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大稻埕霞光 後製色調問題
兩張圖我是分開來看的
感覺差不多
一起看的時候才發現有差別
這張圖比較大的問題點是構圖的問題
基本上極端的邊緣構圖本身就有他的困難度
當我們看下面的時候
最上面那一段會影響視覺讓人分心
所以光線反而不容易被注意到
因為你的潛意識當中不斷的告訴你上面怪怪的,上面怪怪的,所以你焦點就會跑掉了
我稍微裁切一下如果要保留下面的畫面
大約要切到3:11到3:13左右才能達到適當的裁切
此時色調的影響才會顯現出來
另外第二張照片的剪影處裡我覺得不太必要
或者說不該弄到死黑
因為死黑跟上面的反差比起來過大
也會刺激到你的感覺
讓人些微感到不舒服
你可能會說那為什麼別人的剪影處裡起來就不會有問題
因為問題在於剪影的造型太過複雜
讓你必須多花費更多的大腦去思考
促進思考這件事情本身就很容易讓觀眾跳出了
so...大概就這樣了
我只是稍微分析一下我看到照片後感覺的差異
沒有做很美學的分析
所以不用想說你是不是拍很爛
因為美感這種東西本身就是階段性的
我之前的老師會跟我說...當你拋棄那張照片擁抱這張照片的時候就表示你進步了
也就是我並不會否認這張照片
你可以擁抱這張照片
但到某一天你可能會拋棄這張照片的
※ 引述《SCL13 (Sinchen)》之銘言:
: 大家好
: 手邊有一張照片,但我後製成兩張不同的色調,想請大家給點建議。
: 1. http://www.flickr.com/photos/24539319@N07/5966406875/
: 解說:構圖上故意切掉水面。而這張在後製時只調整,白平衡並且降低色溫,讓畫面
: 偏藍居多。
: 2.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nsinchen/6028162487
: 解說:這張是上一張調整的方法,再增加對比,以及降低色調。顏色上變成藍帶紫。
: 我丟給我朋友看,也是兩極化。有人覺得1自然比較好看。有人覺得2的色彩比1好。
: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2拉!想請益大家對這兩張的看法。
: 謝
--
《大地震晃影像創作工作室》
http://ecis-taiwa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200.76
推
08/13 10:55, , 1F
08/13 10:55, 1F
→
08/13 12:59, , 2F
08/13 12:59, 2F
→
08/13 16:08, , 3F
08/13 16:08, 3F
那你可以先去問問梵谷為啥要印象畫派
然後問問自己覺得梵谷的畫如何?
接著有可能了話問問當時的沙龍對於印象畫派的感覺
→
08/13 16:11, , 4F
08/13 16:11, 4F
很可惜你在挑照片時一直在拋棄,就連按下快門前,都會拋棄畫面
就跟一天只有24小時你不可能排的下25小時的工作一樣
→
08/13 16:13, , 5F
08/13 16:13, 5F
→
08/13 16:14, , 6F
08/13 16:14, 6F
我是看到有一些企圖心在裡面,你覺得咧?
→
08/13 16:16, , 7F
08/13 16:16, 7F
這個比例簡單來說就是我覺得會好看的裁切
至於為什麼
你就試著想像你一張漂亮的風景照用一個鮮紅色或寶藍色亮面香精漆製作的框裱起來
這樣講會比較具體一點
※ 編輯: feelcool 來自: 111.248.200.76 (08/14 02:01)
→
08/14 03:34, , 8F
08/14 03:34, 8F
→
08/14 03:37, , 9F
08/14 03:37, 9F
→
08/14 03:39, , 10F
08/14 03:39, 10F
→
08/14 03:41, , 11F
08/14 03:41, 11F
→
08/14 03:42, , 12F
08/14 03:42, 12F
→
08/14 03:44, , 13F
08/14 03:44, 13F
→
08/14 03:46, , 14F
08/14 03:46, 14F
→
08/14 03:48, , 15F
08/14 03:48, 15F
→
08/14 03:51, , 16F
08/14 03:51, 16F
→
08/14 03:52, , 17F
08/14 03:52, 17F
you got it!美感地圖的擴張本身就是一種階段性的成長
而成長不一定代表你要認同他
就像有人還是會覺得安迪沃荷很商業、畢卡索到底在畫三小一樣
但是他不一定很差所以看不懂
我也可以抨擊變形金剛沒有內涵但是我還是會去看1.2.3集順便再看一下鋼鐵人
→
08/14 03:54, , 18F
08/14 03:54, 18F
→
08/14 03:56, , 19F
08/14 03:56, 19F
單純只是語彙的辯論而已,你想牽扯一下邏輯還是哲學嗎?
→
08/14 03:57, , 20F
08/14 03:57, 20F
你看不到我的企圖我也看不到你的企圖阿
所以溝通不良
→
08/14 04:00, , 21F
08/14 04:00, 21F
→
08/14 04:02, , 22F
08/14 04:02, 22F
→
08/14 04:03, , 23F
08/14 04:03, 23F
其實我沒有說跟裁切比例有關
而是我懶得財圖上傳所以直接說我裁完之後的比例約略是多少來表達
你是不是太依賴圖像了?
※ 編輯: feelcool 來自: 111.248.200.76 (08/14 04:14)
→
08/14 04:16, , 24F
08/14 04:16, 24F
→
08/16 22:53, , 25F
08/16 22:53, 25F
我只是以他們做例子而已
btw這些名詞也只是後人給他們的
→
08/16 22:55, , 26F
08/16 22:55, 26F
推
08/17 00:35, , 27F
08/17 00:35, 27F
美感是累積的
從生活經驗當中累積
而這些經驗可能一直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是我們沒有發覺罷了
但當你發現的時候你會發現過去不解的一些東西可能就這樣通了
因此美感的累積不會是線性的而是有斷層的
就好像我們玩RPG遊戲LV40 EXP. 10%跟LV40 EXP.99%打人一樣痛一樣
你非得變成LV41才會出現差別
所以我會認為美感是階段的
然後你學到了萬劍訣那你還會用御劍術打怪嗎?
