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tack Audio AUVA EQ
調音小道具這種東西來來去去,玩到最後其實很懶得PO心得。
不過最近在幫CD Transport找腳墊找到今天要介紹的Stack Audio AUVA EQ
覺得表現有超出我的預期,決定給他一篇。
(CD機還沒到貨,所以本篇是以墊在DAC以及相關器材做分析)
很淺的講一下墊材。一般來說,墊材主要分decoupling 跟damping兩大類,decoupling
主要是透過”隔離”震動,來降低器材至平面的震動傳導,常見的陶瓷珠即爲一例。
damping則是透過”吸收”震動,將震動轉換成其他能量如熱能消散。大部分含橡膠墊
的墊材都歸於此類。
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缺點。decoupling沒處理好或放錯位置聲音就是乾冷生硬,
damping則會讓聲音軟弱無力,音場定位模糊。
因此現在各廠家陸續推出damping + decoupling雙管齊下的墊材,這次購入的
Stack Audio AUVA EQ (pun intended?) 就是其中之一。
https://reurl.cc/ZN4App
https://stackaudio.co.uk/auvaeq-3/ 詳細規格可以至官網詳讀
簡單來說,先透過上層金屬接觸面內部的特殊微粒AUVA(搖起來有沙沙聲),先做震動源的
第一道吸收(damping)以及熱能轉換,再經由下層矽膠軟墊+氣孔(CSA),
透過吸排氣與音響架隔離(decoupling)。
https://reurl.cc/5RK59G
https://reurl.cc/WO0rK7
Stack Audio認為音響器材的抑震不該是全然吸收器材的震動,也不該是完全隔離。
而是讓器材與音響架(或放置器材的平面)有”最佳且可控的交互作用”。
好讓器材有最平衡的發揮。
想像成讓器材”呼吸”(太玄了)
https://reurl.cc/lYzo86
https://reurl.cc/2QKZ54
對應不同的器材重量,原廠出了
CSA1 ( 0-4kg每顆), CSA2 (4-10kg每顆), CSA3 (10-15kg每顆)
我買了三組CSA2分別來墊MSB Ref DAC/Powerbase/Ref DD。
本來Powerbase/DD都是使用GAIA3,直接鎖螺絲進機殼。
DAC本體原本則是使用Alto Extremo Neoflex的磁浮腳墊(decoupling)。
因為更換腳墊得一台一台搬跟換,要一台一台測試效果實在有點懶,
因此3台直接全替換成AUVA EQ再作比較。如果只換一組的話,絕對是以DAC為首要。
聲音都是開固定音量,且都固定熱機1小時以上才開始聆聽
(Oladra -> MSB Ref DD -> MSB Ref DAC -> MSB S500 -> Magico M2)
開聲第一個明顯感受,音場形狀變了,從原本的橢圓形變成圓形。
一開始會有:”啊!原來是犧牲寬度換深度”的錯覺。
但聽了幾首發現…不對,是變成一個較大的圓形音場。
深度明顯進步且寬度也還在,只是音場拉深了才會有寬度內縮的錯覺。
對客廳黨喇叭無法離牆太遠以致音場深度拉出不來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音場深度拉出來之後,樂器”形體”更正確、人聲口型更立體,臨場真實感up up。
且尾韻拉更長了,空間感拉出來之後對於整體的呈現差異不小,
也是這個腳墊最讓人驚艷的地方。
細節及資訊量也是有感提升,在聽青葉市子Live with 12 ensembles時,
固定測試曲"hello"我以為我以往已經將背景觀眾雜音都聽清楚了,
結果墊了之後聽的時候又能聽見更細微的聲響。
算是背景有更黑吧,雖說系統本來就已經算黑了(外觀跟聲音都是)
但真的是要聽過更黑的才能體會那種感受。
正所謂once you go black, you never go back (????????
高頻在我的系統沒有明顯感受到差異。但承前面所說的尾韻有拉長,因此感受上
是更飄逸一些。
我覺得中頻銜接低頻的處理是在我空間/系統比較亮眼的地方。
我最常測試的James Blake - Atmosphere(中低頻人聲樂器空間感測試),
沒有處理好的話人聲容易嗡,且琴音也會比較黏。
AUVA EQ墊下去之後,不敢說人聲完全清澈了,但擾人的嗡聲有感下降。
琴鍵聲的分離度也比較明顯。
低頻因為系統有加超低音的關係,我沒有獨立測試,就不多評論。
整體走向中性偏柔,但是該有的瞬態、斷點依然處理得很好,
整體聽下來,真實感/流暢感/活生感都有進步。
如果聽音響最重要的是感受那份”真實”,我覺得這個腳墊算有對症下藥。
需要注意的部分(我不會說是缺點因為包含口味跟空間的因素),
以下都是在我系統上的差異:
-人聲確實有些微後退。但該有的形體一定在,且因為密度有所提升,感受反而是更真實,
與舞台/樂器的融合度更高。
-屬於增加音樂性的墊材。雖然音場/細節都有顧到,但聽過測試歌單一輪之後覺得
調音還是偏圓潤。如果你想要攻的是侵略性,有可能不適合。
-官網稱此腳墊有3mm的增高空間,拿到之後才知道原來是直接旋開CSA軟墊調整高度。
但旋鬆之後等於在AUVA跟CSA之間會有個空腔,對於整體表現是否受影響,可能會打上
一個問號? 我覺得還是當成無法調整高度使用比較好。
目前這個商品台灣還無代理,原廠官網則是提供60天不滿意退貨服務,不過我是就近從
香港網站購入。以它的表現再對比價格,我覺得是相當划算的,推薦給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83.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56127926.A.CD4.html
推
08/25 22:50,
1天前
, 1F
08/25 22:50, 1F
CSA1,快!
推
08/25 22:59,
1天前
, 2F
08/25 22:59, 2F
#真的沒錢了
推
08/26 02:06,
1天前
, 3F
08/26 02:06, 3F
問就是買!
推
08/26 09:32,
19小時前
, 4F
08/26 09:32, 4F
:$
※ 編輯: fxck20202021 (42.75.205.96 臺灣), 08/26/2025 11:30:34
Audiophile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