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怎麼沒啊

看板Audiophile (電腦喇叭 音響系統)作者 (upsha)時間7年前 (2017/01/14 14:37), 編輯推噓7(7018)
留言25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組裝套件和從頭設計喇叭是完全兩件事。 DIY 的優點在於外觀上的自由度很大,有機會照設計者偏好的理論做出工程上相當極 致的實驗品。單體選用、箱體設計、分音設計,甚至房間擺位,都應該是設計不可分 的一部份。 http://www.troelsgravesen.dk/ 以你舉例的 Troels Gravesen 而言,他會用昂貴單體配上發燒被動元件。他的設計 基本上把低失真的最大音量往上推的作法,箱子又大又重,各單體獨立隔間。 http://www.zaphaudio.com/ John "Zaph" Krutke 是另外一位你提到的設計師,他的網站特色是海量的非線性失 真量測資料,到後來他甚至自己設計了一顆 ZA5 單體,特點在於 100-300Hz 的低 失真,而不像其他五寸單體把重點放在低頻下潛和振輻。他的設計通常是高 C/P 值 取向,他很清楚 DIY 套件貴到一個程度會賣不動啊。他的 KEF Q100 量測結果,大 概讓很多 DIYer 買了 Q100 做為某種參考...XD X300 和 Q100 用同一顆單體,我 想照板上的好評來看,量測和耳聽還是有某種高度相關性。 很可惜的是 2013 之後他的網站都沒有更新,現在要找新單體非線性失真的資料,大 概只能看 http://medleysmusings.com/ 開始考慮房間對聲音的影響之後,大多數設計師都開始檢視非軸線的頻率響應,基本 的理論是:如果反射音的音色和直射音一樣,那大腦應該可以處理掉,畢竟在室內講 話的時候,我們不會感覺到回音影響辨識語音的能力。 一派作法是希望全音域都有一樣的場型控制,最有名的的大概是 Siegfried Linkwitz 他的設計不只 Madisound 有套件,還有人買版權去做成商品來賣。我自己在兩次不同 機會分別聽到 LX-521 和 LX-mini,在都搶不到皇帝位,空間又沒特別最佳化的情況 下,我比較喜歡 LX-mini。很可惜的是,他自己都無法解釋為什麼 LX-mini 可以這麼 好,因為 LX-mini 並不是全音域的場型控制。 http://linkwitzlab.com/ 其實在 Linkwitz 的 LX-521 問世之前,四音路、窄帳板的全音域主動分音 Dipole 就已經有了,是 JohnK 的 Nao Note II,我個人認為他的技術分析比 Linkwitz 更 紮實有料。 http://www.musicanddesign.com/ 另外一派認為低頻都以駐波影響最大,乾脆放棄低頻的場型控制,強調高頻的超窄 場型和高低頻之間場型的平順過度,然後配上多顆重低音處理駐波問題。理論推導 大概以 Earl Geddes 最為完整。他的是商業作品,但是他在 diyaudio 經常參與 討論。如果你點開他的網站,會發現其實是高音大號角配上一般低音單體的作法, 也不少商業產品是這個作法,像是 JBL M2。 http://gedlee.azurewebsites.net/ 這派的一個便宜玩法是買用壓縮單體的便宜 PA 喇叭,然後用大量的數位 EQ,因為 便宜號角的頻率響應通常不好,這是源自於便宜號角的設計、製造方式、和用料。 另外一個處理房間的作法是,把房間做為喇叭的一部份。通常是用超多小單體裝封 閉箱後在房間裏面頂天立地,理論討論可以參考 JL Murphy 的網站。這派和前面 那派的主要差異在於,前面那派不太管高度方向的場型變化,這派認為這反而是更 需要控制的東西,因為人耳可以分辨左右卻不太能分辨上下,因此上下的反射音才 主要問題,巧思在於利用頂天立地,所有單體都會同時透過地板/天花板反射的概 念,讓音量並不隨高度而變化,等於是沒有反射!  https://trueaudio.com/array/index.htm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 Synegy Horn,這是一個有專利的商業設計,但是原作者 Thomas J. Danley 鼓勵 DIY 界的人在非商業目的下探索,DIY 最有名的大概是 Bill Waslo。這個設計同時控制了高度和橫向的場型,而且能控制場型到比號角 那派更低的頻率,這個設計也能設計成全音域等效成一個空間上和時間上的點源。 http://www.danleysoundlabs.com/ http://libinst.com/SynergyCalc/Synergy%20Calc%20V5.pdf 發燒牌當然也有些在理論上很有料的,像是 Bang & Olufsen,BeoLab 90 就是一 個能數位改變場型的設計,在 diyaudio 也激起不少討論。 繁體中文的喇叭 DIY 資料相對很少,DZ 大概是以前少數的中文 DIY 討論區,但 在鼎盛時期也還是以仿製為主。Stein 是我知道的一位,願意挖老資料的話,蘇桑 那邊還是可以挖到些東西,但是中文資料的整體水準還是落後英文資料不少。簡體 中文的資料我不熟,但是我相信進步相當快,連 Klippel 這家德國廠商的技術文件 都有中文的!想要精進對單體非線性失真的了解,Klippel 文件值得細細研究。 http://blog.xuite.net/stein123/twblog http://subig1957.pixnet.net/blog http://www.klippel.de/material-in-other-languages/chines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58.80.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484375876.A.9BC.html

