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攝影的進程
: 亨利.卡帝雅.布列頌(HCB)就是以此絕技橫行天下,
: 他的作法是,先看現場光,自行決定曝光值後,
: 悄然逼近被攝者,再悄然離開,
: 過程就如風一般迅速確實。
布列松得以享譽攝影界並非只是因為他的速度。而是在於他的觀念和作品結合提出一套
他特有的攝影美學觀點。"決定性的瞬間"
: 還有構圖,
: 我在拍照的時候,很少想著構圖,因為現場絕對沒有時間給你慢慢思考構圖。
: 構圖的原則,是要在平時,就把九宮格線記載腦海裡,
: 對準接目鏡的時候,就要自己看到那不存在的九宮格線。
九宮格線也不是構圖上唯一的真理,很多時候還是要看現場的情況決定。
: 另外是閃光燈,
: 聽我講過課的朋友都知道,我很注重閃光和補光的,
: 閃光燈,不是閃光彈喔,
: 是你能握在手心的小太陽,
: 5500K的色溫,可以讓你擁有非常多不同的可能。
還是得看樣況而定,商攝或是人像攝影閃燈可能是必需品,但是記實攝影或新聞攝影方面,
,很多時刻很多場合是不能使用閃燈的,也沒有補光的必要性。
: 總之不管曝光、構圖、補光,
: 這都是技術面上的追求,
: 這是一條攝影必經之路。
: 怎麼說呢?沒有這些基礎,基本功的磨練,那是無法達到更上一層樓的。
: 具體來說,
: 聽我講過的人都知道我盡力鼓吹大家使用M模式,
: 機身M,閃燈也M,總之,可以手動的,全手動處理。
: 為何?
: 因為這樣,你,就是最後的裁決者,
: 做絕對的控制,負絕對的權力。
: 美國總統杜魯門有一句名言,那就是
: 「The Buck Stops Here」。
: 簡而言之是「責任,由我來負」。
: 沒錯,責任,由你來負。
: 用M模式,
: 不會再有「相機誤判」、「曝光失準」等推諉藉口,
: 自己按下的快門,自己負責。
: 對自己的失誤懊悔,沒有重來、第二次的機會,
: 這樣的進步是很快的,
: 當然,也要輔以自己的紀錄。
: 技術面上的進展,是很快的,
: 以往,我很著重技術面上的磨練,
: 但技術面的追逐,時而有窮。
: 技術面的進展,因人而異,可能會卡兩三次關左右,
: 但不管怎樣,到技術的頂峰,一定會再卡一次,
您文章到目前所探討的方向都還是以器材技術為主要的論點,但是個人覺得一張好照片的
誕生,很多時候是和器材操作技術的關係似乎是不大的。重點似乎是在個人的想法上。
個人觀點和個體思維先行,個人獨特的風格才能建立,才能使影像從單純的所件所得中
跳脫出來,變成創作者特有鮮明的圖騰標記。
: 那就是朝更深刻的攝影思維邁進。
: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攝影思維,
: 那麼,你的攝影思維是什麼呢?
: 這個哲學上的論提,先到這邊打住,
: 大家可以想想看。
: ~~
: DC版有人提到HCB,令人懷念的名字,
: 翻了舊文分享一下。
關於HCB ,整理了書上的一點訪談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給點意見。
http://www.wretch.cc/blog/entangle&article_id=252069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6.204.11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