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人像] 送報婆的一天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人微言輕)時間19年前 (2005/11/08 13: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 引述《sim3000 (╭╮╰╯╭╮╰╯╭╮)》之銘言: : http://0rz.net/290NR : 受到白博士那超可愛阿婆影響 : 也想嘗試人物紀實 : 先從生活周遭下手 : 大家覺得如何? 我的感想: 一、人味、動作還不夠,缺乏面對鏡頭以外的面部、肢體表情: 唯一一張表情比較豐富的是#2 不過那張是「舞台上」的表情,不是舞台下的表情 至於#5阿婆的表情可以算是做給你的 阿婆與阿伯聊天那兩張,一張過淡、阿伯拉背,另一張兩人都拉背了 沒什麼表情、動作可言 有拍攝過政客或者名人的朋友應該都會曉得 當被攝者站在台上說話時,只要手一舉起來,或是做些誇張表情、大動作 閃光燈一定猛閃 當被攝者與其他人有互動、交談時,多半也是身體有動作時閃光燈才會閃 我想可以多想想攝影「凝結」動作這一特性 在觀看被凝結的動作時,即使自己曾親在現場,感受還是會不一樣 二、缺乏大一些、遠一點的場景: S兄似乎一直貼的阿婆拍 我想可以藉由大一點的場景,來對照阿婆的處境 (EX:周遭紛流的人潮與阿婆周圍取報人的零丁/ 附近攤販、商家生意情況與阿婆對比etc. 以上只是舉例,有的話很好,沒有的話也不用刻意營造) 要拉近與被攝者的距離,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身體的接近,一種是鏡頭的接近 我想即便是拍攝熟識的朋友,一直貼著拍也不容易拍出自然的表情 這時候可以先走開,再「用鏡頭貼近」 比較容易可以拍到不受驚擾、自然的表情 在走開的同時,自然也比較有機會思考大場景的構圖 我也是攝影新手,沒受過什麼訓練,不懂器材和技巧 一點自以為是的拙見提出來與S大分享 還請不吝指教 -- 於是我告訴她 所謂無謂的浪費這東西 是高度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大美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88.218
文章代碼(AID): #13S3A9vz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S3A9vz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