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Scala 的 Covariant/Contravariant/Inv …

看板PLT (程式語言與理論)作者 (邀怪)時間15年前 (2009/03/16 00:3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7 (看更多)
※ 引述《godfat (godfat 真常)》之銘言: : 可以改看 Function 的例子,那就真的是有 contravariant parameter type 了。 : http://www.scala-lang.org/docu/files/api/scala/Function1.html : trait Function1[-T1, +R] : extends AnyRef : 其中 -T1 是第一個 parameter, +R 是其 return type. 今天再玩了一下 Scala, 發現 Scala 的 variant 並沒有我原先想的那麼天真, 它有個很聰明的設計, 靠 compile time type checking 把不正當的型別使用擋掉, 所以我原先想的那些 covariant 跟 contravariant 的問題其實在 Scala 都不會發生. 真強... 譬如說: class Foo[T] (init: T) { private var x:T = init def get:T = { x } def set(x:T) = { this.x = x } } 這裡定義 Class Foo 用 Invariant type parameter, 所以沒問題, 不論 A < B 或 B < A, Foo[A] 跟 Foo[B] 都沒關係. 但如果換成用 +T 的 covariant 來定義 Foo: class Foo[+T] (init: T) { private var x:T = init def get:T = { x } def set(x:T) = { this.x = x } } // convariant type T occurs in contravariant position .... Scala 的 compiler 就會把上面紅色的地方標成錯誤而不會 compile 成功, 原因是 Scala 會根據型別出現的位置來決定該位置所能允許的 variant 種類, 所以像 function argument type 是 contravariant 而 return type 是 covariant 這類的規則直接定義成語言的一部分, 再將 programmer 宣告的 +/- variant 方式 跟這些位置作比對, 符合才放行, 從根本上解決了 variant 跟 OO 的衝突問題. 覺得這種方法挺漂亮的, 其實可以加到 Java 的語法裡又不會造成衝突. 以現在的 Java 來說: interface A<T> { public T get(); } class B { static void func(A<Object> a) { .... } } A<String> obj = /* new something */; B.func(obj); // compile time error, A<String> is not an A<Object> 這裡 Java compiler 不允許, 但是仔細看 A<T> 的 T 其實只用在 return type, 把 A<String> 當作 A<Object> 使用一點問題也沒有. 如果把 Scala 的設計加進去: interface A<+T> { public T get(); // OK } interface B<+T> { public T get(); // OK public void set(T t); // compile time error } interface C<-T> { public void set(T t); // OK } interface D<-T> { public T get(); // compile time error public void set(T t); // OK } interface E<T> { public T get(); // OK public void set(T t); // OK } 靠 compiler 來檢查所有定義為 +T (covariant) 的型別只能用在 return type, 而所有 -T (contravariant) 的型別只能用在 arguments type, 如果同時用在兩個地方, 或是 public field type, 就一定得指定成 T (invariant), 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或者可以連 +/- 符號都不必放, 直接把上面想法當成 implicit sementic rule, compiler 根據 T 出現的位置來認定它的 variant 能力, 然後才決定 Foo<String> 跟 Foo<Object> 之間有沒有繼承的關係, 這樣連 syntax 都不必改了. 話說回來, 能讓 programmer 明確指定意圖, 再讓 compiler 檢查正確性, 可能還是比 implicit rule 好吧. 印象中現在 Java 1.5 generics type 的設計就是出自於設計 Scala 的同一人? 不知他當時沒把這個放入 Java 中是有什麼原因? 還是當初還沒有這個點子... : 雖然說冷了很久很久了(PLT 板也是),不過 function programming 是 : 最熱門的話題喲。 http://flolac.iis.sinica.edu.tw/lambdawan/forum/22 我只有很以前有用過 Lisp 而已, 現在只剩一個感覺就是寫起來像在玩頭腦體操 :P 看論文好像常常會看到 Haskell, 還真該找時間學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32.21
文章代碼(AID): #19lIu2rG (PL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lIu2rG (P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