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盲測實驗

看板Audiophile (電腦喇叭 音響系統)作者 (San Mateo)時間15年前 (2009/11/15 03:46), 編輯推噓19(19029)
留言48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哈哈哈 先謝謝各位喜歡這次的實驗 各方對這次實驗說法不一 小弟來稍微做個整理 1. 前後端(器材)不夠強 反應不出差異 小弟器材的確不是什麼神兵利器 尤其DAC是FUBAR II讓人很囧 不過小弟的後端在這邊應該也不算太弱 (跟MY AV比根本就是垃圾) 回P大 NAD C372算是NAD的高階綜擴 Soundstage, Stereophile等等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詳細規格價位或是心得文用英文google一下就很多了 Energy RC-15這對書架算是低階品中的好物 Energy台灣沒有 可能比較沒聽過 這是加拿大以C/P值聞名的大廠 這對喇叭Soundstage也給予此評價 "$1000美金內最佳選擇" 如果這次試聽的關鍵出在後端太弱 -->五萬元以下的系統可以不用換線 換墊材了 如果問題是出在DAC -->用FUBAR或是低階音卡的玩家也可以不用擔心線材 墊材 但是用其他DAC的玩家還是可以考慮看看 2. 訊源不夠好 CDP播放原版CD vs. 電腦掛ASIO播放無損APE檔 先不論兩者效果是否有差 (我相信有 科科) 版上絕大多數的人是使用電腦當訊源 使用的檔案也不會高出APE無損多少 排除錄音, 燒錄程序等等的因素 大家用的檔案都差不多 -->用電腦聽音樂的可以不用計較線材 墊材 3. 換的線 墊材太普通 太弱 這對線的確蠻囧的 $600一對能好到哪裡去可想而知 看那精美的外觀 裡面用的料到底如何很難講 橡木塊本來就不是什麼高階名牌墊材 什麼XXX魔毯 還是鍍XX合金角錐 不過也是AndAudio很推且容易取得的 選橡木是因為在我能找到裡面密度最高的 -->要換線 要挑好線 要換墊材 要挑好一點的 不過這些東西看來要聽到差異不花個3000,5000好像不容易 這對一般小玩家的系統是否值得 見仁見智 4. 你這個木耳~!! / 帶眼罩影響聽覺 小弟雖然沒有耳疾 不過聽力向來不認為有特別好 我覺得比我好的人一定很多 至於帶眼罩影響聽覺的說法太深奧 我就不清楚了 -->對耳朵有信心的玩家請不要理我 因為我真的對我耳朵沒什麼信心 (我的嗅覺確定不好 因為過敏很嚴重 視覺倒是很強 從小都1.5) 5. 以形辨聲 / 用眼睛聽音樂 這單純是小弟的看法啦 大部分人用看的比聽的多 (包括實驗前的我) 我覺得這是很自然的視覺聽覺聯想 也不是什麼壞事 看到粗的銅線 自然聯想到厚實甚至溫暖的聲底 不然聯想到尖銳高解析也蠻奇怪的 -->玩的爽就好 我花$600買那對線我一點都不後悔 視覺效果讚阿 騙騙人也不錯 自娛娛人爽啊 科科 以上單純小弟做的整理 加上超級不專業見解 完全無科學根據 P.S 為什麼從來沒看過線材 墊材廠商提供的數據 儀器測的出來 人耳都不一定聽的出來 好像效果大部分都以音評方式呈現 口耳相傳 補充: 聽從S大的建議 小弟拿了幾個硬幣做墊材AB測試 看到錢幣我很自然的聯想到解析 冷聲 金屬味??? 不過我做的時候調整心理狀態 以最公正的角度去做 前後總共做了四次 前兩次真的覺得有差!! 感覺聲音傳的比較遠 延伸變好 不過為了確定 我又試了兩次 (搬來搬去很煩) 專心聽我覺得有差的地方 結果發現其實沒什麼區別 我前兩次覺得有差只是因為我在聽不同地方 ex: 一下聽背景 一下聽唱歌 聽唱歌的時後覺得人聲好像比較出來 聽背景的時候覺得背景變清楚了 後面兩次試聽我就鎖性只聽特定的東西 就很明顯沒差別了 ex: 專心聽某一兩個字的人聲 或是背景的鼓聲 對"我"來說 硬幣墊材的效果似乎不大 可能下次要墊幾疊美金百元鈔票比較發燒 硬幣不太夠力 XD 謝謝各位撥冗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5.134.187

