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什麼是PF...又為何要APFC...
解釋一下什麼是PF好了
先來看看這張圖: http://a.imageshack.us/img23/2315/pf1.jpg

(這是手繪圖....那個抖動不是儀器測量的結果 XD)
我們只要複習幾個國中學過的公式,加上一個高中的概念,
就能理解這到底是什麼。
**第一個公式: 電壓(伏特) / 電阻(歐姆) = 電流(安培)
我們插座上的電壓,是110伏特交流,什麼是交流呢,就是他會不停的變動他的電壓值,
從負的110伏特,變成正的110伏特,不停更替。如圖示中的紅線。
**第二個公式: 電流(安培) x 電壓(伏特) = 功率(瓦)
假如今天有一個負載(也就是吃電的東西),他的電阻值是固定的,那他的
電流就會像藍色的那條線,電壓上升,電流上升;電壓下降,電流下降。
而藍色的著色區塊,就是他的 電流x電壓 ,也就是功率。
那如果今天有另一個負載,他不是一個恆定的電阻值呢?他如果跟電壓
一起變化,但又比電壓慢一點呢?(註1)
那他的電流就會像綠色的那條線,電壓上升,電流慢才上升;電壓下降,
電流慢才下降。然而同樣的從 電流x電壓 來看,這樣綠色的著色區塊,
面積跟藍色的著色區塊是一樣大的,這表示什麼呢?
<藍綠兩個裝置的功率一樣大,插在插頭上會要你一樣多的電費(註2)>
那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雖然兩個裝置耗用的功率一樣,但綠色的電流卻比藍色的大?
這時候就要把第一個公式帶入第二個公式,會得到一個新公式:
** 電流x電流x電阻 = 功率
然後,這邊要教一下高中才有的觀念:我們的世界並不理想,所以原本國中計算時
不用考慮的導線,現在他的電阻也要被考慮進去了,所以當導線的電阻值也被考慮時,
電流較大,浪費在導線上的功率也就比較高...........
(為什麼這時候不用考慮正在變化的電壓呢? 公式中電壓不見了嘛。)
對,藍色的線就是PF=1(或很接近1),也就是有APFC功能的電源供應器;
綠色的線就是PF<1(要看他落後到什麼程度),也就是沒有APFC功能的電源供應器。
這樣大家明白什麼是PF了嗎?知道買APFC PSU的意義了嗎?
(註1) 這就叫做所謂的電感/電容性負載,電感會超前,電容會落後,至於為什麼,
這不是這篇要討論的重點......
(註2) 雖然台電跟你收一樣多的錢,但如果你是工業用戶,PF太低會被罰錢的。
國外則有更多嚴格的限制。台灣用電戶其實有時候過太爽....
(註3) 這篇討論的很簡化,完全只是為了理解而描述,不要戰我 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26.29
※ 編輯: wahaha99 來自: 220.132.126.29 (03/10 11:42)
→
03/10 11:42, , 1F
03/10 11:42, 1F
→
03/10 11:42, , 2F
03/10 11:42, 2F
→
03/10 11:42, , 3F
03/10 11:42, 3F
→
03/10 11:43, , 4F
03/10 11:43, 4F
推
03/10 11:46, , 5F
03/10 11:46, 5F
推
03/10 11:46, , 6F
03/10 11:46, 6F
推
03/10 11:48, , 7F
03/10 11:48, 7F
→
03/10 11:48, , 8F
03/10 11:48, 8F
推
03/10 12:27, , 9F
03/10 12:27, 9F
推
03/10 17:09, , 10F
03/10 17:09, 10F
→
03/10 21:57, , 11F
03/10 21:57, 11F
→
03/10 21:57, , 12F
03/10 21:57, 12F
→
03/10 21:58, , 13F
03/10 21:58, 13F
推
03/10 23:12, , 14F
03/10 23:12, 14F
推
03/10 23:13, , 15F
03/10 23:13, 15F
推
03/11 03:33, , 16F
03/11 03:33, 16F
推
08/12 15:55, , 17F
08/12 15:55, 17F
推
05/05 10:22, , 18F
05/05 10:22, 18F
兩年多前的文章 偷偷更新圖片網址 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發現 XDD
※ 編輯: wahaha99 來自: 122.116.38.133 (09/16 20:53)
推
10/31 20:28, , 19F
10/31 20:28, 19F
推
05/04 12:57, , 20F
05/04 12:57, 20F
PC_Shopp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