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電漿好?還是液晶好?

看板Digitalhome (數位家庭)作者 (冷靜沉著)時間18年前 (2007/03/17 07:33),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Zarathustra8 (德州.巴黎.Tzara)》之銘言: : ※ 引述《Mcdyess (冷靜沉著)》之銘言: : : 其實不只是單純物理性的關係, : : 跟電子方面的驅動限制也有關係, : : 你看市面上超過50"的1080P pdp還是很少而且很貴就知道這個並不是沒有難度 : 並不是機型少所以說生產大尺寸1080p教有難度,而是成本與市場供需的考量居多。 : 相對於50吋以上的LCD Full HD 1080p,電漿目前仍佔有技術與成本比的優勢 : 但是所謂機型少,跟電漿一比,液晶廠牌雖多,但機型相對更少呢,除了日韓積極 : 推出具有宣示效果,但還未能有實質市場效益的破百吋液晶電視外,50吋以上的顯示 : 器,目前還是以電漿較為有優勢。 : 反觀電漿,在50吋以下,若要達到1080p,Cell與螢光層等技術就要非常細微,技術 : 成本過高,商品供價根本沒有經濟效益,上述兩點才是我想說的重點。 我要說的是電漿要上1080P不是大尺寸就辦的到 60"但是還是只有1366x768的電漿還蠻多的. : : 又錯啦, VGA是640x480才對, : : 又一般顯示卡其實可以打出多種解析度, : : 只要配合電視本身的解析度調整顯示卡, : : 多半可以完整顯示,有時無法完整顯示, 是因為電視解析度有的不符合vesa stadard : 頭腦暈了,VGA是640x480沒錯。 : 又一般顯示卡可以打出多種解析度,不過都還是4:3訊號。今天4:3的訊號要放在16:9 : 的液晶或電漿,第一種作法是維持原比例的Letter-box模式,那此時就會產生周圍黑 : 邊,浪費解析度以及液晶會有降低對比能力等問題。第二種作法是電視顯示器去更動 : 4:3訊號,成為16:9的顯示比例,想當然,此時看到的畫面比例是不正確的。另外一種 : 作法則是切邊。 overscan是為了濾掉一些雜訊, 現在的顯示卡要打什麼解析度的訊號出來都沒有問題 包括寬螢幕的訊號, 常見的1366x768 or 1920x1080都okay : : 最適合的亮度其實要配合環境亮度, : : 500cd/m2在一班人的客廳當中通常還是太亮. : : 這也是lcd螢幕在賣場中看起來會比電漿 內投影好的原因之一 : : 賣場太亮了, 只有lcd夠亮可以維持住人眼看到的對比 : 液晶電視一旦關燈觀賞就完全輸給電漿跟投影機了,但是在賣場卻是非常有賣像的。 : 另外,由於我們雜誌社社內有儀器可以測量各顯示器的真實亮度對比,照經驗來看, : 各家幾乎都是灌水居多,但雙S-Sharp跟Sony則實際表現與規格較為一致。 其實只要透過back light control的技術, 對比要多高都行 : : 缺點只能改善, 不可能解決的啦... : : 電漿是自發光, 是完全沒有可視角問題, : : 有看過哪台電漿強調自己的可視角嗎? :   電漿確實不用強調自己的可視角,不過在怎樣廣角,不會有180度觀看的顯示器... : 所以當初我是在所回應的原PO,液晶電視目前各類面板都做到178度可視角,且色偏現象 : 已經修正的非常好,這些技術在去年日本CETEC、美國CES,或者現在日本許多市售機都 : 可以看到。 液晶廣視角技術雖然已經非常進步, 可是和沒有視角問題的電漿比起來還是會有差, 不過的確這已經漸漸不算是液晶的缺點了. : : 同樣的, LCD上的殘影問題也只能被改善而不能完全解決 : : over-driving 改善gary to gary response time : : 120hz memc引擎改善人眼積分效應問題 : : 是會大幅改善原本LCD的殘影現象, 可是和無殘影(pulse type)的電漿來比還是 : : 比較差一些, : : 而且現在120hz的lcd實在都太貴啦... :   電漿的反應快速確實是一大優勢所在。但可以看見LCD再這一點正在力求改善, : 無論是60Hz、90Hz、120Hz,還是未來可能出現180Hz,其實都是在尋求數位演算的 : 流暢感,目前各家有各家的演算引擎,晶片組也越來越便宜,相信液晶與電漿的差異 : 會小到人眼沒差別 目前沒聽說有人出90Hz的演算法, 因為架構上更費力 面板要上到120Hz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最顯而意見的就是反應速度和driver ic charging time就必須折半了 通常都得用到高階的面板加上兩套的電子驅動ic timing controller, 其實對於面板廠來說成本算是上升蠻多的. 明顯可見的就是sharp 今年的120hz新機種開價是去年60Hz機種的兩倍高 上到180Hz則是根本沒聽說過, 也不需要. :   最後補充到,在台灣似乎液晶電視會比電漿來得多,這除了電漿電視在日本只有 : 三大在開發外,品牌少,機種相對少;液晶品牌之多,加上台灣又是許多日韓品牌的 : 代工廠,有些代工廠開始掛牌自行國內販售,價格又更低,當然一些晶片跟外觀模組 : 功能選單的設計還是有些粗糙簡陋,大致上,幾個國產液晶品牌的市場表現還是非常 : 有競爭力,尤其對於一般家庭消費者較注重預算,不重視極緻畫質表現而言,液晶還 : 是較有優勢。另外,電漿的高耗電也是個問題,加上台灣的電又髒,更會直接影響電 : 漿的表現。 基本上, 液晶電視普及率會遠高於電漿和背投影 最大的原因就是大企業們投資金額高..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74.22

03/17 16:03, , 1F
三星在搞180hz,90Hz動態補償已經有了..
03/17 16:03, 1F

03/17 17:42, , 2F
有網頁可以讓小弟參考一下嗎? 因為我正在做這個..XD
03/17 17:42, 2F

03/17 18:41, , 3F
我星期一回公司找些相關資料給您...不過90Hz補償技術
03/17 18:41, 3F

03/17 18:41, , 4F
日本廠家已經在做啦..資料挺好找的吧..
03/17 18:41, 4F

03/18 12:36, , 5F
有資料也可以給我一下媽....謝謝
03/18 12:36, 5F

03/20 13:09, , 6F
等您的資料
03/20 13:09, 6F
文章代碼(AID): #15-vcjKI (Digitalhom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3
8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6 篇):
5
6
3
8
3
3
10
11
1
1
18年前, 2007/03/16 05:49
文章代碼(AID): #15-vcjKI (Digital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