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推薦> 高重黎的兩篇自序與其影像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Sci-Fi)時間18年前 (2007/08/01 11:56),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高重黎很棒! 1994年寫的那篇序文 是訃文 附上稍微完整的原文 (二)   現代的書店開始流行連鎖制,每家也都搞起自己賣場的暢銷書排行榜。這時 後,冊已經成為字的慾望。而圖,這與字分庭抗禮於傳媒生活中的新貴,在書店 當仁不讓的盤據著應有的地盤,又一次展露令人作噁的過剩。   過剩,或許來自於直線型的時間觀吧。並表現於『現代』各領域中。例如影 像複製、傳送技術以及飛行技術是其中甚具代表性的『現代』。試想透過人的不 同動機帶著攝、錄影機座上飛機的連串活動中,不免使肉身、魂魄在消費這些與 加速度有關科技的同時又再被生產出馴服與此科技產業背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文化與價值。   飛行,將可用來對照手錶上時間刻度的光線變化給延緩或加速。在一架航向 目的地的飛機上,其時間是模擬自起程出發地的時間,並以餐點的樣式,份量也 就是以早、午、晚三餐之時序來向旅客表演時間仍如常的推移行進著,另外,關 上窗戶開啟燈光以光線直趕來模擬夜晚到來,在達成完美哄撫乘員們的身體時間 感的同時,大都會放映VIDEO版的電影企圖更進一步一點一點再塗改魂魄的 密碼。然而,還是會有人把窗戶打開,此刻投影在螢幕上的脆弱視訊就會如同中 途走了光的底片,使得之前是因光而被製錄下來的影像又無力的消逝於光線之中 。   這拋盪在天空的器具,通常以平均一萬二千公尺的高度,在時速九八零公里 的電腦飛行計畫下通過每個時區。從外表的速度、形狀、聲音、質感的觀察,不 難看出飛行器與它航程下的每一個城市中的摩天樓同樣是象徵人的慾望。   飛機、摩天樓、攝影術、書店同樣都承載著人及與人有關的景況與影像。每 一架次的飛機航程、每一棟摩天樓的高度,每一格正、負像中的銀粒子,每一吋 錄影帶中的磁粉,最後連書店裡的每一本書好像都祇是在堆砌敘述著一部關於慾 望的演化史。   作為一種商品推波助瀾者的我,活像個掘墳工人,那麼攝影機則是鏟子或圓 鍬,至於照片中的影像當然就祇是屍體。看看攝影出版品則恰似一個塚,上了架 的攝影出版品無論是在書店or圖書館內,或是在個人的書廚中最多僅能像公墓 或亂葬崗般的,以其自以為是的遺容,依照各自的速度而腐敗或被遺忘。 1994年6月於桃園 /高重黎 節錄自《台灣攝影家群像(11):高重黎》,台北:躍昇出版社,1997。 ※ 引述《DUpisces (郭大爛)》之銘言: : 【一、台灣攝影家群像】 : 台灣攝影家群像十本集子,我在書店裡反覆考量,最 : 後買了高重黎的作品。或者應該說,我第一眼看到他的 : 作品時,就有股衝動催促著我非買不可。 : 如果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一個藝術家的才性,那高重黎 : 必是坦率直言、思想澎湃之人。我從沒看過哪一個台灣 : 攝影家,會在自己的書前的一篇寫下如此戲謔性的短序 : ,雖然只是短短幾百字,卻還是掩不住從高重黎體內 : 搾出來的詩性原汁: : =========================================== : 作為一種商品推波助瀾者的我,活像個掘墳工人,那麼 : 攝影機則是鏟子或圓鍬,至於照片中的影像當然就祇是 : 屍體。看看攝影出版品則恰似一個塚,上了架的攝影出 : 版品無論是在書店or圖書館內,或是在個人的書櫥中 : 最多僅能像像公墓或亂葬崗般的,以其自以為是的遺容 : ,依照各自的速度而腐敗或被遺忘。 : 對視界中的影像訊息照單全收的話,最終是要付出代價 : 的,就如同你買下這本攝影集子。畢竟,這本攝影集子 : 中的影像並不是為你而拍的。(摘錄) : =========================================== : "畢竟,這本攝影集子中的影像並不是為你而拍的。" : 最後這句話射穿我的腦袋。我想不出還能有哪一本攝影 : 集可以這麼有骨氣,替自己完全剝去商業的外衣,用警 : 語告誡讀者看清事實的真相;然後翻頁,你就會看到高 : 重黎在他那冰冷的影像花園裡,獨自哼著神迷的旋律。 : 你要麼就闔起書本,繼續尋找屬於自己的旋律;要麼就 : 停下腳步,聽聽他唱上幾首或許不是那麼合你胃口,卻 : 很有味道的歌。 : 【二、看見與告別--台灣攝影家九人意象】 : 高重黎的第二篇自序是我在「台灣攝影家九人意象」裡 : 找到的。該書關於其他作者的序,有的是自我了表,有 : 的是請他人代刀。總之,前後翻閱數回,心底依然以為 : 高重黎是真正的行文高手。高透過意識流的寫作法(語 : 言失控、嘮嘮叨叨、意象跳耀)、浪漫主義式的反諷( : 提醒讀者、要讀者明白自身是處在作者所虛構的世界) : ,拉哩拉雜的(卻也非常適切地)呼應解釋其創作意念 : 。