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雲端運算的應用

看板CSSE (電腦科學及軟體工程)作者 ( )時間15年前 (2009/04/12 03:31),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azai2008 (阿宅)》之銘言: : 剛剛去逛了一下比賽的部落格 : 發現裡面有更新一個實作範例,是利用Apache hadoop進行google的mapreduce : 這樣就可以把程式進行切割,在丟到每台電腦進行運算 : 還蠻有趣的範例 : 跟之前把資料丟到大型主機進行運算的方式完全相反~ : http://www.wretch.cc/blog/trendnop09/21085442 這個之前有玩過了, 不過它對 Java 的支援比較完善, C++ 雖然有 API 但是一堆 Java 能用的 C++ 都沒得用, 譬如存取 HDFS 的部分都沒有文件, 只有內部隱藏的 API, 你想直接用 fopen() 或 ifstream 讀檔是讀不到東西的; 最重要的是它的 HDFS 慢到炸掉, 可是 process 之間並沒有類似 IPC 的東西, 如果你想讓 process 之間能互傳資料, 目前除了寫進慢到不行的 HDFS 裡再讀出來外沒有其它方法。 還有程式運算本身的性質是否適合 MapReduce 也很重要, 一般來說 map 的 process 數跟你寫入 input path 的檔案數量一致, input file 的格式是 key/value values, 產生 input file 的方法可以用純文字檔, 或是它們提供的 SequenceFile.Writer, 它的運算結果也是 key/value pairs, map class 會被呼叫到的 method 大概就長這樣: public void map(InputKeyType key, InputValueType value, OutputCollector<OutputKeyType, OutputValueType> out, Reporter reporter) throws IOException { ... out.collect(new OutputKeyType(...), new OutputValueType(...)); } 這是被動呼叫的 method, 你用來當作 input 的檔案會被分解成很多 key/value pairs, 然後一組一組的被傳進來跑你自訂的 code, key 和 value 的 types 可以自己決定 (非基礎型別的話會比較複雜要用它們的 serialization 模型自己定義一份), input 和 output 的 key/value types 可以不同; reduce 就像是把分散出去算的東西合併收集起來 (通常 task 數遠少於 map), 有相同 key 的 values 會被 reduce task 併成一項, 比方說不同的 map tasks 丟出來的結果有 ("a", 1), ("a", 2), ("a", 3) 你可以設計 reduce task 把它們的 value 用加法合併成 ("a", 6), reduce class 被呼叫到的 method 大概長這樣: public void reduce(InputKeyType key, Iterator<InputValueType> values, OutputCollector<OutputKeyType, OutputValueType> out, Reporter reporter) throws IOException { while(values.hasNext()) { ... } out.collect(new OutputKeyType(...), new OutputValueType(...)); } 看參數列應該就知道, 當資料傳進 reduce tasks 時, 背後已經有一個機制把具相同 key 的 values 收集起來了, 要單純把 values 加起來就是在上面的 while loop 寫個累加運算, reduce tasks 輸出的 key/value pairs 會變成檔案存在 HDFS, 檔案的數量跟 reduce tasks 的數量一樣多, 要 parse 它們的話用它們提供的 SequenceFile.Reader 就可以了。 簡單來說這是沒有 global variable 的世界, process 之間傳遞資料完全靠傳 function arguments 溝通 (僅限於 map 對 reduce,像 map 跟 map 之間只能靠讀寫 HDFS), arguments 的形式只能是 key/value pairs, 如果這樣無法滿足你的需求或是你想不到如何把程式模型轉成這樣 (轉換的方式通常是以完全不同角度思考,常讓人跌破眼鏡), 一定要用到全域資料的話, 你寫出來的程式一定是用 100 台運算比用 1 台算還慢 100 倍以上, 因為全域資料只能透過讀寫 HDFS 來進行, 這種東西的 I/O 速度是用秒來當單位的, 人多的時候可能還要用分鐘當單位。 被拿來當範例用的 word count 剛好就適合這種設計模式, 搜尋引擎大部分的 algorithm 也是跟這種模式相契合, 但是否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適合以這種模式實作, 我個人覺得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一直看到很多人在推這東西, 不過實際上寫過用過就會發現沒有那麼好。 雖然講是這樣講, 不過應用範圍也沒想像中的窄就是了, 只是看範例學這東西很容易產生一種誤解, 就是把 reduce tasks 當成收破爛的阿嬤, 以為它單純只是被拿來收集和彙整結果用的東西, 結果把所有工作都設計成由 map tasks 處理 (這種問題的典型案例就是 reduce task 數永遠只有 1); 其實 reduce tasks 可以跟 map tasks 同時進行, 要是沒辦法善用 reduce tasks 的話, 你程式的 critical path 就很難再縮短, 光是想到把運算責任全部塞在 map task 上, 結果跑出來的效能很爛的話, 先怪 MapReduce 的模型不適合也是有問題的。 -- Ling-hua Tseng (uranus@tinlans.or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Interesting: C++, Compiler, PL/PD, OS, VM, Large-scale software design Researching: Software pipelining for VLIW architectures Homepage: https://www.tinlans.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04.178 ※ 編輯: tinlans 來自: 118.160.104.178 (04/12 03:54)

04/12 12:58, , 1F
哇塞 是高手耶@@ 推一下
04/12 12:58, 1F

04/15 01:11, , 2F
MR本質上就是data parallelism 這是非戰之罪吧
04/15 01:11, 2F

04/15 01:13, , 3F
其實Mapper的input跟Reducer的output format都沒限制
04/15 01:13, 3F

04/15 01:13, , 4F
只有intermediate的時候需要是key-value pair
04/15 01:13, 4F

04/15 01:13, , 5F
例如XML也是支援的mapper input format
04/15 01:13, 5F
文章代碼(AID): #19uF0UcE (CSSE)
文章代碼(AID): #19uF0UcE (C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