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會有撐不起高畫素的鏡頭
就話術呀,你會發現從二十多年前開始,
只要是新鏡頭,就會宣傳說有光學素質有多好多好
但五年後下一代產品出來,
就一堆水軍出來說之前的有多不行不行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明一些小缺點,就叫你換鏡頭了,
最早是超音波馬達,之後是光學邊角銳度,
現在是流行呼吸效應,
但這些缺點,87%的人都分辨不出來,
基本上大多數的鏡頭,就算差個十年,
也都還堪用。
只要換機身就會說以前的光學撐不起,
這樣說九了,一堆人會就一直買新的鏡頭、機身了,
其實機身、鏡頭之類的,現在的性能都已經過盛了,
十年前因為大家還在電腦前看相片,可能還有些許的差異,
但現在的社會,都在手機小螢幕看相片了
大多數的業餘用戶,根本用不到這些高畫質的機身或鏡頭了。
對我而言,只要在我27吋螢幕上看不出來有明顯缺點的鏡頭,
就足夠我使用了。
※ 引述《Richard77523 (拖鞋打蟑螂)》之銘言:
: 各位前輩先進大家好
: 小弟是X-T3的用戶
: 手上有的鏡頭有35.4 16.4 56.4 55-200 8mm2.8 18-55
: 最近在等X-T5 據說有4000萬畫素
: 但是常常看到有人說需要解析力更高的鏡頭來撐起高畫素
: 小弟覺得很納悶
: 光學不就是對焦而已嗎
: 為什麼鏡頭的光學素質和高畫素有關係呢??
老鏡頭或有紫邊及色差,但這些都能用電腦處理掉,
你這些算是數位化後的鏡頭,不會有這些問題。
基本上不要每張照片都全開來看、或是你家螢幕超高檔,
那麼也不是能輕易看出來的~
: 也想知道 小弟上述的鏡頭是不是不適合換4000萬畫素
: 不然想要鐵了心換GFX100s和32-64 解析力絕對更上一層樓
: 不過是不是散景就要犧牲了~~
別擔心,我也有
xa3+0.75x變焦環+老nikon手動鏡 以及
GFX50r+老nikon手動鏡
在27吋上面看都沒有明顯的缺點,
連這些老鏡頭都能用了,你那些約十年內的鏡頭,
說真的不太可能會有問題,
也許你租一台來試,就知道合不合適了。
--
╔═══╗╔═══╗╔═══╗╔═══╗╔══╗╗╔═══╗nyctenvoy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0.166.2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664625966.A.694.html
推
10/01 20:50,
2年前
, 1F
10/01 20:50, 1F
→
10/01 20:51,
2年前
, 2F
10/01 20:51, 2F
→
10/01 20:53,
2年前
, 3F
10/01 20:53, 3F
→
10/01 21:02,
2年前
, 4F
10/01 21:02, 4F
→
10/01 21:11,
2年前
, 5F
10/01 21:11, 5F
噓
10/01 21:42,
2年前
, 6F
10/01 21:42, 6F
→
10/01 21:45,
2年前
, 7F
10/01 21:45, 7F
推
10/01 21:50,
2年前
, 8F
10/01 21:50, 8F
→
10/01 22:06,
2年前
, 9F
10/01 22:06, 9F
→
10/01 22:11,
2年前
, 10F
10/01 22:11, 10F
→
10/01 22:11,
2年前
, 11F
10/01 22:11, 11F
推
10/01 22:19,
2年前
, 12F
10/01 22:19, 12F
推
10/01 22:30,
2年前
, 13F
10/01 22:30, 13F
→
10/01 22:30,
2年前
, 14F
10/01 22:30, 14F
→
10/01 22:30,
2年前
, 15F
10/01 22:30, 15F
→
10/01 22:30,
2年前
, 16F
10/01 22:30, 16F
→
10/01 22:33,
2年前
, 17F
10/01 22:33, 17F
→
10/01 22:33,
2年前
, 18F
10/01 22:33, 18F
解析力夠不夠,分三個層面
1.鏡頭的能力
2.感光元件的畫素
但一般人忽略了最後的層面,就是成像的介面,
或是說你如何應用這些相片?
