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ony Inzone H9Ⅱ 開箱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966大邪神)時間3小時前 (2025/10/22 15:50), 1小時前編輯推噓9(9012)
留言21則, 10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嗨。 之前看到Sony 發表Inzone H9Ⅱ的時候, 就很有興趣打算買一隻回來。 首先是想要一支戴起來比較輕鬆的耳機。 再來,看上宣傳內容中的: 「採用全新 WH-1000XM6 碳纖複合材料驅動單體」 自己是已經有WH-1000XM6,聽過之後還算滿意, 所以滿多觀點應該會是與WH-1000XM6比較, 也就這樣在對這支耳機看似有點信心之下預購了。 Sony官網上標示10/21發售, 實際上10/21當日也很準時的收到快遞包裹。 接下來上圖開箱 ═══════════════ Inzone的品牌形象色是紫色, 但產品本身還是維持一般的黑白顏色。 本次購入的是Sony Inzone H9Ⅱ 白色。 外包裝,交代了這個產品的 "功能" 有哪些。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c9e85c36e2f78f5dab3a7ae53fadb232.jpg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8bf34e0ab22886ac6544025ad7b1b3b4.jpg
打開紙盒正面,配件跟耳機本體一眼看完。 除了耳機本體的配件如下: ・2.4Ghz無線接收器 (USB Type-C) ・可移除的耳機麥克風 ・4 pole 耳機線 ・USB Type-A to USB Type-C 連接線 ・收納軟袋 ・信仰貼紙三張 (紫色底Sony、紫色底Inzone、透明底Inzone) ・附著於左耳罩的髒污碎屑 (如圖) (後已刷除)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82a4a7218ef27f31578d0d8e6b258092.jpg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e402f39c5eb13291f6603f01ff95dd2a.jpg
先看配件們, 把包裝的配件托盤取出後, 可以看到裡面有個折起來的軟袋。 軟袋除了主口戴可以收納耳機本體外, 旁邊還有一個側戴可以收納隨行的配件。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b35d9b39f696ad2f5f440580b6c52133.jpg
再來是接收器,大小約一個拇指指節, 用現在主流的USB Type-C也有助於縮小體積。 上面有一個PC ↔ Other的切換撥片,要用點力才能撥動。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c076ac8136cadb7a87e9dbbaf91f4b7c.jpg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7d3eedb2d4d43bb31f177da482d2ab50.jpg
回頭看耳機本體。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a35fa48761291929c13a651c598004dd.jpg
由於Inzone H9Ⅱ並不像WH-1000XM6一樣有耳機表面的觸摸控制功能, 因此所有功能都被做成了按鍵。 (左耳罩上方還有一個麥克風靜音鍵)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b24c486aa94c7219474250d6ca491cdd.jpg
耳機的設計直接影響了配戴的舒適感。 在配戴舒適感上我覺得這個耳機是舒服而且可以久戴的, 耳罩部分採用了透氣的布質, 軟硬度適中,戴眼鏡也不會覺得夾鏡腳。 另外兩邊耳罩都是可以180度翻轉的, 可以適應更多不同的頭型。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ff71ea891db40e45bc704bf813909e2f.jpg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86232070603270eab0ea63717587aef0.jpg
頭梁用的是布質, 從結構上來看,用螺絲起子應該是不難拆卸, 無論是自己拆下來洗或者聯絡Sony買替換配件, 維修性上算是不錯的設計。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4e88e5d060d926e12dcb5dc9fbf22039.jpg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ecf26458d925a430817eb6152b5e2ffc.jpg
最後來談一下聽感以及麥克風的部分。 我個人並不是非常推薦這隻耳機的聽感, 調音的方式非常非常特化FPS的戰術性, 因此只適合打FPS,甚至可能不適合打RPG(如果要聽音樂的話)。 中高頻段的響應貧弱,所以中高音變得有點糊, 倒是低頻的部分方向性非常的明確, 預設調音是不至於到轟腦的程度,但是明顯表現比中高頻段好很多。 試著Run-in大概8小時之後中高頻段的表現有稍微改善一點, 但也就一點點而已,並沒有到完全可接受的程度。 目前是下很激進的EQ使用,供參考。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6881062492f97ae0b2f20d7dec05cef2.jpg
麥克風的部分,因為平常跟朋友聊天都是用SM7B+BabyFace, 朋友對於這個麥克風(2.4Ghz無線模式下)的評價是 「很像從手機聽筒能聽到的聲音」。 不是講音質,是講戰術溝通時的清晰度的東西。 要注意一點是雖然麥克風上面有付防噴海綿, 但是麥克風的位置可能要押到比較偏下巴位置, 不然還是很容易會有噴麥的聲音。 機能方面,這支耳機在連接2.4Ghz無線模式的狀態下, 可以做Game-Chat的音量平衡調整。 簡單來說就是接收器在PC上被識別為兩個音訊設備, 把遊戲輸出設定到Game上面,把聊天軟體輸出到Chat上面, 透過耳機的按鈕可以調整哪邊稍微小聲一點。 降躁的部分,實測下來是沒有WH-1000XM6那麼好。 WH-1000XM6我有戴著坐總計大概25Hr的飛機, 降造效果確實讓整趟旅程舒服很多。 Inzone H9Ⅱ雖然對於周圍的風扇、空調這類輕微的持續性聲音有不錯的效果, 但如果是有人在旁邊看影片、聽音樂、講話這種,可能就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了。 對於期待跟WH-1000XM6有一樣表現的我個人來說, 算是有點差強人意。 這時候我注意到兩件事情, 算是選購當下沒有看清楚想清楚的事後諸葛了。 第一是Inzone H9Ⅱ並沒有WH-1000XM6的DSEE Extreme 也沒有掛Hi-Res Audio標章。 也就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要跟你談音質跟聽感了。 事實上Inzone H9Ⅱ聽起來確實非常像WH-1000XM6沒開機接有線的狀態。 第二是「與 Fnatic 共同開發」 不是我對這個隊伍有什麼意見, 是跟隊伍開發的東西本來就會貼著他們自己的需求, 而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看來就是FPS跟FPS還有FPS。 所以看到單體就上鉤的我這次確實是蠢了一把。 ═══════════════ 比較現場有的三支Sony耳罩耳機 Sony Inzone H9Ⅱ ($9,900) 聽感:★★★ 舒適:★★★★★ 機能:★★★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cba150cf4030260772595d110e4d602e.jpg
Sony WH-1000XM6 ($12,900) 聽感:★★★★★ 舒適:★★★ 機能:★★★★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3b94de65e0c8f79090f48ba5cf173722.jpg
Sony MDR-Z1R ($55,900) 聽感:★★★★★ 舒適:★★★★ 機能:就是個耳機 https://img.966labo.com/2025/10/36f415dbb8929227635b7b54c005d063.jpg
═══════════════ 總結一下 Sony Inzone H9Ⅱ 優點: ・FPS特化調音 ・Game-Chat音量平衡功能 ・配戴舒適度極佳 缺點: ・整體聽感不佳 ・降躁效果有限 ・18-30Hr的續航力較其他競品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54.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61119425.A.E8E.html

