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既然這樣 就來說說喇叭角錐 ...
共 12 篇文章
內容預覽:
分享給 fekar:. 1.我僅是路過,分享一點點知識與技術而已,非推薦東、推薦西的。. 2.實惠:A.實際的好處。B.有實際的好處。C.講究、注重實際的好處。. 就喇叭下方使用墊品而言,我的主需求要及目的是將喇叭與腳架或喇叭與樓地板”去耦合” (隔振),在我嚐試過的錐狀形墊品中,尚未得有這方面相關
(還有292個字)
內容預覽:
分享給Upsha. 對於使用RT-100之前,我的問題比你多,因此請教過thxman許多事 (在音響振動聲學上,我很感謝他,因他讓我受學習到非常非常非常的多,更使我打開視野,看破許多音響神話),就我所知的部分與你分享。. 1. thxman曾跟我提過他試驗時的重量是從0.5kg到200kg左右,其並
(還有547個字)
內容預覽:
小弟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 但基於科學精神,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一、若黑膠唱盤不會完全跟著地板一起動,那會完全跟著這個「重物」一起動嗎?. 二、若上為非,您這些論點是否還適用?. 一、請問您的這個共振頻率定義是在哪找的呢?. (我是指「共振頻率的意思是什麼?」這句話後面的論述). 二、請問您所
(還有1560個字)
內容預覽:
發現我的科普嘗試失敗的好徹底,我承認振動和材料不是我的專長,但是 yamatai. 的文章引起我的好奇心、思考、和上一篇文章。. 就整個音響系統而言,我個人傾向低音以喇叭最重要,擺位次之,其他影響相對這兩. 個都非常小。但是我同意黑膠唱盤對振動很敏感,所以我以黑膠為例討論振動。. 先引用 yamat
(還有2365個字)
內容預覽:
其實科學更重方法及邏輯推論,. 別人推導出來的公式,都是有他的實驗方法、環境、假設條件等等,. 並不是所有公式,都可以直接拿來使用於工程學(音響工程)領域,. 科普是重「事實」,工程較重「應用」,. 科普上的結論要拿到音響上來用必勢會需要一些改良,. 在工程使用上,可容許更大的誤差,來排除掉科普理論
(還有1079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