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新手...後製有感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 )時間16年前 (2009/05/26 03:06), 編輯推噓5(5012)
留言1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funbk (不可)》之銘言: : 今年三月買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 : 在網上看了很多照片 : 讓我對攝影越來越有感 : 很想拍出好照片! : 總覺得超級新手的我只是單純在"拍照" : 照片中老是少了一點情感 : 是構圖的原因嗎? : 希望給我一些意見...請用力鞭~我承受得住! : 選三張: : 1. http://tinyurl.com/r7d44d : 2. http://tinyurl.com/oqtr7j : 3. http://tinyurl.com/o9raka 其實我很想問什麼叫做單純的在『拍照』呢? 拍照就是拍照啊....基本上拍照就是把光影記錄下來.... 這就是拍照.... 至於照片是否會有『情感』產生 是由你拍攝的主題內容與觀看者對於妳的照片觀看後 才會產生的.... 所以我想你想問的是.... 為什麼你自己拍的照片,(或者說是你選取的畫面) 自己在事後,在看這樣的照片的時候,也不能打動自己呢?.... 如果你想問的是這個問題。 那問題的解答跟你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刻拍下照片有關係 另外,請想清楚什麼是構圖.... 或者構圖的目的為何? 先說明,坊間有很多這方面的公式書籍.... 或許,很多人認為可以套著用就好,甚至照片不合乎這樣的公式的時候.... 就覺得別人的構圖有問題....XD.... 但是構圖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真正的目的是要讓妳的照片可以說出你想說的.... 舉個近期展覽的例子來講.... 世界新聞攝影獎中,今年被選出來當作過去2008一年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張照片 基本上完全不太合乎所謂的公式化的構圖原理.... 但是他還是一張成功的照片,但是我不會說他完全沒有構圖 事實上他是有構圖的....而且非常清楚的表達他想說的.... : 與其說為了修照片而做了後製 : 倒不如說...我因為做了後製,而對照片有了想法 : 影像好像活了起來 : 產生了許多拍照時不曾出現的想法 : 就好像在創作一幅畫一樣 : 讓我對同一張照片有了新的註解 其次,關於修圖的想法.... 我覺得修圖沒有問題啊.... 但是,事後性的修圖和預想性的修圖這兩者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的 事後性的修圖,是在一張已經被選出, 但是一開始為什麼要選出這張照片的情況下來修圖。 先不說在修圖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其實要什麼樣的照片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這張照片已經過多的在按快門的時候 已經被決定住的限制了,很多情況下是怎樣都很難做出讓作者自己滿意的照片了 更多的結果是事後性的修圖只能給作者一種模擬兩可的滿意而已。 是新註解嗎?還是只是為了要讓照片能看一些,而強加上去的顏料呢? ( 這邊定義事後性的修圖,為一開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按快門, 之後看到被選出來的照片,然後才有些什麼樣的想法,再去修圖。 相反的,預想性的修圖指的是按快門前就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照片, 然後想過大概怎樣修圖,要有什麼樣的畫面才去拍照, 最後才做出想要的照片。 ) 最後,你拍的照片的第二張和第三張.... 第二張你說是廢墟,廢墟在哪呢?.... 第三張,大白天還手震,這是故意性的嗎?.... 還是是技術性的錯誤呢?....如果是後者,那請注意持相機的方式.... 因為清楚的影像還是比較容易引起大多數人的視覺注意力和共鳴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64.178 ※ 編輯: BearSheep 來自: 122.126.64.178 (05/26 03:10)

05/26 17:11, , 1F
因為數位相機的發達,所以也不能忽視修片的重要性啦
05/26 17:11, 1F

05/26 17:12, , 2F
可是過度依賴修片反而失去攝影的本意 有點本末倒置了
05/26 17:12, 2F

05/26 19:16, , 3F
過去底片還是一樣修片 只是技術需要更高 XD
05/26 19:16, 3F
照片商店這套軟體就是依據過去暗房常用的作業方式發展出來的 所以還是一樣修片,而且最偉大的暗房大師Ansel Adams 也修照片啊.... 另外,像是郎靜山的作品沒有後製怎麼可能出的來 不過有人看過郎靜山拍照或者是跟過他一起去拍照嗎? 我有聽說一個跟過郎靜山前輩一起去拍照的人說 跟著郎老前輩拍照,妳會發現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要拍什麼 但是最後當郎靜山前輩把照片拿出來的時候 會發現那些拼貼出來的元素,你都在跟著他拍照的時候都會看到.... 一樣是拼貼,想好有什麼東西和素材要拼的 和事後看到照片才把兩張拼起來的,就會是不一樣的東西....

05/26 21:16, , 4F
謝謝各位的看法與指教~第三張是邊騎單車邊照的>_<
05/26 21:16, 4F

05/26 21:16, , 5F
我可不這麼認為,是因為台灣數位處理技術太弱吧
05/26 21:16, 5F
其實我很想知道如果台灣的數位處理技術算弱 那邊算強呢?

05/26 21:17, , 6F
那時候騎經過一排舊民房,就隨手一路拍了下來...
05/26 21:17, 6F
嗯嗯,難怪會糊掉,只是提醒一下.... ※ 編輯: BearSheep 來自: 122.126.69.250 (05/27 00:10)

05/27 03:43, , 7F
美國專做retouching的數位修片部,好萊烏片廠都很強
05/27 03:43, 7F

05/27 03:45, , 8F
台灣改改色溫/推推液化就在寫書的大有人在
05/27 03:45, 8F

05/27 09:18, , 9F
台灣的數位處理並不弱啦 只是強者都在設計圈~
05/27 09:18, 9F

05/27 09:20, , 10F
台灣一般寫後製書的人恐怕連ZS都不會運用...
05/27 09:20, 10F

05/27 09:22, , 11F
談後製也只是調調顏色(迷人膚色)..或是修修曲線...
05/27 09:22, 11F

05/27 09:25, , 12F
這些書籍普遍了不起碰到圖層使用 幾乎碰不到色板
05/27 09:25, 12F

05/27 10:01, , 13F
我倒覺得後製可以分為純暗房 和媒材觀念導向的後製XD
05/27 10:01, 13F

05/27 10:02, , 14F
把攝影當媒材或元素 可以玩的創作後製就很寬廣了
05/27 10:02, 14F

05/27 12:29, , 15F
同意強者都在設計圈
05/27 12:29, 15F

05/27 12:30, , 16F
分? 有東西才要分吧。分到都沒有東西了,分什麼呢。
05/27 12:30, 16F

05/27 16:07, , 17F
只是個人認為的分別而以 您也可以有自己的分類啊
05/27 16:07, 17F
文章代碼(AID): #1A6kmm3t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6kmm3t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