底下附上高重黎在該書的完整自序,包括底下的幾行 : 註解: : ============================================ : 大手淫者<註一> : 裸軀殼猥褻瀆的感覺,行屍走肉成熟長大。金木水火土 : 衰敗老去,女體男體屍體脫穿。肉體白皙靈魂黝黑,地 : 火水風空臭皮囊色情、靈與肉胖和瘦流汗。頭皮、肌肉 : 、神情、恥骨、動作、牙齒、指甲、痣、毛、痰、屁。 : 手心中長有乳頭、肚臍長了牙齒<註二>、舌頭上長滿 : 了毛髮、性器官長在腋下會作夢、肛門裡有舌頭還會唱 : 歌說話、上帝依自己形像創造了人。「你」病了;需要 : 檢查「身體」,「我」病了;「身體」需要治療。頭兒 : 肩膀膝腳趾眼睛鼻和口 : 肉體對靈魂的反叛 : 對人體知道的應該和其他人有著一定的相同點,頂多是 : 天天看、天天摸僅止於此。霉皺的「花花公子」印著金 : 髮女體以及”青春期”身體上的劇烈變化,稱得上是我 : 注意身體的開端,也是和大家差不多的。對人體的解剖 : 有一些模糊的概念,裸體的雕塑做過幾件,對東方的「 : 身體觀」思考過半個鐘頭,凡街上粗黑汗粒如豆勞動者 : 或舞蹈教室擺弄姿勢的舞者身體都會吸引我的觀察,翻 : 過不少畫冊,這些也許是較個人的因緣經驗。 : 肛門對大腦的質疑 : 在我學會拍照之後。除了謀生份內的攝影工作之餘也就 : 自然而然的祭出這個題材----人體。從即興的自拍到有 : 計劃的系列男體一直到現在。算一算也有五個年頭。剛 : 開始時的思維總是圍繞在各種人體美學派別的抽象領域 : 中探路思索,誠如後來W君所說的「雖然拍的不錯但有 : 點兒匠氣」。為了擺脫這樣所謂虛化的困境,就試著漸 : 漸從生活及現實中找尋出路。想如何才能把生活現實「 : 用語」通過人體攝影滲化為照片鏡框舞台上的「台詞」 : ,而發展出1988年的”精忠報國”,1989年的男女體” : 家族肖像”系列。這種思維方向上的轉變使我掉落矛盾 : 的錯愕之中--所言攝影上的「發現」和「發明」這兩 : 個孿生兄弟根本毫無辯證互動的關係,又如何能企求什 : 麼?這也就是我若即若離人體攝影的緣故,因為攝影這個 : media本來就此別的 media更祇能具有「發現」 : (discovery)這個不可能擺脫的宿命,也彰顯了攝影的 : 「發明」(invention)註定被放逐的命運。 : 每一個創作者都各自有著如同性生活般的美學信念,有 : 的創作者抱持著一個創作上的信念,就有如婚姻之後有 : 著固定的身體從一而終至此「幸福美滿」o有的創作者 : 則追逐潮流忽這忽那的,猶如嫖客般的游走於進入各種 : 「身體」的快感中。或是那種「天才型」的違反俗定的 : 規律喜歡同性或戀童、強暴。這徹底的驚世駭俗而自成 : 一格。剩下的一種創作者類型就是從來也不想進入另外 : 一個「身體」來完成這種需要的--手淫者。 : 被詛咒的蒼蠅 : 在拍人體時經驗到肛門和大腦殼一樣漂亮,靈魂和肉體 : <註三>也沒什麼尊卑可言,以及不輕易相信有所謂絕對 : 的創作信念。這種荒誕的領悟實在令人沮喪又不快。拍 : 照令我覺的自己活像一隻無聊的「蒼蠅」 <註四>,對 : 這隻無聊的蒼蠅而言,重要的是避免飛向令人敬畏的虛 : 無,雖然虛無仍強烈地牽引蒼蠅。 : <註一>:「大手淫者」---達利的名畫。 : <註三>:「肚臍長牙齒」---那就不必食道,酒醉嘔吐時也快活些 : <註三>:「靈與肉」---這個問題有待偶爾思考。 : <註四>:「蒼蠅」---(一)沙特的名劇(二)一種被認為有害的昆蟲。 : =============================================== :  以上介紹高重黎這兩篇文章,希望可以吸引到一些臭 : 味相投的人。影像有力量文字又夠迷人的攝影家很少, : 在台灣我推高重黎為榜首,他的文字飽含詩味,因有不 : 可變動性,也經的起讀再三咀嚼而不失趣味。與其說這 : 些自序是在闡述其創作理念,毋寧說是關於其「創作的 : 創作」。如果他的照片是燈籠的骨架,則他的文字就是 : 燈籠的皮,在裡頭燃燒發光的是他的創作精力。唯有當 : 攝影人將光亮照向內在,我們才有機會一窺平日躲藏暗 : 處的角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08.45 ※ 編輯: crizpy 來自: 61.230.108.45 (08/01 11:58)

08/01 17:30, , 1F
真棒,謝謝crizpy兄附上全文~
08/01 17:30, 1F

08/01 17:33, , 2F
哈我也很喜歡他的影像 雖然他更喜歡超8
08/01 17:33, 2F
文章代碼(AID): #16i0HIAs (PhotoCrit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i0HIAs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