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范毅舜的攝影觀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katemaomao (Km./K小調)時間14年前 (2011/02/17 20:57)推噓6(6推 0噓 30→)留言36則, 6人參與討論串1/2 (看更多)
今天在博客來的網站看到一篇文章,因為范毅舜先生出書了,所以有相關介紹吧
看完後想到之前好像有板友問到關於為照片寫一段文字的事情,但現在一時找不到
有點想法不自量力地想來分享一下
文章網址: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441
文章的開頭寫道:
如果看到一張小孩玩耍的照片,旁邊的標題是「希望」,看到一張老人家的照片,旁邊的
標題是「歲月」,那麼你可以說:這是胡扯!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范先生自己講的,我想應該不是
基本上看到這段文字,我覺得有點反感(為老人冠上「歲月」的標題實在有點老套)
再看下去:
「歐洲有音樂性思考、視覺性思考,但是華人特別偏重文字思考,」范毅舜說,所以我們
會說「筆墨難以形容」,但是攝影,「應該要讓照片自己說話,老人家就是老人家,不須
冠上標題『歲月』。要拍你看到的東西,不是拍你想看的東西。」
第一段文字應該是由范先生的這段話衍伸而來的,然而對第二段我還是只能同意一半
我認為,影像本身確實有力量,但文字標題下得好,會讓它更有力量,
因為在很多人眼裡,那一張照片對他來說是是沒有感覺的,只是一個景或一個物,
除非你拍到什麼難得的畫面,但若是普通平凡的畫面,適當的文字應是加成的。
「攝影」所注重的當然是畫面、影像,很多好照片確實能令人驚嘆,
能自己說話的照片是更高一等,但仔細回想,有多少照片能讓你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故事?
我認為追求影像的極致是「攝影」的大學問,甚至是大目標,
但為何要追求和西方一樣的思考模式呢?東方的文字思考豈不是我們該引以為傲的嗎?
最近整理了一點自己拍的照片,拍攝當下可能還沒有想那麼多,
但後來仔細看看覺得有其味道,便下幾個簡單的標題,
有網友說:「照片會自己把故事補齊,在光與影之間,妥協一些什麼也得到一些什麼。」
我才發現,為影像加上簡單但好的文字,是能讓范先生所謂的『心理氛圍』更能傳達的吧
「拍照時想要接近某種『心理氛圍』。」我想我是同意的,
但拍攝後再細細品嘗,找到那個「氛圍」未必不好,
當然,拍攝時就想好應該是不簡單但值得追求的目標吧,
我只是認為,他有點否定掉文字與影像之間的良好關係了,
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很喜歡文學,也是學這方面的,所以才有這種感覺,
但是就我對「藝術」的認知,所有作品都攸關「世界」、「作者」、「讀者」和作品本身
作者從世界中捕捉一些東西,加以創作成一項作品,其中包含了他對世界的觀感
但讀者看到後有什麼樣的想法或詮釋,可能完全出乎作者意料,或者讀者根本看不懂
作者覺得美的事物,讀者不見得覺得美,因為經驗不同
當然這時也要看作者為作品設立的目標是什麼,希望讀者看懂嗎?還是任由讀者詮釋?
如果希望能引導讀者,我認為一點註解是再好不過的。
以上是個人非常淺而粗陋的見解,懇請鞭小力一點......
