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當代藝術品批評與價格

看板PhotoCritic (相片批評)作者 (飲)時間12年前 (2012/04/03 20:22), 編輯推噓7(7027)
留言3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大大 我對於當代攝影作品很感興趣,口袋現金也不少,很有藏購的興趣, 我想知道在台灣的當代攝影市場,是如何來批評作品的? 這個批評,當然是以價格制定為目的,或可以決定最終成交價的來考量的。 價格制定的標準在哪裡?價錢與作品好壞,是如何量化定價的? 或是攤開來說,藏家要殺價時,通常會如何批評作品? 而賣家要抬價時,又會如何評論作品? 這考量當然還包括了,購入後作品持續受到評論的增貶值空間。 可否有一些銷售良好的作品做為範例,提供作為個案分析? 爬了文,還沒看過這個版以價格角度來批評作品, 如果不符合版規,稍後自D喔。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10.7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03 20:28)

04/03 20:34, , 1F
當然也歡迎想賣自己作品的人向我開價~
04/03 20:34, 1F

04/04 13:28, , 2F
這一期的"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
04/04 13:28, 2F

04/04 13:30, , 3F
有個專欄是關於9家藝廊推薦5000美元以下的藝術家,
04/04 13:30, 3F

04/04 13:32, , 4F
其中非常廟藝文空間推薦"廖祈羽"可作為你分析的個案.
04/04 13:32, 4F
讀過後我也推薦這期的文章。 我想起搞不好受推薦藝術家,其作品買氣持續的低迷,於是藝廊藉機強打, 你永遠不知道他人在賣弄什麼玄虛,對嗎? 我要當一個受到資訊不對等操作的股民,躲在熱錢與炒作之間? 還是回歸我的專業判斷? 留給看官決定,我不想再勸世了:p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05 17:57)

04/08 04:03, , 5F
有眼光的買家 請來買我的作品 :D
04/08 04:03, 5F

04/08 04:04, , 6F
EPSON百人攝影展--編導式攝影 展出期間:
04/08 04:04, 6F

04/08 04:06, , 7F
2012/05/12~05/27 放在最角落但是最驚豔的作品就是
04/08 04:06, 7F

04/08 04:06, , 8F
我的 歡迎參觀 ^_^
04/08 04:06, 8F

04/08 04:08, , 9F
展出地點: TIVAC
04/08 04:08, 9F

04/08 21:01, , 10F
樓上的同學 你還挺機靈的嘛
04/08 21:01, 10F

04/10 14:31, , 11F
歡迎參觀 來看過就知道了 :D
04/10 14:31, 11F

04/10 15:08, , 12F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16號 近忠孝敦化站
04/10 15:08, 12F

04/10 15:18, , 13F
(忠孝敦化站往北走 過市民大道後第一條巷子進來左手
04/10 15:18, 13F

04/10 15:53, , 14F
銷售員哪個不是說試過就知道了 這樣沒啥說服力啦:p
04/10 15:53, 14F

04/10 15:55, , 15F
不是我吐槽,跟你們TIVAC那個策展人說一下,不要常常
04/10 15:55, 15F

04/10 15:56, , 16F
炒什錦冷飯,只是一直標榜"新世代""新舊"的展,沒有
04/10 15:56, 16F

04/10 15:58, , 17F
論述,沒有看到整體引介方向,讓人覺得很沒誠意喔
04/10 15:58, 17F

04/10 16:12, , 18F
這也不是我能決定的 我只能專心把作品做好
04/10 16:12, 18F

04/10 16:13, , 19F
真的要有整體感 就期待我個展吧XDD
04/10 16:13, 19F

04/10 16:22, , 20F
策展人的責任,否則叫藝術家藏家怎麼跳下去
04/10 16:22, 20F

04/10 16:27, , 21F
也是~
04/10 16:27, 21F

04/10 18:01, , 22F
感覺怪怪的,原來策展人這麼巨大?
04/10 18:01, 22F

04/10 18:03, , 23F
商業導向的策展應該與學術導向的策展在策略與操作手
04/10 18:03, 23F

04/10 18:05, , 24F
法不同,在藝術生產端也是會有比較偏向藝術商品 或是
04/10 18:05, 24F

04/10 18:07, , 25F
偏向藝術史觀與思維的產品,這不能用一個標準就把所
04/10 18:07, 25F

04/10 18:08, , 26F
有的材料擺在一起比大小 吧。
04/10 18:08, 26F

04/10 18:09, , 27F
我倒是肯定TIVAC這類的操作,因為新人是需要舞台來
04/10 18:09, 27F

04/10 18:10, , 28F
磨練,而市場明星也是需要造勢的炒作,這很合理。
04/10 18:10, 28F

04/10 18:11, , 29F
今年適逢德國卡塞文件展,相信喜歡新思維的朋友 也一
04/10 18:11, 29F

04/10 18:12, , 30F
定不會錯過,但是多數藏家對這類作品也是興趣缺缺,
04/10 18:12, 30F

04/10 18:13, , 31F
因為,這不是他們的菜,所以,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04/10 18:13, 31F
被市場收編的藝術作品,與被學院收編的作品,可以佔據天平兩端, 但絕對不是沒有交集的,甚至以攝影為媒材的當代藝術品, 能夠屢屢創下拍賣高價,便絕不是討好市場造就的,我相信你可以認同這點。 (或以商人的觀點,沒有壞商品,只有不適合的市場策略。) 年輕人太需要舞台了,更需要好好被"理解"與"包裝", 他們不像成熟的藝術家,隨便拿一兩件作品出來,大家都很熟悉了, 都抓得到理解的脈絡,都能輕易說服讀者(或是讀者會說服自己)。 大鍋炒的展覽,尤其不易年輕藝術家的養成,因為他沒有機會發展系列作, 並且,拎到一兩件就急著上架, 觀者在片段資訊中,論述也很薄弱,也很難理解年輕人所從而來,所欲何去, 因此展出了不見銷售,不見評論,扼殺多少藝術家年輕的熱情。 藏家購入年輕人作品,不見評論,或是以帶狀展覽,針對個別問題深入研究,持續加溫, 再便宜,最後也只能住套房... 這讓我覺得很像台灣人做生意典型炒短線的方式.... 台灣還是有很用心推年輕藝術家的藝廊,你看了四月號藝術收藏+設計, 應該可以感覺出來,我就不點名了。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10 19:32)

04/10 21:42, , 32F
苦口婆心好師長^________________^
04/10 21:42, 32F

04/10 22:01, , 33F
陳兄,你不要挖洞給我跳,我是不想跳坑的局外人:p
04/10 22:01, 33F

04/11 09:10, , 34F
你是內行人啦,何況你自己開砲,算是自己跳進來的^_^
04/11 09:10, 34F
文章代碼(AID): #1FUkkL7Z (PhotoCritic)
文章代碼(AID): #1FUkkL7Z (Phot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