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四張作品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我看見的)時間16年前 (2009/04/03 01:5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Redmony (山本)》之銘言: : http://0rz.tw/eCMNH 時間的飛逝 : http://0rz.tw/T1dcu 回家的方向 : http://0rz.tw/bzBt3 等待的孤寂 : http://0rz.tw/EQ7WG 方向 : 請批 :) : 請試著說出您的感覺 : 感謝!! 我說一下尼姑那兩張的感覺好了(第三張和推文裡的那張), 兩張幾乎對稱的將畫面分為二,無論是對角線還是垂直線。 通常會有比較穩定平衡的感覺。(不過這張的"對角線"讓畫面有運動感聯想) [以下都是以想更突顯畫面的張力來說] 也就是單純的構圖這各層面,沒談到更深入的東西。 這兩張是不同的, 垂直線那張是各自放在對稱的兩部份裡。 而對角線那張是將想表達的放在其中一部份, 這又變成兩種不同的方式。 第一種:主題均分在兩部份(也就是水平那張) 當主題這樣放置時,因為他們所分配到的平面空間是一樣的, 所以實際上空間的型態很重要,以您要表達的主題來說,孤寂感, 人的因素有做到了,但空間的因素不夠強烈, 在這樣的均分構圖裡,其實也可以表達空間,如果人多那邊實際空間上是更深遠的, 或是尼姑這邊很壓迫,如此,在這種均分的構圖中一樣有較強的張力。 如果現實上沒辦法,就只好用攝影的角度, 比如讓尼姑這部份大或縮小,不要用均分構圖。 第二種:主題放置在同一部份(如傾斜那張) 基本上這種構圖張力就比較強一點, 因為所有主題壓縮在一半的平面裡, 這時候就要注意畫面平衡的問題了, 平衡和張力我的看法是不會衝突,可以同時存在。 所以我認為優先要處理的是主題這部分和另一部份之間的關係, 再來考慮主題這部份的安排,(而這的想法跟第一種差不多) 而兩部分的安排方式,您用了傾斜(對角線)的方式, 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可以,只是比較困難。因為多了一項因素進來了。 因為傾斜,多了運動感,就更複雜了!(原諒我先跳過,有機會再慢慢寫) 以這張照片來說, 因為對角均分,左下的元素過於薄弱(鐵軌本來就存在於車站) 所以同樣較不適合這種均分的方式, 不過主題那一部分的安排,就有做到我第一種提到的那樣了。 其實安排畫面,要看的元素蠻多的,以您這個主題來說, 會有人、空間型態、和裡面一些其他的東西 (如鐵軌..椅子..等等)還有光線陰影...很多很多.. 比如說,可以看見其他不應該出現在這空間裡的元素而加進來畫面, 有時也會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寫了一大堆, 其實要表達的東西不多,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而已, 要更深入談下去,我用寫的可能會比較困難(真的不太會寫文章..XD), 而且也還一直在摸索中。 以上個人淺見。 (很抱歉用您的照片說了一下自己的心得) -- 【我在亂拍】http://www.flickr.com/photos/killer0917/set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36.91

04/03 09:26, , 1F
感謝您 :) 讓我在構圖的方面更有一些想法了 感謝:D
04/03 09:26, 1F
文章代碼(AID): #19rFiqPs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3
20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1
1
3
20
文章代碼(AID): #19rFiqPs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