你印成3*4相片,約百萬畫素就足夠了
顯示在螢幕上 1900x1080=205萬
4k電視上,3840x2160=829萬
這第三個層面才是我這篇文章的想法
另外
最近一年ai技術又有新的發展,5千萬的照片可以提高成2億畫素,
那麼如果是以前只夠解析力不足的老鏡頭,用同樣的技術,
應該也能夠用後期解決吧。
※ 編輯: ckitwei (175.180.166.216 臺灣), 10/01/2022 23:15:38
推
10/01 23:25,
2年前
, 19F
10/01 23:25, 19F
推
10/01 23:39,
2年前
, 20F
10/01 23:39, 20F
→
10/01 23:39,
2年前
, 21F
10/01 23:39, 21F
→
10/01 23:39,
2年前
, 22F
10/01 23:39, 22F
→
10/01 23:39,
2年前
, 23F
10/01 23:39, 23F
推
10/01 23:48,
2年前
, 24F
10/01 23:48, 24F
→
10/01 23:49,
2年前
, 25F
10/01 23:49, 25F
推
10/02 00:55,
2年前
, 26F
10/02 00:55, 26F
推
10/02 01:00,
2年前
, 27F
10/02 01:00, 27F
超採不會造成更銳利的成果,因為我的假設是在27吋螢幕上觀看,
所以不論你原始檔案是多大的相素,他還是會在軟體的像素合併的過程中,
變成最終的成果約800萬畫素。
你的想法是將軟體100%全開時,因為你的畫布變大,所以成更多細節,
但在螢幕上看時,他的畫布是固定的,所以超過的他會像素合併,
而和低相素的成果接近。
推
10/02 01:36,
2年前
, 28F
10/02 01:36, 28F
→
10/02 01:36,
2年前
, 29F
10/02 01:36, 29F
像素合併的學說不支持你的說法,超採樣顏色會更準,
但最終影像時(在螢幕上觀看,非全開觀看)
細節不會變更多,分辨率反而會下降。
高像數
997
979 > 合併後 > 9
999
低像數
97
79 > 合併後 > 8
推
10/02 01:41,
2年前
, 30F
10/02 01:41, 30F
→
10/02 01:41,
2年前
, 31F
10/02 01:41, 31F
→
10/02 01:41,
2年前
, 32F
10/02 01:41, 32F
不會,因為影像混合後還是只有一個像數
※ 編輯: ckitwei (175.180.166.216 臺灣), 10/02/2022 02:20:37
推
10/02 04:00,
2年前
, 33F
10/02 04:00, 33F
→
10/02 04:00,
2年前
, 34F
10/02 04:00, 34F
推
10/02 06:55,
2年前
, 35F
10/02 06:55, 35F
→
10/02 06:55,
2年前
, 36F
10/02 06:55, 36F
推
10/02 07:30,
2年前
, 37F
10/02 07:30, 37F
推
10/02 08:08,
2年前
, 38F
10/02 08:08, 38F
→
10/02 08:08,
2年前
, 39F
10/02 08:08, 39F
推
10/02 08:42,
2年前
, 40F
10/02 08:42, 40F
推
10/02 08:43,
2年前
, 41F
10/02 08:43, 41F
→
10/02 08:43,
2年前
, 42F
10/02 08:43, 42F
→
10/02 08:43,
2年前
, 43F
10/02 08:43, 43F
推
10/02 09:49,
2年前
, 44F
10/02 09:49, 44F
→
10/02 10:06,
2年前
, 45F
10/02 10:06, 45F
→
10/02 10:06,
2年前
, 46F
10/02 10:06, 46F
推
10/02 10:29,
2年前
, 47F
10/02 10:29, 47F
→
10/02 10:29,
2年前
, 48F
10/02 10:29, 48F
→
10/02 10:33,
2年前
, 49F
10/02 10:33, 49F
→
10/02 10:33,
2年前
, 50F
10/02 10:33, 50F
→
10/02 10:33,
2年前
, 51F
10/02 10:33, 51F
推
10/02 10:39,
2年前
, 52F
10/02 10:39, 52F
