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人像] 真理大學外拍 (情侶照)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綿羊熊)時間19年前 (2006/07/17 13:3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 引述《echo (KEEP WALKING)》之銘言: : 就討論部分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 有關外拍,人像部分的討論,對本版應該多少有些助益~ 姑且為之 :) : 首先談拍人像部分: : 就照片、拍照、攝影而言,人像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領域,也一直是諸多 : 攝影者苦心經營的領域。當小弟原試圖嘗試將人像作品分類,並加以討論的 : 時候,發現很嚴重的一個問題: 我看的不夠多;正確來說,是看的太少,少 : 得可憐~ 人....一直是西方和東方哲學藝術中,常被模仿和仿製的對象 西方和東方各自有一套對人的看法和歷史文化脈絡在 而在攝影這個範疇中 不管是紀實攝影,沙龍,或者是人像拍攝....有的沒有的 只要牽扯到人像,就不得不去從大洪流的脈絡中去找尋前因後果 要替這些分類本來就不容易,也不太可能 甚至要瞭解一個族群為什麼這樣拍攝人像製作有關人的藝術品 都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和時間,因為牽扯到的東西太廣太深了 而如果看過"攝影與人體"和john berger 的"觀看的方式" 這兩本書,就會對為什麼女體的攝影會牽扯到性或者是情色的暗示 一點都不會訝異,甚至會認為不牽扯到才是怪喀.... 因為那才是西方藝術的傳統大宗 : 這也是台灣業餘攝影界相當嚴重的問題: 對一般人而言: 人像 = 沙龍照; : 也因此造成日益增加的拍照人口當中,絕大部分都往某個特定的方向去的 : 原因,同時也造成職業攝影界的某些弊病。但是,人像的範疇,可是遠遠 : 超過沙龍人像~ 因此,ptt ai 版所有的作品會出現這樣的趨勢,是大環境 : 所造成的,不足為奇。infoto 兄之前也曾經在 ai 版疾呼過,但是,似乎 : 效用有限~ ^^||b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 http://www.dgphoto.com.tw/DGPHOTO/index.aspx?LoginTest=Down ptt 的AIphoto 成立到現在也才一年不到(也許才一年) 很多東西,說真的是因循大環境的趨勢, 看看上面兩個台灣攝影人口最集中的網站的攝影作品 再看看AI的東西.... 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有些人可以藉由這樣的介面 試圖去作一些改變,也許不成熟,也許還不夠 但是要否定這些,是不是也太過武斷了 另外職業的攝影師有職業攝影師的難處 沒當過職業攝影師,有很多東西可能是我們無從想像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曾經聽到黃金印象的林聲說: 『如果你問我怎麼拍照,我會說:拍照就是,女人就是愛美,男人就是愛比較。 這樣拍就會拍好了。』 諷刺嗎?也許吧....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卻可以聽得出箇中甘苦 另外,我始終相信actions speak louder, 所以我寫在這邊的東西只是個人的心得分享。 真的想改變這一切,那我覺得發表再多的文章說別人該怎樣作都沒有用 自己做起,想要看到哪一系列的文章或作品, 就自己先拍出來給大家看,先這樣寫。 再怎樣銳利怎樣有理的批評都沒用 如果想要看到討論區有比較多的黑白照片,就自己先拍出好的黑白照片 如果想要看到討論區有好的人像作品,就自己拍出好的人像作品 這是我對我自己講的.... 也因為這樣我很佩服 486先生 這種願意帶頭作的人,台灣不多了.... : ai 版我一直有在看,但是很少進去看作品,大多都是看看最近在吵些啥 ^^|| : 因為對我而言,這些僵化的作品,看一組就等於看十組;某一次大型外拍, : 看一個人的作品,跟看另外十個人的作品差異有限~ 對我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 我一直在等,等看這個當初架構在第一學府,現在台灣數一數二的 BBS 的 : "人像專業版面",什麼時候才能夠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作品。 : 我不否認 ccfun, joe 等人真的拍的不錯;也許我看的不夠多,但是在我 : 看過的作品裡,如果把某大攝影師的 MV 或某部電影片段剪輯下來,其實 : 也差不多~ 我推崇這是很棒的一種說故事的方式,而僅由少數的幾張相片 : 能夠取代一坐半個鐘頭一個鐘頭的短片,這個功夫很好;但是這畢竟不是 : 人像攝影的全部。正確來說,這只是大樹上的某個枝幹上的某個分支而已。 : 我想,在這一串討論當中,各有各的對,也各有各的盲點。多拍照比較 : 實際~ ^^||b joe 的東西我不說,但是ccfun是我大學學弟,就一個24歲 25歲的年輕人.... 可以拍出這樣的東西,背後所下的苦工和心力.... 已經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而且又是在台灣這樣的環境當中去成為一個攝影人。 我不否認攝影還可以有更多,但是我覺得更該要給剛啟蒙的新芽機會。 人是會犯錯,同時也不斷在修正和前進的。 其實我一直覺得,台灣或者是華人的社會最大的問題在一直否定犯錯的部分 犯錯就該死,好似天才都是一次到位的。 這才是問題,我想這也才是成立批評室的這個版最重要的目的 至於AI那次的活動,我個人是覺得很失敗 不過也因為那次的失敗和joe 他們上北部外拍的某個作品,讓我停拍了接近一個月 努力的回去啃書,然後被3miau 說:別啃書了,快去拍照 只是沒啃書,沒討論,我還是會陷入自己到底要拍什麼在拍什麼的疑慮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67.187 ※ 編輯: BearSheep 來自: 140.112.67.187 (07/17 14:37)

07/17 14:46, , 1F
推"人是會犯錯,同時也不斷在修正和前進的。"
07/17 14:46, 1F

07/17 18:35, , 2F
文筆真好....拍拍手
07/17 18:35, 2F
文章代碼(AID): #14ko50Ek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ko50Ek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