因為個人對攝影的認識還比不上很多板友,只是希望能有個分享與交流,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35.253
推
02/17 22:02, , 1F
02/17 22:02, 1F
→
02/17 22:03, , 2F
02/17 22:03, 2F
→
02/17 22:03, , 3F
02/17 22:03, 3F
→
02/17 22:33, , 4F
02/17 22:33, 4F
推
02/18 00:50, , 5F
02/18 00:50, 5F
→
02/18 00:53, , 6F
02/18 00:53, 6F
→
02/18 01:07, , 7F
02/18 01:07, 7F
→
02/18 01:12, , 8F
02/18 01:12, 8F
推
02/18 01:29, , 9F
02/18 01:29, 9F
→
02/18 01:30, , 10F
02/18 01:30, 10F
→
02/18 01:31, , 11F
02/18 01:31, 11F
→
02/18 01:32, , 12F
02/18 01:32, 12F
→
02/18 01:32, , 13F
02/18 01:32, 13F
→
02/18 01:33, , 14F
02/18 01:33, 14F
→
02/18 01:34, , 15F
02/18 01:34, 15F
→
02/18 01:35, , 16F
02/18 01:35, 16F
→
02/18 01:35, , 17F
02/18 01:35, 17F
→
02/18 01:37, , 18F
02/18 01:37, 18F
→
02/18 01:38, , 19F
02/18 01:38, 19F
→
02/18 01:39, , 20F
02/18 01:39, 20F
→
02/18 01:40, , 21F
02/18 01:40, 21F
→
02/18 01:42, , 22F
02/18 01:42, 22F
→
02/18 01:43, , 23F
02/18 01:43, 23F
→
02/18 01:44, , 24F
02/18 01:44, 24F
→
02/18 01:45, , 25F
02/18 01:45, 25F
→
02/18 01:46, , 26F
02/18 01:46, 26F
→
02/18 01:47, , 27F
02/18 01:47, 27F
推
02/18 02:34, , 28F
02/18 02:34, 28F
→
02/18 02:36, , 29F
02/18 02:36, 29F
→
02/18 02:36, , 30F
02/18 02:36, 30F
感謝大家的分享!
范先生的說法當然是他個人的想法,不過個人覺得很有趣
剛剛也看了Boyen大所說的兩篇文,看得津津有味
我想影像與文字間的關係,是很有趣而值得探討的
不同領域的人會有不同見解,就像我寫道自己是以文為主的
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論述,而且我認為是沒有高低好壞的
另外erspicu的觀點,應該就是偏向以影像為主(作品本身)的論述
如我文中所言,攝影以追求影像的極致,可能是一個大目標
也如Boyen大所說的文中提到,這是讓初學者專心於影像本身的訓練
就像一幅畫,如果技巧不夠,而是用文字去輔助,畫本身的意義可能就降低了
但我認為erspicu所說的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個講法不是很恰當
雖然無法否認有的時候人就是會賦新詞說愁,但是文字的運用並不是那麼膚淺的
其實只是看你如何看待文字和影像的關係而已,
如我前文所言,我並不是純粹為了文字而去拍攝,或者為了影像而去下標題
對我來說其實那是兩件事,事前我專心拍照,事後如果能以文字加強影像,何嘗不好?
如果是不適合添加文字的照片,就不加吧。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作法。
關於「抽象」的藝術,也許可以完全不懂
但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例如一幅抽象畫,我可以看很久,最後卻無法印在腦海中
可是當有了一個簡單的註解,我便能強烈感受到作品的氛圍
就像我們旅遊,經過一些地方,覺得很美很感動,但若能有一點點的了解,會更加生動吧
又如你說的電影,尤其是宮崎駿的,很多都是小時候看過,長大我又再看一次的
隨著自己的心智改變,而有不同的感受,不論是天真的快樂還是看見故事背後的意義
我覺得是沒有好與壞的,就像一篇詞藻華麗的文章,如果沒有內涵,就是空洞的,
但若兼具文字技巧和內涵,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會是有意義的
當然這不見得適用於所有狀況,尤其攝影,追求的方向到底是什麼?
是以高超的技巧拍出別人拍不出來的事物?是努力辛苦地拍到別人拍不到的東西?
還是用照片說故事,說一個你希望讓別人知道,而且讓人了解的事情?或者只是紀錄?
我想這或許也是一個攝影者需要思考的。
以上是我的淺見,很高興能有所討論!謝謝!
※ 編輯: katemaomao 來自: 220.136.111.217 (02/18 10:06)
※ 編輯: katemaomao 來自: 220.136.111.217 (02/18 10:09)
推
02/18 12:12, , 31F
02/18 12:12, 31F
→
02/18 12:17, , 32F
02/18 12:17, 32F
→
02/18 12:17, , 33F
02/18 12:17, 33F
→
02/18 12:18, , 34F
02/18 12:18, 34F
→
02/18 12:19, , 35F
02/18 12:19, 35F
推
02/21 12:57, , 36F
02/21 12:57, 3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