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TECA 2025 流水帳
音響展逛了也不少次了,今年還算有空連去兩天,一天自己聽一天找老婆陪。寫個流水帳
心得,記錄一下這幾年的感覺與喜好變化也是蠻有趣的。音響展真是發燒友之福,就像小
時候去逛玩具店一樣,光是看過去也爽。
不過其實每個展間能細細品味的時間真的不多。不好聽絕對不代表這牌子不行,也可能是
我今天不行、或是場地不行、又或是選曲不行。所以如果你覺得我木耳胡說八道那你說的
沒錯。反過來說如果覺得好聽那就表示這樣子組是有機會打到喜好,可以作為以後升級(
花錢)的方向。
一樓
T+A 全套
音場大,音色直白。但我覺得質感不夠好有點粗糙,分離度也不夠,這牌我常常聽不懂。
Constellation + Rockport
厚暖,活生感好,耐聽。之前星座有時候有點太軟這次倒沒有這個問題。
Aesthetix + JBL
四平八穩,音色寬鬆。但就是缺了Hifi與精緻感,音場也不夠大。可能JBL就是這樣,聽
起來常常有點不上不下,搔不到癢處,當然這與個人偏好音樂類型可能也有關係。
冠球+莫恩斯
黑膠+真空管。音色暖,質感還行,分離度不太不令人滿意。另一個感受是聲音不夠穩,
歌曲高潮動態一大會有點在hold不住的緊繃感。
TAD全套
音場、分離度、密度都很棒,空間感定位極佳。hifi感十足,跟剛才一間對比之下從從容
容游刃有餘。不過音色還是稍微冷靜銳利,如果口味不同或是調整不好可能有不夠耐聽的
問題。
Accuphase + Fyne
再度殘念,我實在不懂為何Accuphase原廠也要這樣搭,這個搭配我在音響展遇到的都落
在都在還行和不好聽之間。這次又屬於我不愛的那種,音場小,質感也沒有Accuphase的
精緻感。我真的不喜歡fyne,幾乎講不出優點,可能就是我聽不懂吧,accuphase與fyne
各自搭配別的品牌都比較容易好聲啊。
Burmester + Estelon
質感分離度俱佳,音場不是特別大但不會擠,乾淨俐落的風格但不過利,不錯。
Burmester + Dali
Dali旗艦Kore,音場與控制力還不錯,不過我覺得這對一直缺了一些旗艦該有的完成度與
高貴感,也了臨門一腳的權威感和魅力氣質。
二樓
Burmester + Dali
Epikore我覺得比起樓下的旗艦好聽 ,可能還是比較新的款式有差,平衡度比較好,沒有
那種硬撐的感覺。
Primaluna + Harbeth
真空管加上經典英國喇叭要難聽也不容易,現代Harbeth音響性提升的同時音樂性也還在
。品樂一向都調得不錯,這次也是溫暖平衡舒服,沒有特別hifi但寬鬆耐聽,缺點就是這
牌喇叭的價格漲幅我有點難接受。
Denon環擴 + Estelon +Dali(環繞)
Estelon Aura我一向覺得很棒,比起同牌子的高階款,cp值真的很高,對空間與前端設備
要求寬容許多。聲音乾淨,平衡好且精緻。風格偏冷靜空靈但不乾。這次是全景聲,Atmo
s空間感音場很棒,但是聽過這對的單純兩聲道幾次,比起兩聲道 ,跟環繞加進去我覺得
質感下降。比起組全景聲,我寧可選擇把環繞喇叭的錢全部拿去砸高級的兩聲道擴大機與
訊源。
Cary + WLM
溫暖的聲音,其他就沒什麼印象了,也可能是我對蔡琴過敏。
Boulder + Kharma
沒有之前偶爾聽到的軟腳,密度質感好,鈹高音沒有鑽石高音那麼飄逸但延伸也算夠了。
Luxman + YG
YG 的Summit 之前聽都不錯,雖然比起更高階的YG,本家特色淡了些。YG+Luxman也是聽
到大部分都不錯,溫和的luxman蠻可以平衡高階YG的金屬感。另一次今年的Luxman+Carme
