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林董是不是撿到槍

看板PC_Shopping (個人電腦購買)作者 (jason)時間5年前 (2019/08/29 20:27), 5年前編輯推噓29(29026)
留言55則, 2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技嘉這次在X570的新版本BIOS改善很多 主機板用料也有所提升 砍得又干脆 人家都是一刀破皮 它最近都是砍到南天門 造成喊香的多 但是也有不少覺得6層板比較好的聲音 https://imgur.com/rfXllq9.jpg
因為工作與電路板設計相關,看完林董撿到槍的系列文 個人也對多層電路板有些見解 也不是說林董或石頭哪邊一定全都對 就是希望可以討論一下,不然一天到晚看話術覺得很堵藍 https://imgur.com/8BtfpJp.jpg
首先,主機板增加電路板的板層影響較大的主要有: 1.[電源]: 每一相的電源走線都是分開的,當電源相數增加 電源走線也要跟著增加 如果電路板的面積與層數不夠,就需要把每一相的走線寬度減小 並依電流量分配走線寬度 板層增加可以讓電源走線加粗,不同相電源間的隔離可以做得更好 (位置不夠當然就只能把間隔縮小) 電源與接地板層的舖銅也可以增加,使每一相的電流更穩定 發揮電源IC與MosFET的最大效能 由於舖銅的增加(銅萡增加),電路板的散熱性能與強度也會增加 較不易發熱及彎折變形 2.[高速訊號穩定性]: PCIe走線是屬於高頻差動訊號,很容易受到其他訊號的干擾 走線是2條一組,如Clk+,Clk-,TX+,TX-,RX+,RX-等等.. 2條線路的間隔必需是等距、等長,才能維持固定的線路阻抗 依電路板的層數疊構去計算出2條線所需要的線寬與間距 同1個PCIe匯流排的線長儘量維持等長 才能避免訊號延遲 (到達CPU與裝置間的時間不同步) 當板層比較多時,走線會比較靈活 走線不需要繞太遠,訊號會較穩定 也要注意在高速走線的隔壁層不能有其他的高速走線 儘量要是接地的舖銅,以減少雜訊干擾 DDR的走線也因為板層多走線的空間較多 能夠以較短的路徑與CPU連接,增加穩定性 所以板層多也不是絕對的好,雖然走線空間較大 但連接每一層的走線需要打Via孔(貫孔)也愈多 太多的Via會造成電容效應增加,造成訊號延遲 如走線設計與各層舖銅安排的不好,將會造成更多的不穩定因素 考驗PCB Layout工程師的功力(以及Q.C打算做多好) 白話的說,在需要維持主機板的厚度在標準範圍下 只能改變各層間的絕緣材與銅萡厚度 才能把電路板壓合到標準的厚度內 6層板就是把3片薄板壓合成1片(1片薄板有2面線路),以此類推 當板層愈多時成本提高,良率也會跟著降低... 要維持著相同的成本,只能從其他的地方省 產品才會有競爭力.. 所以板層愈多還蠻令人興奮的(?) 但並不是愈多層一定愈好是真的 ※ 引述《ejsizmmy (pigChu)》之銘言: : 一併把原廠打手那篇只有標題的在這裡回覆。 : 為什麼新的PCIE4不建議做在4XX 3XX是有原因的, : 以前文章就有提到過這件事, : 電生磁,磁生電, 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146.1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67081622.A.A63.html

08/29 20:51, 5年前 , 1F
專業
08/29 20:51, 1F
混口飯吃而已 ※ 編輯: jason082 (49.215.146.179 臺灣), 08/29/2019 20:59:03

