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只談Vision Pro 2023 WWDC GQ幫忙重點整理已刪文

看板iOS (蘋果iOS作業系統)作者 (ohwahahaha)時間2年前 (2023/06/06 12: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Apple Vision Pro : VR裝置正式登場!這個頭戴式裝置可以透過手指就能操作,類似鋼鐵人在操作他的螢幕那 : 樣,只是這款需要透過頭戴式裝置來操作,主要是不讓你的工作範圍不在受限於螢幕, : FaceTime也會更像是面對面說話,同時也可以讓你看電影、打遊戲更身歷其境,像是在個 : 人電影院一樣。為了達成更多的內容合作,Apple除了將自家串流平台帶入Apple Vision : Pro外,也宣布與Disney合作,旗下的眾多IP,包含漫威未來都能以更近距離欣賞! : visonOS : 所有的App都能在visonOS上實現!包含專業工作者,不管你是設計師、正在學習醫學的學 : 生,你都能透過這個App完成! : 心得:以台灣人目前的使用習慣來說,iOS這些新加的大概都不太會用吧 : ,幾乎多數人都用LINE來講電話跟視訊 : FACETIME用的人少 用訊息的人也很少 我的訊息都是滿滿的廣告跟通知 : 自定義螢幕就再看看,至於死亡擱淺不好玩 STEAM買了就放著 既然Apple Vision Pro出來了,應該可以聊聊我用類似裝置的經驗 那就是Epson BT-30E 目前BT-30系列算是市面上比較好入手的具有可穿透鏡片的類AR/MR頭戴式裝置 裝上墨色鏡片後有一點VR的感覺,但基本沈浸度遠輸一般VR設備 我自己同時也有Oculus Go 所以對於Apple在發表會上對於Vision Pro所勾勒出的願景 (雖然都是CG動畫) 其實感到很有興趣 我個人會比較從BT-30的角度去看Vision Pro這個產品 畢竟同樣都是具有可穿透鏡片的設計 首先講講BT-30E,這款其實是低配版,只有影像輸入的能力 BT-30是有大批餓epson自己的操控系統,但那個系統看起來實在有點落後 於是就選擇了低配版的BT-30E https://imgur.com/NPRlUo3
上面的鏡片是我拿沒在用的眼鏡鏡片黏上去的,不然戴了一般眼鏡再戴這個其實很不舒服 但有嚴重的頭重腳輕的問題 https://imgur.com/dSUN7yD
這是BT-30E的中控台,要外接: 1.行動電源(是的,本身無電池) 2.HDMI線 3.眼鏡端的訊號線 我好不容易把他整合成一塊,又要特別去找一個小包,這樣看起來才比較稍微像樣一點 不然原本是一堆線,亂糟糟的 https://imgur.com/uSr5GuF
這是連結Macbook的樣子,iphone也可以連結 https://imgur.com/OhAsMm9
這是電腦螢幕裡面的樣子,總之不會有人知道我到底在看什麼 其實我後來還有戴這個滑電動滑板車看看實際上路的感覺 我有搭配Google Map的APP跟Fanza App試過 Google Map的情況下,老實說滑行的時候資訊量太多,APP沒有經過修改其實實用性有限 Fanza算是進行壓力測試,一邊滑行一邊放動作片看看會不會雷殘 事實上我就真的差點雷殘 也試過跟Insta 360 + iphone連線,當作滑電動滑板車時的HUD後視鏡使用 但是Insta 360的live影像無法固定,轉一個彎視角就跑掉了 原本想買個戰術頭盔把眼鏡、電池包、控制器什麼的通通整合到頭盔上 想想還是算了,感覺體驗還是不會好到哪裏去 目前的用途就是出差坐飛機/坐車的時候看影片 或是辦公室防老闆 另外理論上BT-30不會對眼睛造成太大負擔 BT-30E用的是影像折射技術,鏡片裡面有特殊角度鏡片跟鍍膜 所以眼鏡看到的東西有點類似折射出來的 但是這種穿透影像看久了會不會怎樣我也不知道 VR的我記得會,因為眼鏡是直視有機EL微型螢幕,微型螢幕的影像會透過鏡片放大 總之就是眼睛一直盯著銀幕看 說真的BT系列都發展到第三代了還是有點不上不下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要牽涉到人因方面 VR很簡單,就是進入那個世界,我自己用Oculus Go就用的很開心 但是這種AR眼鏡因為要融入眼前,還要跟行為做結合,複雜度遠超過我購入BT-30前的設 想 我後來出差坐飛機其實都選擇帶Oculus Go,拿來看電影也舒服很多 而且還可以選不同場景,很有沈浸感,就是恥力要點一下,空姐也不知道要怎麼叫你XD BT-30我光線材就可以搞我好幾分鐘,最後還是選擇放棄了 以上我是拿我曾經在VR版的文章稍微修改,但是有些缺點當時其實沒有特別寫進去 其中現在比較可以拿出來討論的 1.