l更好聽,summit因為風格沒那麼強烈,今年這樣搭稍微有點太暖,稍微啦。
Keces + 玻音
之前聽到的比較好聽,乾淨透明度還不錯。今天就比較普通了,有點糊顆粒也粗了一些,
這次我就沒有很喜歡。
惠樺 + Piega
上揚唱片的展間。聲音軟了一些,piega的空靈感沒有推出來有點可惜,這對喇叭在日本
聽過用octave推不是這樣子的。惠樺的機器精緻度一直不錯可是展間聽到的都覺得有一點
軟線條感模糊一些,可能被找機會去他們家視聽室再聽看看。
Jadis + vienna acoustics
Jadis韻味還是可以的,帶有水光的真空管聲音。動態音場都不錯,不過好像細膩度差臨
門一腳,顆粒粗了些,密度少了一點點。
Cambridge + KEF
KEF是老樣子,中低階款不難聽但是素質普通,外觀有高級感與氣質但聲音就覺得比較廉
價。
Serblin & Son + Audiovector
線條、定位、分離度還不錯,不過聲音也是偏粗。我覺得這牌子喇叭跟T+A同一路,音響
性不差但質感音樂性不太行,不是我的菜。
Pass + KEF
KEF旗艦blade就不一樣了,配上等級有到位的擴,寬鬆感與質感就出來了。KEF你還是做
得到的嘛。該說是產品刀法精準,真的蠻清楚他的TA群去設計產品。
Orpheus + Kaiser
寬鬆,穩重,暖厚不肥,其實蠻不錯的。聲音風格不是我的菜,不過我相信有人會喜歡。
對我來說最大的缺點應該是喇叭有夠醜......
Matrix + Revival
音響性不差,平衡也好,不過音色有點平淡沒有特別吸引我的點。
Mcintosh + B&W
有時候這組成會覺的McIntosh偏粗或是B&W有違和的不平衡感。但今天不會,整體還不錯
,四平八穩素質也好。B&W配上accuphase 還有mcintosh很常見,但都是偶爾好聽偶爾翻
車,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調整秘訣。
AVM + PMC
書架Prophecy 1音場蠻大的耶,量感也不錯,不過質感就比較不行了。
Usher全套
音響性是真的不差。不過聲音太硬,顆粒也略粗不夠細膩。之前看過討論說不要搭自家擴
會比較好?但自己牌子有出擴大機應該也不能不這樣展吧。
Kinki + TAD
TAD 的音響性基本上都不錯,一貫解析偏冷,分離度定位都好。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過硬,
今天這組合其實還行吧,略硬但還可以接受。
Teac + avantgarde
音場不錯,但聲音有點擠糊,質感也沒特別好。聽不懂的一間。
Soulution + Magico
Rossini apex + Soulution 530縱擴 + Magico A5。dcs訊源還是很棒的,那個水嫩精緻
感很迷人,豔而不騷。聽越多越喜歡Soulution,Magico即使A系列音響性也很好了,很不
錯的音場分離度平衡。這家喇叭偶爾會遇到過硬,但今天沒這個問題,好聽。
Soulution + Magico
Dcs Vivaldi apex + Soulution 旗艦7系列前後級+ Magico M2。上一間的全面升級,穩
到頭皮發麻,音場分離度立體感都一流,你永遠可以相信magico的音響性,還有價錢。我
好想聽旗艦Soulution推我的Kharma喔。二樓最喜歡。
Optivox + Sonus Faber
Elipsa這樣配其實也不錯,算蠻好聽的又不會太厚。聲音的確算乾淨,但也沒有飛天遁地
的驚艷感,之前看聽說前後級加起來要200萬,我是覺得太貴啦......