→
10/02 10:39,
2年前
, 53F
10/02 10:39, 53F
→
10/02 10:40,
2年前
, 54F
10/02 10:40, 54F
推
10/02 11:02,
2年前
, 55F
10/02 11:02, 55F
→
10/02 11:02,
2年前
, 56F
10/02 11:02, 56F
→
10/02 11:02,
2年前
, 57F
10/02 11:02, 57F
→
10/02 11:02,
2年前
, 58F
10/02 11:02, 58F
→
10/02 11:02,
2年前
, 59F
10/02 11:02, 59F
→
10/02 11:02,
2年前
, 60F
10/02 11:02, 60F
因為大多數的人用不到超過5000萬以上的畫素,
在未來的高相數會逾來逾向手機的影像處理技術靠近。
也就是一億相數,拆成二張以上,再經過像數合併之類的手法
輸出為5000萬相數,
帶來更好的性燥比,清晰度 變差但勘用,畫面變亮一些些
最大的差異是用高畫素 進行影像處理通常會比
低畫素直接拍再重算細節會來的快許多。
也因為 燥點少 畫面變亮 產生視覺出錯,感覺比較好看,
但不能說4K超採 會產生更好的畫質。
另外高像素合併也會讓可用iso更高,
可能再過幾年,就有號稱2億相數,但輸出為5000萬畫數的
單眼像機出現吧。
※ 編輯: ckitwei (175.180.166.216 臺灣), 10/02/2022 11:31:01
推
10/02 12:12,
2年前
, 61F
10/02 12:12, 61F
→
10/02 12:12,
2年前
, 62F
10/02 12:12, 62F
→
10/02 12:12,
2年前
, 63F
10/02 12:12, 63F
推
10/02 12:15,
2年前
, 64F
10/02 12:15, 64F
推
10/02 12:37,
2年前
, 65F
10/02 12:37, 65F
推
10/02 12:41,
2年前
, 66F
10/02 12:41, 66F
推
10/02 12:59,
2年前
, 67F
10/02 12:59, 67F
→
10/02 13:01,
2年前
, 68F
10/02 13:01, 68F
推
10/02 13:07,
2年前
, 69F
10/02 13:07, 69F
→
10/02 18:27,
2年前
, 70F
10/02 18:27, 70F
→
10/02 18:29,
2年前
, 71F
10/02 18:29, 71F
推
10/02 18:44,
2年前
, 72F
10/02 18:44, 72F
推
10/02 21:03,
2年前
, 73F
10/02 21:03, 73F
推
10/02 22:17,
2年前
, 74F
10/02 22:17, 74F
→
10/02 22:17,
2年前
, 75F
10/02 22:17, 75F
→
10/02 22:17,
2年前
, 76F
10/02 22:17, 76F
→
10/02 22:17,
2年前
, 77F
10/02 22:17, 77F
→
10/02 22:17,
2年前
, 78F
10/02 22:17, 78F
→
10/03 09:06,
2年前
, 79F
10/03 09:06, 79F
→
10/03 09:06,
2年前
, 80F
10/03 09:06, 80F
推
10/03 12:53,
2年前
, 81F
10/03 12:53, 81F
→
10/03 12:54,
2年前
, 82F
10/03 12:54, 82F
→
10/03 12:55,
2年前
, 83F
10/03 12:55, 83F
→
10/03 13:02,
2年前
, 84F
10/03 13:02, 84F
→
10/03 13:03,
2年前
, 85F
10/03 13:03, 85F
→
10/03 13:10,
2年前
, 86F
10/03 13:10, 86F
→
10/03 13:10,
2年前
, 87F
10/03 13:10, 87F
→
10/03 13:28,
2年前
, 88F
10/03 13:28, 88F
→
10/03 13:28,
2年前
, 89F
10/03 13:28, 89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DSLR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