01/14 15:09, , 1F
其實重點還是 DIYer 相對的量測基礎不夠 錢不夠燒的狀況下
01/14 15:09, 1F

01/14 15:10, , 2F
自己玩 不見得可以搞出想要的聲音 /.\;;; 國內在 DZ 紅時也
01/14 15:10, 2F

01/14 15:10, , 3F
是一堆人跟風 DIY 但最後會發現都是買套件甚至套件成品的多
01/14 15:10, 3F

01/14 15:10, , 4F
很多 DIYer 靠組裝人家的套件過活 這才是最悲劇的問題 真的
01/14 15:10, 4F

01/14 15:10, , 5F
要搞像樣的 DIY 門檻比想像中的高
01/14 15:10, 5F

01/14 15:19, , 6F
推專業! 蘇桑的文章我也看過,不過音響技術時代的理論文
01/14 15:19, 6F

01/14 15:19, , 7F
章似乎比現在多
01/14 15:19, 7F

01/14 15:33, , 8F
我自己是umik-1 + REW就用的很開心啦,重點反而是架設。
01/14 15:33, 8F

01/14 15:33, , 9F

01/14 15:36, , 10F
https://goo.gl/2FZORQ 戶外量測跟無響室很接近了
01/14 15:36, 10F

01/14 15:38, , 11F
就是不想燒,才會看這麼多技術文件自己分析模擬...XD
01/14 15:38, 11F

01/14 15:54, , 12F
請問下,文中提到的synergy horn 跟tb的諧振版,是類似
01/14 15:54, 12F

01/14 15:54, , 13F
的技術嗎?
01/14 15:54, 13F

01/14 16:40, , 14F
馬上破功,諧振版是指有些全音域單體中間那個whizzer cone?
01/14 16:40, 14F

01/14 16:44, , 15F
synergy horn 是裝箱的一種,youtu.be/VcYA3nQYlHc
01/14 16:44, 15F

01/14 17:28, , 16F

01/14 17:29, , 17F
看來是不同,Danley是利用同相位多單體 模擬點音源~
01/14 17:29, 17F

01/14 17:30, , 18F
而tb的諧振版是利用沒有磁回的假單體取得諧振 增加低音
01/14 17:30, 18F

01/14 17:59, , 19F
喇叭diy真是大工程啊!
01/14 17:59, 19F

01/14 18:15, , 20F
好文快推~
01/14 18:15, 20F

01/15 00:30, , 21F
原來是指passive radiator,這種裝箱好處是低音延伸比封閉
01/15 00:30, 21F

01/15 00:31, , 22F
式的好,但對單體振輻控制又比低音管的裝箱好。
01/15 00:31, 22F

01/15 06:05, , 23F
哈,原來英文用passive,長知識了!
01/15 06:05, 23F

01/15 20:30, , 24F
推..
01/15 20:30, 24F

01/16 22:58, , 25F
01/16 22:58, 25F
文章代碼(AID): #1OUST4cy (Audiophi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UST4cy (Audiop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