光學表現:Vision Pro看起來就是透過微型投影機投影到前方鏡片 所以為什麼Vision Pro鏡片看起來黑黑的,就是為了投射,如果是沒有採用這種墨片 投射出來的影像跟沈浸度會有所打折 但是投影機用的不夠高級,就會有畫面掃描的痕跡 再來就是畫面的色差,BT-30E在這兩方面都有很嚴重的問題,一是掃描看得出一點痕跡 還有就是色差跟原本在電腦、手機上看的差距太多 好處是沒有紗窗效應 Oculus Go則是相反,除了紗窗效應外,色差沒有問題,也沒有明顯畫面掃描的感覺 Vision Pro的介紹影片中有一些場景在2~3年前使用BT-30E的時候是無法想像的 例如飛機上那一幕,看電影看一半可以讓周遭變成虛幻的場景 但不免也有疑慮,以Vision Pro的半墨片設計 無論怎麼投影都還是會看到一點鏡片外的景象,沈浸度有沒有Apple講的那麼高就待驗證 除非Apple有做以下設計 設計方案1:多個投影攝影機各司其職, 投影機1:投影全黑底色 投影機2:虛幻場景 投影機3:電影影像 設計方案2:鏡片其實是主動式可變墨鏡 啟動虛幻場景模式時,可變墨鏡顏色加黑,投影機1投影虛幻場景,投影機2投影電影影像 不然就是限定場景使用,飛機上那一幕確實也是上方光源沒有很足,直接加減用也是ok 再來另一個問題可能Vision Pro狀況比較好,畢竟Apple這個做得是AR/MR 使用BT-30E的時候眼前影像是打在鏡片某個限定區域 也就是說看東西的時候要正襟危坐,頭歪歪的,影像也會跟著歪的 大家可以試試看自己玩手機的時候,頭的角度,眼睛的視角,跟手機的螢幕不是一直保持 在類似正襟危坐時的那種標準角度 但即便是這樣,看手機的時候可能大腦有自己做視覺方面的補償,所以不會有違和感 不過BT-30E就沒辦法,當後方有其他背景的時候,特別是方正外型背景 歪頭看的時候影像就會被背景的線條影響,如果是雙螢幕觀看 例如前方有電腦螢幕,再戴BT-30E的時候,再歪頭看 眼前就會出現一個正的螢幕 + 一個歪的螢幕 回到Vision Pro,打出來的畫面是要跟著頭部跟視角去移動呢,還是畫面不動保持恆直 但這樣的話我躺著就沒辦法看了,除非學釋迦摩尼佛躺著的佛像那樣,用手把頭盡量擺正 我還沒說倒立著呢XD 前者就是BT-30E的問題,後者這個沒遇過,不知道人因方面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他比較有疑慮的問題例如,機身本體的熱處理,多工情況下發熱情況,續航2小時是 硬操情況還是輕度使用情況、可否行進中使用等等 熱處理方面我覺得還好,如果都是在冷氣房裡面問題不大 續航跟熱處理情況差不多,就是場景限定在室內或是比較靜態的情況下,有持續電源支援 就問題不大 行進中使用就~~~,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多多留意影片中避開的一些部分 例如裡面的人"幾乎"都是頭擺正的,從這點衍生來看,也可以留意到裡面的人沒有拿 Vision Pro去開車、騎車、滑雪之類的 所以可以推知Apple不是不知道視角的問題 總之一切都得等到上市那天才知道 價格實在有點太貴,我覺得我還是先觀望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46.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86025216.A.3F9.html
文章代碼(AID): #1aVhG0Fv (iOS)
文章代碼(AID): #1aVhG0Fv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