08/29 20:57, 5年前 , 2F
08/29 20:57, 2F

08/29 21:00, 5年前 , 3F
快推不然別人以為我看不懂
08/29 21:00, 3F

08/29 21:07, 5年前 , 4F
推一個 專業的來了
08/29 21:07, 4F

08/29 21:25, 5年前 , 5F
以現在的工藝來說 4-8層板間良率並不會差太多
08/29 21:25, 5F

08/29 21:26, 5年前 , 6F
有差的是板材成本跟加工成本而已
08/29 21:26, 6F

08/29 21:29, 5年前 , 7F
板層多 via也有機會相對的變少吧? 有時候層數太少
08/29 21:29, 7F

08/29 21:29, 5年前 , 8F
為了讓雜線跨一整個版 導致via到處打 實際上via影
08/29 21:29, 8F

08/29 21:29, 5年前 , 9F
響pcie最大的地方 應該屬於stub的部分 所以必要時要
08/29 21:29, 9F

08/29 21:29, 5年前 , 10F
背鑽 像pcie gen5一般要讓stub控制在10mil左右
08/29 21:29, 10F

08/29 21:34, 5年前 , 11F
板層間太厚 會影響高速信號線寬線距 導致走線困難
08/29 21:34, 11F

08/29 21:34, 5年前 , 12F
理論上 越多層當然越好 但成本在多層的時候會是指
08/29 21:34, 12F

08/29 21:34, 5年前 , 13F
數性成長 板材low loss跟ultra low loss其成本也是
08/29 21:34, 13F

08/29 21:34, 5年前 , 14F
好幾級跳
08/29 21:34, 14F
沒錯 當板層較多時 高速訊號損失要少 必需使用ultra low loss板材 這是多層板成本所在

08/29 21:39, 5年前 , 15F
看來原PO是EE喔
08/29 21:39, 15F
是的

08/29 21:41, 5年前 , 16F
推推 推推
08/29 21:41, 16F

08/29 21:46, 5年前 , 17F
然後板子可以挖空,不一定要全填滿XD
08/29 21:46, 17F
一般會做挖空的部份是在連接器的鐵殼接地(GGND)跟數位接地(GND)之間做隔離 或是網路變壓器下方有時也會挖掉一半把輸入及輸出隔開 通常音效晶片的數位及類比接地也會挖開一條溝做隔離 大部份都還是在數位訊號隔壁層做接地舖銅 挖空的部份不會太多

08/29 21:54, 5年前 , 18F
先推 雖然看不懂
08/29 21:54, 18F

08/29 22:15, 5年前 , 19F
6層版會比較耐用嗎?
08/29 22:15, 19F
如果設計的好 是會比較耐用

08/29 22:16, 5年前 , 20F
送修RAM變SSD怎麼刪文了? 被摸頭?
08/29 22:16, 20F
藝人店之類的都會逛板吧 ※ 編輯: jason082 (49.159.66.75 臺灣), 08/29/2019 22:18:27

08/29 22:25, 5年前 , 21F
技嘉這次的BIOS開了XMP3200會自動變3600
08/29 22:25, 21F

08/29 22:25, 5年前 , 22F
手動調3200也是自動變3600
08/29 22:25, 22F

08/29 22:25, 5年前 , 23F
真的很棒
08/29 22:25, 23F

08/29 22:31, 5年前 , 24F
樓上,怎樣調都變3600算是BUG吧
08/29 22:31, 24F
不然你要3200?XD ※ 編輯: jason082 (49.159.66.75 臺灣), 08/29/2019 22:36:01 ※ 編輯: jason082 (49.159.66.75 臺灣), 08/29/2019 22:38:06

08/29 22:39, 5年前 , 25F
因為,結果與預期的設定不相同
08/29 22:39, 25F
※ 編輯: jason082 (49.159.66.75 臺灣), 08/29/2019 22:44:30

08/29 22:44, 5年前 , 26F
大推po淺顯易懂的解釋,過去對多層板的了解實在淺
08/29 22:44, 26F

08/29 22:44, 5年前 , 27F
薄,容易人云亦云,感謝po為電蝦入門板友釋疑
08/29 22:44, 27F

08/29 22:56, 5年前 , 28F
Layout好不好也會有影響,但這部分消費者幾乎是無從
08/29 22:56, 28F

08/29 23:01, 5年前 , 29F
除了層數之外,使用幾階的盲埋孔製程也會對layout
08/29 23:01, 29F

08/29 23:01, 5年前 , 30F
08/29 23:01, 30F

08/29 23:12, 5年前 , 31F
解說相當仔細
08/29 23:12, 31F
在這篇儘量寫白話,少用一點專業術語讓愈多人能夠了解 多層板設計並不是不好 而是走線要考慮到的條件比4層板要來得多 板層多時雖然走線會好拉很多(可以走線的面積變大) 但在走線隔壁層的參考接地及電源走線要安排得更加小心 (因為走線重疊的機會更多了) 才能兼顧走線容易及電氣穩定性 這個部份就是看Layout工程師的功力了