10/22 15:59, 2小時前 , 1F
感謝分享…讓我直接棄坑這隻耳機,不
10/22 15:59, 1F

10/22 15:59, 2小時前 , 2F
然原本還想買來測試玩看看的
10/22 15:59, 2F

10/22 16:09, 2小時前 , 3F
我有去試聽過,完全感覺不出來哪裡用到
10/22 16:09, 3F

10/22 16:09, 2小時前 , 4F
xm6的部件
10/22 16:09, 4F
我都覺得把XM6寫上去真的是一種釣魚行銷招數了。 說不定根本只是單體生產在同個產線上而已。

10/22 16:17, 2小時前 , 5F
看來原有H9的不用換二代了
10/22 16:17, 5F

10/22 16:20, 2小時前 , 6F
好奇想問耳機架~
10/22 16:20, 6F
印象中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也不貴。 蝦皮一類的應該很好找到。

10/22 16:25, 2小時前 , 7F
我以為這裡是耳機版,不過感謝分享
10/22 16:25, 7F

10/22 16:28, 2小時前 , 8F
這什麼圖床,秒點秒開
10/22 16:28, 8F
自架圖床 ;) 不過圖片有控制檔案大小,都在200KB以內。 ※ 編輯: kululabo (114.42.54.135 臺灣), 10/22/2025 16:59:27

10/22 16:55, 1小時前 , 9F
1代音質其實就是fps專用,聽Rpg配音
10/22 16:55, 9F

10/22 16:55, 1小時前 , 10F
真的只能算堪用,重點是頭梁脫皮嚴重
10/22 16:55, 10F

10/22 16:55, 1小時前 , 11F
這點
10/22 16:55, 11F

10/22 16:56, 1小時前 , 12F
音質大概只值6000價位,但戴起來舒服
10/22 16:56, 12F

10/22 16:56, 1小時前 , 13F
+貼牌sony貴3000
10/22 16:56, 13F

10/22 16:59, 1小時前 , 14F
H9 一代現在的價格不錯,物有所值
10/22 16:59, 14F

10/22 17:13, 1小時前 , 15F
舊版inzone h9 最失敗的就是那個麥克
10/22 17:13, 15F

10/22 17:13, 1小時前 , 16F
風 完全不符合他價位的音質
10/22 17:13, 16F

10/22 17:31, 1小時前 , 17F
XM5XM6單體只有3cm應該都靠EQ在撐
10/22 17:31, 17F

10/22 17:32, 1小時前 , 18F
插線不開機看測試不太OK
10/22 17:32, 18F

10/22 17:32, 1小時前 , 19F
看有其他EQ可以選嗎?XDD
10/22 17:32, 19F

10/22 17:33, 1小時前 , 20F
我原本也在看這支和Maxwell XDD
10/22 17:33, 20F

10/22 17:33, 1小時前 , 21F
感謝心得分享
10/22 17:33, 21F
文章代碼(AID): #1e-8p1wE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e-8p1wE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