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照片裡的寶藏巖「死了兩次」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powerslide)時間18年前 (2007/05/21 18: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2007.05.10 01:32 am 李國民的鏡頭,刻意呈現「主人不在家」的風景,而以雜亂無章的居家空間,反映居住 者的存在狀態。圖/北美館提供 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說:「照片的相,就是死亡。」攝影家李國民卻說,消失中的歷史 聚落樂生療養院、寶藏巖不只死一次,而是兩次。 李國民從小在大眷村龜山陸光二村長大,十多年前曾經驗過眷村改建前,整個村子歡欣 鼓舞,落成後,卻只剩十多名老鄰居留下來,他說,這種滋味「就像是溫水煮青蛙」。 以室內裝潢和建築攝影為生的李國民,工作時,專為設計師記錄剛裝修落成的空屋。工 作之餘,他反其道而行,曾以四、五年時間,記錄數十戶在台北租屋而居者的住宅「使 用狀態」,紀實呈現台北形形色色的租賃住宅空間。 在參與搶救寶藏巖的行動中,他深刻感受到此一「有機成長的地中海式建築」,如何在 全球化、都會化的壓縮下被棄若垃圾、糞土。根據羅蘭巴特的理論,被拍攝者在攝影過 程中,將因多重影像認知的交錯、不再是原來的自己,而體驗「微型的死亡」。李國民 認為,上述已消失或瀕臨消失的歷史聚落,在被拍攝的過程中,同時經歷物理上的和意 識上的兩次死亡,因此,將此一系列命名為「你可以死兩次」。 李國民說,在拍攝寶藏巖的過程中,居民的反應兩極化,有些人很歡迎他,好像即將被 槍決的犯人,在垂死前趕著要拍遺照般;也有人則拿起掃把將來客趕出去。 「你可以死兩次」將在下月中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覽,他將從歷年拍攝作 品中精選出十三幅,並以傾斜卅度的檯面呈現消失中的台灣景象。 【2007/05/10 聯合報】@ http://udn.com/ -- Photography is Dead. http://www.wretch.cc/blog/powerslid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28.172 ※ 編輯: powerslide 來自: 61.57.28.172 (05/21 18:06)
文章代碼(AID): #16KMymGC (PhotoCritic)
文章代碼(AID): #16KMymGC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