08/29 23:26, 5年前 , 32F
刪文原因請去笨版看我有解釋
08/29 23:26, 32F

08/29 23:52, 5年前 , 33F
專業
08/29 23:52, 33F

08/30 00:09, 5年前 , 34F
大大EE猛猛的
08/30 00:09, 34F

08/30 00:23, 5年前 , 35F
平常在鬧的可以看一下嗎,這篇就是專業
08/30 00:23, 35F

08/30 01:05, 5年前 , 36F
推專業,我以前也接觸過不少PCB,但懂的只是皮毛,
08/30 01:05, 36F

08/30 01:05, 5年前 , 37F
終於有人說出專業又讓人看的懂的資訊了,不然某些只
08/30 01:05, 37F

08/30 01:05, 5年前 , 38F
會叫板層多就好的人真的很吵,在這篇專業文好安靜
08/30 01:05, 38F

08/30 01:05, 5年前 , 39F
唷,怎出來叫兩聲,質疑一下專業呢?!
08/30 01:05, 39F

08/30 01:53, 5年前 , 40F
我是看國外測試才決定,還是測試也有收錢辦事?
08/30 01:53, 40F

08/30 02:38, 5年前 , 41F
原來如此
08/30 02:38, 41F

08/30 03:05, 5年前 , 42F
08/30 03:05, 42F

08/30 07:21, 5年前 , 43F
回樓樓樓上,國外測試是說跑3900X,在沒有風吹散熱
08/30 07:21, 43F

08/30 07:21, 5年前 , 44F
片那個很蠢的測試嗎,正常的使用環境就是靠散熱片
08/30 07:21, 44F

08/30 07:21, 5年前 , 45F
來帶熱走的,不然散熱器是做好看的嗎,有些人專門
08/30 07:21, 45F

08/30 07:21, 5年前 , 46F
用一些錯誤的資訊來影響跟煽動他人,是那些人就不
08/30 07:21, 46F

08/30 07:21, 5年前 , 47F
說了,但真的很討厭,根本就是業務或寫手型態
08/30 07:21, 47F

08/30 07:48, 5年前 , 48F
技嘉怎麼會香?電蝦帶風向的不都是說華碩12項8層超
08/30 07:48, 48F

08/30 07:48, 5年前 , 49F
讚,然後微星溫度高用料差G心rev.保固刁
08/30 07:48, 49F

08/30 07:49, 5年前 , 50F
有些功力差的還把TUF吹成比Prime pro更好
08/30 07:49, 50F
所以我才說看話術看得不是很舒服

08/30 08:54, 5年前 , 51F
星粉7pupu
08/30 08:54, 51F

08/30 09:19, 5年前 , 52F
非星不買 有星必買 啊 因為我是鋼鐵星粉 我愛林董
08/30 09:19, 52F

08/30 09:20, 5年前 , 53F
林董為了我們鄉民 服務這麼好 可是國外那一個居然
08/30 09:20, 53F

08/30 09:20, 5年前 , 54F
我凍袂條啦 我比他更凍未條了
08/30 09:20, 54F

08/30 09:21, 5年前 , 55F
林董拍得這麼辛苦 為什麼要這樣抹黑他 喔77777
08/30 09:21, 55F
失敬失敬 ※ 編輯: jason082 (49.217.105.77 臺灣), 08/30/2019 16:39:38
文章代碼(AID): #1TPyIMfZ (PC_Shop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4 篇):
文章代碼(AID): #1TPyIMfZ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