既然你已經知道怎樣子做可以更精準,那就不會去做些浪費自己也浪費別人時間的事情了
這就是拋棄,也可以說是選擇或者篩選
※ 編輯: feelcool 來自: 111.248.214.222 (08/17 12:41)
推
08/17 12:47, , 28F
08/17 12:47, 28F
推
08/17 12:52, , 29F
08/17 12:52, 29F
→
08/17 12:53, , 30F
08/17 12:53, 30F
→
08/17 12:55, , 31F
08/17 12:55, 31F
→
08/17 12:56, , 32F
08/17 12:56, 32F
→
08/17 12:57, , 33F
08/17 12:57, 33F
→
08/17 13:56, , 34F
08/17 13:56, 34F
→
08/17 13:57, , 35F
08/17 13:57, 35F
→
08/17 22:00, , 36F
08/17 22:00, 36F
其實沈昭良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一直希望大家可以進入作者的角度去欣賞作品
我覺得他也不斷地用這樣子去嘗試,不管是進入作者、進入群眾、進入事件
可以用很多種方式來描述,但總歸一句在欣賞的時候不是先試著批判而是試著去了解
台灣很多影評、劇評、藝評等等的評論家常常用一種渴望看到什麼的角度去做評論
久了造就出大家都認為,如果我沒有得到什麼就不是好的作品
我看到很多人因為這樣子被消滅了創作慾望、創作能力等等的東西
在上過沈昭良老師的課的時候,我開始覺得,為什麼我們不試圖去了解創作者
去了解他們為什麼要創作、作品為什麼要這樣做,最後的重點,"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而是一昧的希望他能表達些什麼,創作者憑什麼去滿足別人?
所以後來朋友希望我評論某個作品的時候
我只會告訴他們那裏好,哪裡不好,作者可能想表達什麼,只是不夠精準
Stage想表達什麼?老師拍了玉蘭拍了南方澳拍了築地都使用黑白
為什麼光光Stage使用彩色呢?我想很少人並不會去了解它真正的原因
廢話這麼多我再廢話一段吧
上個禮拜我陪我一個朋友去做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田野
中途有人(好像不是學員)很困惑的問了老師一個問題
在我們訪問的時候製作人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他問了"你可以解釋你現在帶學生作的活動是什麼嗎?多點解釋不是很好嗎?"
那個老師很妙的回答了,其實很多東西學員在做活動的時候就感受到了
他們也有做出來,而更多的東西是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的,只能用身體感受
我們太文以載道了,一天到晚希望別人給答案,但是很多答案說真的不是那麼好講
也不是用講的就可以體會的
的確台灣的教育教會我們學習,但沒有教會我們思考
加上網路的便利性讓整個狀況更糟了,有問題上網查就好
久了,大家就覺得問題一定會有解決方法,而且是可以用語言表達的
如果真的這樣,那就不會出現"頓悟"和"當頭棒喝"等等的詞了
學習如果真的是線性的
那我覺得你可能只是在"學"著創作,並沒有在試著創作
※ 編輯: feelcool 來自: 111.248.214.222 (08/17 22:38)
→
08/18 02:04, , 37F
08/18 02:04, 37F
→
08/18 02:05, , 38F
08/18 02:05, 38F
→
08/18 02:07, , 39F
08/18 02:07, 39F
→
08/18 02:10, , 40F
08/18 02:10, 40F
→
08/18 02:12, , 41F
08/18 02:12, 41F
→
08/18 02:13, , 42F
08/18 02:13, 42F
→
08/18 02:14, , 43F
08/18 02:14, 43F
→
08/18 02:16, , 44F
08/18 02:16, 44F
→
08/18 02:31, , 45F
08/18 02:31, 45F
→
08/18 02:32, , 46F
08/18 02:32, 46F
→
08/18 02:33, , 47F
08/18 02:33, 47F
→
08/18 02:34, , 48F
08/18 02:34, 48F
→
08/18 02:35, , 49F
08/18 02:35, 49F
其實我們倆的想法都是差不多的,只是選擇的路不一樣
我比較不喜歡在引導學習的時候講的那麼直白而已
※ 編輯: feelcool 來自: 111.248.214.222 (08/18 02:40)
→
08/18 10:13, , 50F
08/18 10:13, 50F
→
08/18 10:14, , 51F
08/18 10:14, 51F
→
08/18 10:16, , 52F
08/18 10:16, 52F
→
08/20 00:19, , 53F
08/20 00:19, 53F
→
08/20 00:21, , 54F
08/20 00:21, 54F
→
08/20 00:22, , 55F
08/20 00:22, 55F
→
08/20 00:22, , 56F
08/20 00:22, 56F
→
08/20 11:09, , 57F
08/20 11:09, 57F
→
08/20 14:26, , 58F
08/20 14:26, 58F
→
08/20 17:02, , 59F
08/20 17:02, 59F
→
08/20 17:03, , 60F
08/20 17:03, 60F
→
08/20 17:43, , 61F
08/20 17:43, 61F
→
08/20 18:07, , 62F
08/20 18:07, 62F
→
08/21 01:49, , 63F
08/21 01:49, 63F
→
08/21 03:44, , 64F
08/21 03:44, 64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