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Moore's Law跟CPU速度的關係

看板CSSE (電腦科學及軟體工程)作者 (迪諾~)時間14年前 (2010/04/10 22:25),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cleft (Good)》之銘言: : Moore's Law是指 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 : 但這會使CPU速度變快的原因是什麼?是距離變短了嗎? : 請賜教,一直想不通。 IC 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 (後來的 Moore's Law 已經被修正為: 電晶體數目每兩年就會倍增) 為什麼可以增加一倍? 主要是因為半導體製程進步, CMOS 電晶體的線寬從 0.18um => 0.13um => 90nm => 65nm => 45nm => 22nm 這些數字不是亂喊亂訂的, 新世代的製程比舊世代的製程, 導線的線寬與線寬縮小 1/√2 而 IC 面積正比於內部導線線長與線寬的乘積, 因此新世代的製程比舊世代的製程, IC 面積可縮小 1/√2 * 1/√2 = 1/2 這就是為什麼製程每進步一個世代, IC 的面積可以縮小一半的原因 換句話說即: IC 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兩年可增加一倍 Moore's Law 主導著半個世紀以來, 半導體產業的 roadmap 這種產業特性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 而半導體產業又是整個 3C 電子產業鏈的最上游, 半導體景氣幾乎等同於整個電子業的景氣~ 抱歉扯遠了, 回到原 PO 的疑問, 電晶體線寬縮短、IC 面積變小, 那跟 CPU 速度變快有啥關係? 簡單分析有兩大主要因素 1. 硬體的延遲時間 (Delay Time) 縮減 IC 內部導線的長度縮小 => 電子移動的距離縮短 (high to low, low to high 的時間縮短) => 延遲時間 (delay time) 縮短 (gate delay & wire delay) => 因此整個硬體架構的速度變快了 2. 硬體設計、架構上的加速運算 IC 面積變小 => 相同面積之下可以放更多運算單元 => ULSI, SoC, SiP, Parallel Processing, Multi-Core CPU ... 等這些技術的運用 => 因此整個系統的效能大幅提升了 不過未來的趨勢, 應該會朝向硬體架構上的加速運算去發展 因為目前先進製程 (22 奈米以下), 遭遇到許多舊製程沒發生過的問題 例如: 漏電流、一些製程效應、良率... etc. 最嚴重的莫過於漏電流的問題, 漏電流是目前 Moore's Law 最強而有力的挑戰者, 主要原因是因為在製程不斷的 scaling down poly-silicon 的 gate 端, 其厚度只剩下幾顆原子疊起來的厚度 (小於 3 奈米) ps. 一顆原子的厚度大約 0.25 奈米左右 因此電子很容易穿透 gate 端, 而有電流通過就會增加功率消耗, 這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 尤其是手持式裝置 or 消費性電子 IC 而目前有能力搞先進製程研發的, 全世界大概就三家: Intel, IBM, TSMC(台積電) 針對漏電流的問題, 這些半導體廠商傾向使用高介電係數 (high-k) 的元件材料 來取代傳統的二氧化矽 (SiO2) 作為隔離、絕緣層, 至於能不能成功, 良率好不好, 那就看各家半導體廠的本事了~ 在還沒突破先進製程的封印之前, CPU、顯示卡、以及各家晶片大廠已經透過其他的方式, 達到提升硬體效能的目的, 就是我之前提到的 2. 硬體設計、架構上的加速運算 採用 ULSI, SoC, SiP, Parallel Processing, Multi-Core ... 的設計 反正一份硬體不夠快, 我就用兩份三份四份...八份... 甚至更多硬體去做運算 不過一但牽扯到硬體架構上的變更, 就需要指令集 & 軟韌體方面的配套, 這就是資工人可以盡情發揮的地方啦~ 抱歉廢話有點多, 原本只想簡單聊一下, 不知不覺越打越多~ @@" 有興趣的版友們可以去聽電子電機系的相關課程 => VLSI 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254.41.137

04/12 09:33, , 1F
獲益匪淺 <(_ _)>
04/12 09:33, 1F

04/22 21:26, , 2F
讚!
04/22 21:26, 2F

05/02 20:48, , 3F
太專業了
05/02 20:48, 3F

06/30 21:17, , 4F
感謝好文分享!
06/30 21:17, 4F

07/12 01:51, , 5F
漏電流還不止有功耗的問題 對於訊號上來說會導致雜訊
07/12 01:51, 5F
文章代碼(AID): #1Bm8f7SH (CSS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m8f7SH (C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