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怎樣的class diagram才算好呢?

看板CSSE (電腦科學及軟體工程)作者 (讀者)時間13年前 (2011/08/20 11:5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yungshiang (加油)》之銘言: : 我想請教一下,怎樣的class diagram才算好呢 : 比如: : 一個類別有沒有研究內含多少屬性與操作是最好的 : 或者類別的數量與類別間各種關係的比例有沒有一定準則 : 或者類別、屬性、操作、關係,應依照時間怎樣的成長才算好的 : 或者其他........... : 有人想過嗎?或者有相關研究? : 懇請賜教,感謝 由於個人的讀書習慣不良,所以只能提供一點印象派的訊息。 記得在 2000 年前後,就有一些相關研究,像是以 Java 類別庫原始碼做統計, 不過談不上很有指導意義,應該仍然屬於學術上的嘗試而已。 這主題在早期 OOP 的發展中,就有很多人想過了,只是歸納分析不易, 大家能提出來的東西,以經驗性的抽象原則佔了多數。 不過比較可以多說一點的地方是,這種統計或科學化的軟體工程研究和想法, 其實是過去結構化程式設計時代的軟體工程研究的延續, 泰勒式的軟體生產效率科學化研究,在 1980 年代是相當主流的學術方向。 當時所謂的軟體工程,是真的把軟體開發,當成土木工程管理一樣的事情, 儘量加以數據化、規則化,並已開始嘗試建立標準化作業規範了, 特別是在歐洲,在這方面的進展不比美國差。 但個人電腦產業的興起,把這些東西全部掃掉了。資訊產業的不斷革新, 也就一次次地打破這樣的規範化嘗試,在以 web 為中心的網路程式設計興起之後, 又讓 OOP 的規範化,只剩下少數人在做了。 因此大部分的相關發展,都是在 1990 年代中期就已經建構出來的, 此後都是比較小的改進或修正了。 當然,更重要的概念進展,是通過工具化且有彈性的方法,以適應不同的需要, 來取代過去那種不斷細化疊加的硬性規制,也更尊重開發者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性, 這種觀念上的轉變,也使得後來的軟體工程研究,愈來愈少計算數字, 而主要變成一種不斷調整改進的過程。 回到原題,軟體生產過程中的 "關注目標"(不管那是什麼)的過度簡化或繁化, 都不適合實際作業。此外在生產過程不同階段工作的平衡性, 也是增進分工效率的主要方法,相關的學術研究,則主要是經過統計和設計, 以得到切合最多數工作者現況的生產規範。 於是可以說,人性就是最重要的準則,對中小型團隊來說,溝通協調還是最關鍵的, 與其依賴理論性的規則,不如好好去關心開發過程中,每個人的感覺和評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32.211

08/20 14:46, , 1F
08/20 14:46, 1F
文章代碼(AID): #1EJp2sjP (CSSE)
文章代碼(AID): #1EJp2sjP (C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