11/15 04:16, , 1F
推一個 自我感覺有時候很強大啊 實測出來就...XD
11/15 04:16, 1F

11/15 04:28, , 2F
超大推這實驗!
11/15 04:28, 2F

11/15 07:47, , 3F
推 "比較發燒" XDDD
11/15 07:47, 3F

11/15 08:47, , 4F
這證明等級不到的系統真的可以不用玩影響最小的線材跟墊材
11/15 08:47, 4F

11/15 08:50, , 5F
所以我也不玩墊材線材 墊來墊去好麻煩XD
11/15 08:50, 5F

11/15 08:51, , 6F
但是是否所有的系統墊材跟線材都沒有影響 我可以肯定的說 不
11/15 08:51, 6F

11/15 08:52, , 7F
因為實際聽過有影響的器材就會知道 你可以去音悅試聽Siltech
11/15 08:52, 7F

11/15 08:54, , 8F
跟其他店裡2千到8千的線PK看看 應該很有趣
11/15 08:54, 8F

11/15 09:07, , 9F
如果Siltech跟紅白線一樣 你可以去myavPO篇音響界的黑暗面XD
11/15 09:07, 9F

11/15 09:10, , 10F
哈哈 我相信在高階器材一定表現的出來 線材墊材也不
11/15 09:10, 10F

11/15 09:11, , 11F
是空穴來風 只不過被神化了
11/15 09:11, 11F

11/15 09:21, , 12F
其實我覺得你把系統有問題的地方解決 應該就聽的出來了說
11/15 09:21, 12F

11/15 09:28, , 13F
揚聲器是在設備的最未端,辨識力夠不夠,它是最後的把關者
11/15 09:28, 13F

11/15 09:41, , 14F
聽不出來就是辦識力不足,這和有沒有誰背書沒有關係。
11/15 09:41, 14F

11/15 10:11, , 15F
最主要應該還是600元的線 大概跟紅黑線差不多等級
11/15 10:11, 15F

11/15 10:56, , 16F
討論是好事 可是真的下結論就不好了
11/15 10:56, 16F

11/15 10:57, , 17F
畢竟這是很有爭議的一塊 XD
11/15 10:57, 17F

11/15 13:29, , 18F
應該感謝你撥冗做實驗還PO文XD
11/15 13:29, 18F

11/15 13:53, , 19F
硬幣要放1塊錢的
11/15 13:53, 19F

11/15 13:53, , 20F
老人茶杯也是滿有名的=3=
11/15 13:53, 20F

11/15 13:58, , 21F
其實 "擺設"跟你的"喇叭"~還有你"熟悉"的CD
11/15 13:58, 21F

11/15 13:59, , 22F
這些才是重點因素吧~~聽的出聽不出也是要有基本條件
11/15 13:59, 22F

11/15 14:42, , 23F
還想知道這些所謂的器材調校和調整擴大機高低音增益造
11/15 14:42, 23F

11/15 14:42, , 24F
成的效果有什麼不同?
11/15 14:42, 24F

11/15 15:02, , 25F
我覺得空間處理的好不好跟器材能不能解放出他真正的實力
11/15 15:02, 25F

11/15 15:02, , 26F
也有關係耶
11/15 15:02, 26F

11/15 15:14, , 27F
我說不熟就是因為沒聽過 只有別人的評論
11/15 15:14, 27F

11/15 15:15, , 28F
還有我前面有提到 你多了那顆低音怎麼處理聲音跟空間?
11/15 15:15, 28F

11/15 15:18, , 29F
另 喇叭有好評價未必搬回家一樣有好聲 空間跟其他處理有差
11/15 15:18, 29F

11/15 15:18, , 30F
搭配也有差 不是amp大家推 喇叭大家推 搭起來就一定會好聲
11/15 15:18, 30F

11/15 15:19, , 31F
你這組合我沒聽過所以質疑 因為我的經驗是線材影響蠻明顯的
11/15 15:19, 31F

11/15 15:20, , 32F
只要DA-amp-speaker都OK空間也沒太誇張 小黑線跟廠線差很大
11/15 15:20, 32F

11/15 15:27, , 33F
以您的經驗來說線材扣除心理影響之後的差異佔多少呢??
11/15 15:27, 33F

11/15 15:28, , 34F
原PO也說過 他剛換上去的時後覺得整個提升很多 可是反
11/15 15:28, 34F

11/15 15:28, , 35F
覆測試之後發現竟然聽不出差異~
11/15 15:28, 35F

11/15 15:45, , 36F
音響到最後就是"騙自己"
11/15 15:45, 36F

11/15 15:50, , 37F
開放個揪團去矇眼XDDDD 多樣本實驗看看^^
11/15 15:50, 37F

11/15 15:50, , 38F
就能知道是不是騙自己~~
11/15 15:50, 38F

11/15 16:39, , 39F
記憶會不會混亂呢 像我記憶力就很弱 要有人說才知道不同點
11/15 16:39, 39F

11/15 16:41, , 40F
例如要跟我說鼓聲變比較沉了 才知道要注意鼓聲的改變XD
11/15 16:41, 40F

11/15 17:07, , 41F
Bayard大推文 受寵若驚 XD
11/15 17:07, 41F

11/15 17:08, , 42F
S大 我覺得也很有可能 我朋友換東西大概都差不多花一
11/15 17:08, 42F

11/15 17:09, , 43F
兩分鐘 如果能換快點 或是直接兩組來測驗比較好
11/15 17:09, 43F

11/15 17:20, , 44F
讚啦!!
11/15 17:20, 44F

11/15 18:47, , 45F
to GoodFriday: 要明顯變化才容易聽出來
11/15 18:47, 45F

11/15 18:48, , 46F
最大的問題在於變異夠不夠顯著 這同時牽扯到熟析程度
11/15 18:48, 46F

11/15 18:50, , 47F
所以我才質疑 1.前後端是否都達到足夠程度突顯變異 2.空間
11/15 18:50, 47F

11/15 19:24, , 48F
應該是線一樣的關係 選兩條等級不同 走向有異的線應該較容易
11/15 19:24, 48F
文章代碼(AID): #1A_malNR (Audiophi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_malNR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