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當代藝術品批評與價格
各位大大
我對於當代攝影作品很感興趣,口袋現金也不少,很有藏購的興趣,
我想知道在台灣的當代攝影市場,是如何來批評作品的?
這個批評,當然是以價格制定為目的,或可以決定最終成交價的來考量的。
價格制定的標準在哪裡?價錢與作品好壞,是如何量化定價的?
或是攤開來說,藏家要殺價時,通常會如何批評作品?
而賣家要抬價時,又會如何評論作品?
這考量當然還包括了,購入後作品持續受到評論的增貶值空間。
可否有一些銷售良好的作品做為範例,提供作為個案分析?
爬了文,還沒看過這個版以價格角度來批評作品,
如果不符合版規,稍後自D喔。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10.7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03 20:28)
→
04/03 20:34, , 1F
04/03 20:34, 1F
推
04/04 13:28, , 2F
04/04 13:28, 2F
→
04/04 13:30, , 3F
04/04 13:30, 3F
→
04/04 13:32, , 4F
04/04 13:32, 4F
讀過後我也推薦這期的文章。
我想起搞不好受推薦藝術家,其作品買氣持續的低迷,於是藝廊藉機強打,
你永遠不知道他人在賣弄什麼玄虛,對嗎?
我要當一個受到資訊不對等操作的股民,躲在熱錢與炒作之間?
還是回歸我的專業判斷?
留給看官決定,我不想再勸世了:p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05 17:57)
推
04/08 04:03, , 5F
04/08 04:03, 5F
→
04/08 04:04, , 6F
04/08 04:04, 6F
→
04/08 04:06, , 7F
04/08 04:06, 7F
→
04/08 04:06, , 8F
04/08 04:06, 8F
推
04/08 04:08, , 9F
04/08 04:08, 9F
→
04/08 21:01, , 10F
04/08 21:01, 10F
推
04/10 14:31, , 11F
04/10 14:31, 11F
推
04/10 15:08, , 12F
04/10 15:08, 12F
→
04/10 15:18, , 13F
04/10 15:18, 13F
→
04/10 15:53, , 14F
04/10 15:53, 14F
→
04/10 15:55, , 15F
04/10 15:55, 15F
→
04/10 15:56, , 16F
04/10 15:56, 16F
→
04/10 15:58, , 17F
04/10 15:58, 17F
推
04/10 16:12, , 18F
04/10 16:12, 18F
→
04/10 16:13, , 19F
04/10 16:13, 19F
→
04/10 16:22, , 20F
04/10 16:22, 20F
推
04/10 16:27, , 21F
04/10 16:27, 21F
→
04/10 18:01, , 22F
04/10 18:01, 22F
→
04/10 18:03, , 23F
04/10 18:03, 23F
→
04/10 18:05, , 24F
04/10 18:05, 24F
→
04/10 18:07, , 25F
04/10 18:07, 25F
→
04/10 18:08, , 26F
04/10 18:08, 26F
→
04/10 18:09, , 27F
04/10 18:09, 27F
→
04/10 18:10, , 28F
04/10 18:10, 28F
→
04/10 18:11, , 29F
04/10 18:11, 29F
→
04/10 18:12, , 30F
04/10 18:12, 30F
→
04/10 18:13, , 31F
04/10 18:13, 31F
被市場收編的藝術作品,與被學院收編的作品,可以佔據天平兩端,
但絕對不是沒有交集的,甚至以攝影為媒材的當代藝術品,
能夠屢屢創下拍賣高價,便絕不是討好市場造就的,我相信你可以認同這點。
(或以商人的觀點,沒有壞商品,只有不適合的市場策略。)
年輕人太需要舞台了,更需要好好被"理解"與"包裝",
他們不像成熟的藝術家,隨便拿一兩件作品出來,大家都很熟悉了,
都抓得到理解的脈絡,都能輕易說服讀者(或是讀者會說服自己)。
大鍋炒的展覽,尤其不易年輕藝術家的養成,因為他沒有機會發展系列作,
並且,拎到一兩件就急著上架,
觀者在片段資訊中,論述也很薄弱,也很難理解年輕人所從而來,所欲何去,
因此展出了不見銷售,不見評論,扼殺多少藝術家年輕的熱情。
藏家購入年輕人作品,不見評論,或是以帶狀展覽,針對個別問題深入研究,持續加溫,
再便宜,最後也只能住套房...
這讓我覺得很像台灣人做生意典型炒短線的方式....
台灣還是有很用心推年輕藝術家的藝廊,你看了四月號藝術收藏+設計,
應該可以感覺出來,我就不點名了。
※ 編輯: trinken 來自: 180.176.110.7 (04/10 19:32)
→
04/10 21:42, , 32F
04/10 21:42, 32F
→
04/10 22:01, , 33F
04/10 22:01, 33F
→
04/11 09:10, , 34F
04/11 09:10, 34F
PhotoCrit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