Soulnote + Amphion
我覺得有點粗糙混濁,略轟。可能選曲的關係吧,Amphion空靈或電音的歌曲表現不差,
但大編制好像就有點駕馭不了。
惠樺 + JMR
溫潤寬鬆舒服,沒有前面提到的那麼軟了。蠻不錯的,不過音場小了些。
YS sound + SV audio
訊源wadax。音響性很強,空間感也很猛。但選曲我不愛,是單純為了展現音響性,乒乒
乓乓聲音開好大就是要炸你,難以評價。
三樓
NAD + Wharfedale
W牌我遇到都是音樂性遠大於音響性,就順順聽還行。
Quad全套
中規中矩,寫不出什麼心得,各項指標都在中間,但也沒有什麼特色和印象點。
Chord + Zingali
難得我會覺得chord好聽,以前覺得聲音太妖豔有點假很像妝太濃。今天不會,拿捏得剛
好有甜度不過騷。
Goldnote全套
和Quad感想差不多,一樣中規中矩,沒有不好聽但也沒有什麼被吸引到。
Plinius + Monitor
整體空間感不錯,但分離度差了一點稍糊,
質感也稍微不足。
Kinki + 雷爾斯
雷爾斯一向聲音都溫暖寬鬆,不過今天稍微硬一點擠一點。香韻咖啡那對還是調得比較好
。
Legato + Zellaton
分離度空間感佳,質感也算好,整體還不錯。音色偏冷靜了些比較不是我的菜。
Naim + Focal
喇叭是Sopra N2。還是覺得Focal偏利,尤其是銅管大編制有點聒耳,如果聲音太大會不
舒服。但解析、音場、線條還不錯。
Kinki + perlisten
那個瞬態變動蠻厲害的,給人很俐落的感覺。但音質就一般,感覺很適合聽pop。組劇院
應該也不錯,但如果要聽音樂的韻味就可能會較弱吧?
Cambridge + B&W
喇叭七系列,算比較入門的組合但整體不差,蠻順的。
Accuphase + B&W
八系列落地,今天這個好聽,有把accuphase的光澤感用出來,清晰而不過尖。比一樓的f
yne好聽的多,其實也比我在日本本社配起來的好聽囧。
AVM + PMC
Prophecy 9,跟前面心得差不多。音場還行但質感比較弱。放pop稍微有點吵。
Heed + boenicke
小喇叭大音場,氣勢足。質感之前幾次聽還不錯但這次好像差了一點。
Emm + 鹿港
空間感好,分離度不錯。要說缺點可能是音色我覺得不夠細膩。
Aesthetix + YG
COS的展間用自家dac。YG立體感線條一向很棒,這間寬鬆通透好聽。雖然我覺得稍硬一些
,如果可以擴大機應該跟前面的luxman交換應該更棒吧。
Boulder + German physiks
空間感質感俱佳,解析夠又寬鬆,好聽。感覺Biulder很適合搭這種解析風格的喇叭。
Pass + Broadmann
力道音場動態不錯,可是音質還是粗了一點,沒辦法打到我。
ATC
沉穩大氣,但質感一般,而且我覺得太厚了,不算我的菜。
四樓
Laiv + Ascilab
最近很紅的書架喇叭,空間感的確不錯音場也夠大,音質沒有細膩但密度比預期好。厚度
稍微不夠延伸也差一些。已這個價位來說不過夠全面了。
個人感想
一樓最佳:TAD
二樓最佳:Soulution+Magico
三樓最佳:Boulder+German physiks
老婆感想
一樓最佳:Constellation+Rockport
二樓最佳:dcs+Soulution+Magico
三樓最佳:COS+Aesthetix+YG
台北一年有兩次可以聽真的很棒,不過聽説圓山不想給辦漲價很多?今年招商也比較少廠
商多了不少其他怪東西,不知道明年音響展會在哪裡。話說今年好像年齡層有變年輕,是
好現象,難道都是科技新貴變有錢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72.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63719552.A.95B.html
推
11/21 18:09,
2小時前
, 1F
11/21 18:09, 1F
推
11/21 18:12,
2小時前
, 2F
11/21 18:12, 2F
推
11/21 18:48,
1小時前
, 3F
11/21 18:48, 3F
推
11/21 18:52,
1小時前
, 4F
11/21 18:52, 4F
推
11/21 19:12,
1小時前
, 5F
11/21 19:12, 5F
推
11/21 19:48,
41分鐘前
, 6F
11/21 19:48, 6F
→
11/21 19:48,
41分鐘前
, 7F
11/21 19:48, 7F
Audiophi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
1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