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對於APE、flac vs MP3的一點看法
共 7 篇文章
內容預覽:
之前在板上曾經討論過APE跟MP3的分辨度,. 我今天回家路上忽然有一點想法,. 因為我對這方面的知識不足,. 在此提出來跟大家分享討論一下。. 首先是這個網頁:. http://www.ultrasonic-ringtones.com/. 這個網頁應該有很多人都不陌生,. 就是測試可以聽到頻率多高
(還有979個字)
內容預覽:
講到MP3我就不得不跳出來說一下了. mp3壓縮的原理跟砍不砍高頻其實沒什麼關係. mp3的壓縮方式為. 先把一小段音樂大致分為 高.中.低 三個頻帶. 在針對各個頻帶去做快速富利葉轉換 這點跳過不管. 繼續去做壓縮儲存.... 大致上可以想成 把一段音樂的波型 轉換成逼近正確的數學公式. 而公式的
(還有623個字)
內容預覽:
吃飽了...... 有興趣的請務必看完以下這些文章. L大的 漫談數位音效 cd這段真是經典. http://www.dearhoney.idv.tw/Audio/LukeLo20010705/. 這篇基本、紮實的 2001年刊出的文章 我的基本觀念都是由此開始的. 應該可以比我簡短的糊累累 能解更
(還有1182個字)
內容預覽:
遮蔽效應是聲音訊號壓縮很重要的一環. 因為由這個效應可以砍掉不少資料,來達到壓縮的效果. 而這個原理跟人耳的頻率響應並沒有太大的關系. 就像我之前講的,是一個頻率特別明顯的時候,周圍的頻率會不容易被聽清楚. 甚至聽不見。. 舉例來說,像是在比較吵的地方,你會不容易聽清楚別人的聲音. 但你可以聽到對方
(還有556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