧!)
: 所以說校正之後, 顏色會變的跟負片一樣?
: 總覺得自己有點混亂了...
: 那正片的目的是.......?
本篇有一些殘酷的事實 自己斟酌要不要看
=====防雷用=====
這正是我最近想發表的心得...唉真的是越想越傷心 難過到快跟感情被第三者介入一樣
先不要管正沖負還是什麼色偏修正有的沒的
拿起你的滑鼠打開影像處理軟體 PHOTOIMPACT就夠了 接著載入引以為傲的正沖負相片檔
點選「相片」,使用裡面的「色彩平衡」及「色調分佈圖」功能
花點時間與耐心你會發現...按幾個鈕怎麼相片變的好正常啊~
同理,隨便抓一張正常相片進去調一調也可以弄得很像正沖負的效果(很像 但不是一樣)
-----
我想說什麼? 我想打破那些 偽LOMO商業思想(完了我又要擋人財路了)
-----
基本上電子暗房(就是用電腦)技術已經在多數部分可以跟上傳統暗房了
這裡要開始說一些話了...(抱歉會有點長)
-
1.什麼是洗成照片
洗成照片叫做放相,當初放相被發明出來是位了要洗正常照片,而許多攝影前輩巨擘在洗
出「正常照片」下做了很多努力,最顯著者即為 柯達 跟 富士軟片。他們為了校正一些人
最愛的「色偏」與「奇異色調」奮鬥數十年,最終的成果即為:你拿底片去洗照片機器會
自動幫你把顏色便回正常值,也就是平淡無奇。
但這對那些巨擘來說是心血結晶
-
2.為什麼掃成光碟不校正色彩?
因為客戶要求啊=___=,況且那是反應底片最忠實的方法之一
-
3.那正片要幹嘛用?
這裡就不深入探討正片與負片當初發展的差別,單純說說正常情況下兩者的「拍攝差別」
最顯著者,正片飽和度很高(白話來說就是 蘋果更紅 樹葉更綠 天空更藍),但這和正沖
負是不一樣的飽和,正片正常顯影是自然的飽和,正沖負則是不正常飽和。白話來說,正
常正片的紅蘋果還是有深淺差別,但正沖負...整陀都紅的(甚至是別的顏色)
且,正片更為細膩,白話來說就是觀看的感覺更紮實且保存更多細節(相較於負片)
-
4.所以正沖負是傻子行為嗎?
是。絕對是。
但我沒說這樣做不好也不對。為什麼正沖負會傻,因為正片貴啊,而且正沖負之後,正片
的優勢可說是破壞殆盡。因為正沖負會破會細節、飽和、反差,讓底片品質比負片還爛,
更殘忍者...電子暗房技術可以把正常正片檔案弄成「像」正沖負的效果,那幹嘛還正沖負
?(為什麼只說「像」而非「一樣」,畢竟有些細節電子暗房還是做不來)
-----
拍攝正片(不論是傳統攝影或LOMO攝影)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更高階的享受,保存更多細節
,顏色看了更爽快(有用燈箱+放大鏡看過應該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而正沖負的價值我也沒有否定他,那是一種沖片手法,一種跟機率賭博的手法。本版爬文
即可發現正沖負很多都是不正常色調,但也出現過更迷人的正常色調作品
可是正沖負賭注還是太大了,我個人玩不起
而我更想說的是,很不希望到最後LOMO只是在爭奇鬥豔,看誰的色調怪誰就酷。傳統攝影
已經有很多人淪於「非要用什麼鏡頭才有什麼味道」,如果LOMO淪於那種地步,豈不悲哀
-----
題外話...有個手法我至今還沒親眼見過,聽說已經沒人在做了(?)
因為那比正沖負的代價還恐怖,不論是污染或是成本
那叫做,負沖正(我沒有在開玩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45.117
推
06/29 17:00, , 1F
06/29 17:00, 1F
推
06/29 17:20, , 2F
06/29 17:20, 2F
推
06/29 17:41, , 3F
06/29 17:41, 3F
推
06/29 17:58, , 4F
06/29 17:58, 4F
→
06/29 17:59, , 5F
06/29 17:59, 5F
→
06/29 18:00, , 6F
06/29 18:00, 6F
→
06/29 18:03, , 7F
06/29 18:03, 7F
→
06/29 18:04, , 8F
06/29 18:04, 8F
→
06/29 18:04, , 9F
06/29 18:04, 9F
推
06/29 18:14, , 10F
06/29 18:14, 10F
推
06/29 18:24, , 11F
06/29 18:24, 11F
推
06/29 18:26, , 12F
06/29 18:26, 12F
→
06/29 18:26, , 13F
06/29 18:26, 13F
→
06/29 18:27, , 14F
06/29 18:27, 14F
推
06/29 19:09, , 15F
06/29 19:09, 15F
→
06/29 19:11, , 16F
06/29 19:11, 16F
推
06/29 19:14, , 17F
06/29 19:14, 17F
推
06/29 19:18, , 18F
06/29 19:18, 18F
→
06/29 19:20, , 19F
06/29 19:20, 19F
→
06/29 19:21, , 20F
06/29 19:21, 20F
→
06/29 19:21, , 21F
06/29 19:21, 21F
請別吵架 謝謝
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好,我也不是想表達後製無敵
正片負沖也不一定會"糟蹋"正片的價值
的確,後製可以做出很多效果,但也有些東西是後製無法達成之
我已經在文中特別強調後製可以做到「像」而非「一樣」(詳細討論不完,太多了)
同樣我也要重申,正沖負這種手法賭注稍嫌過大,不論是正片費用與沖洗費用
至於傳統與數位的價值已非本文所討論之範圍,我只能說如果數位無敵的話
底片幹嘛不停產= v =~。S5pro到現在都還不能模仿出自家正片捏
-----
以下是個人對於正沖負之看法
我會後製,但我還是會送店家做正沖負,因為那種機率造成的效果(或風格?)不是後製
可以複製得出來的。或許是我自己後製功力太差啦^^"
但就跟真正的正片,與飽和拉很高的數位相片一比,馬上分曉
正沖負,偶爾當作蛋糕還不錯吃也不錯奢侈,但我無緣也不想把他當三餐吃
祝各位拍照愉快沖洗順利
※ 編輯: alayaosu 來自: 59.121.148.200 (06/29 20:01)
推
06/29 20:08, , 22F
06/29 20:08, 22F
→
06/29 20:40, , 23F
06/29 20:40, 23F
推
06/29 21:12, , 24F
06/29 21:12, 24F
推
06/30 00:02, , 25F
06/30 00:02, 25F
推
06/30 00:21, , 26F
06/30 00:21, 26F
→
06/30 00:31, , 27F
06/30 00:31, 27F
推
06/30 07:53, , 28F
06/30 07:53, 28F
推
06/30 10:44, , 29F
06/30 10:44, 29F
→
06/30 10:45, , 30F
06/30 10:45, 30F
→
06/30 10:46, , 31F
06/30 10:46, 31F
→
06/30 10:47, , 32F
06/30 10:47, 32F
→
06/30 10:48, , 33F
06/30 10:48, 33F
→
06/30 10:49, , 34F
06/30 10:49, 34F
→
06/30 10:50, , 35F
06/30 10:50, 35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Lomo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