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大型系統用 use-case driven 來 modeli …

看板OOAD作者 ( )時間17年前 (2007/10/20 10: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大部分講 UML 和 OOAD 的書都會說: 設計 use-case diagram 的時候要避免採用 functional decomposition 的方式 很普遍的惡例就是 actor 跟一個 use case 有 association, 然後再由那個 use case 放射狀 ----<<include>>---> 到一堆 use cases, 然後巢狀延伸不斷一層接一層的 include 下去, 變成樹狀結構。 但是在幫大型系統 modeling 的時候, 不管怎樣似乎都會被帶進 functional decomposition 的狀況, use-case 寫來寫去都會不小心變成 tree 狀, 一路殺到 actor 根本不需要知道的深度去。 (問題 1:是不是實務上出現這種狀況也能被接受呢?) 有書會主張用 package 包住 use-case, 然後讓 actor 跟整個 package 建立 association,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一種解決的方法, 可惜並沒有見過具體的例子是這麼做的。 (問題 2:不知道這種做法究竟可不可行?有板友嘗試過嗎?) 以前在外面跟 team 做 project 時, 用的是 rational 的 CASE tools, 然後 tool 裡的 use-case model template, 會提示說先用 package 分割出所謂的 functional areas, 然後每個 functional area 再獨立一張 use-case diagram, 上層再來一張簡明扼要的 use-case overview diagram; (問題 3:這種做法是正規的方式嗎?還是說只是一種撇步?) 我看我們 SA 一開始都是做傳統的需求分析, 交給 architect 切完 functional areas 之後, 才開始用 use-case 做分析。 但是這樣一層一層切會有兩個主要問題: 1. 一路爬到系統中下層的 package (functional area) 時, 扮演 actor 的物件會越來越弔詭, 已經不是書上常看到的那種「人」或「外部系統」了。 (問題 4:是不是說 use-case 不該被用在這麼下層呢?) 2. 根據 rational 講的那套 analysis class 分類法, 也就是分成 boundary、control、entity 這三種的方法, boundary 一般被解讀成 UI 相關的 classes, 所以下層 package 的 analysis classes 都只出現後兩種。 (問題 5:究竟在 use-case 邊界上但與 UI 無關的 class 算不算 boundary?) 而當時這位 SA 的主張是, 當拿到一個現成的大型軟體系統 source code, 而只打算新增一個 subsystem 到裡面去, 或是修改/擴充某個 subsystem 時, 習慣上述 1. 的情況會很方便進行分析。 (問題 6:當遇到他所說的這種需求時,真的只有這種解法嗎?) 也曾經在其它 team 裡有 SA 抱持著不一樣的做法, 他強調 use-case model 就是給 stakeholder 看的, 所以只有要講給他們聽懂的最上層使用 use-case, 找 analysis classes 時也只是挑出非常大而粗糙的 classes, 用一些很含糊的 interaction diagram 和 state machine diagram 等等的圖帶過; 在 design 時才交給 architect 和 SD 大動作切割 functional areas, 而有些 analysis class 會變成一大個 subsystem 或是 component。 (問題 7:這種做法看似循序漸進而正規,但遇上問題 6 的狀況時不知該如何應付?) 這些問題可說是長年以來的疑惑, 敘述的部分可能真的有點冗長, 問題可能也太多, 不過還是請熟悉這方面的板友不吝賜教了, 如果能介紹用 UML 來 modeling 大型軟體系統的書也是非常歡迎, 這種書真的找很久了, 但是書上範例的規模都沒有想像中的大, functional area 只切一層就搞定的範例實在很難解釋我的疑惑。 順便列一下還算新又讀過的書以免重複 (OOAD 全名太長直接簡寫): 1. O'Reilly 的 Head First OOAD 2. O'Reilly 的 Learning UML 2.0 3. O'Reilly 的 UML 2.0 in a nutshell 4. Addison-Wesley 的 UML 2 And The Unified Process 2/e 5. Course Technology 的 OOAD with the Unified Process 6. IBM Press 的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the IBM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7. IBM Press 的 Implementing the IBM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and Solutions 8. IBM Press 的 Visual Modeling with IBM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 and UML -- Ling-hua Tseng (uranus@it.muds.net)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Interesting: C++, Compiler, PL/PD, OS, VM, Large-scale software design Researching: Software pipelining for VLIW architectures Homepage: https://it.muds.net/~uranu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16.166 ※ 編輯: tinlans 來自: 61.230.216.166 (10/20 10:59)
文章代碼(AID): #176Mlm7o (OOAD)
文章代碼(AID): #176Mlm7o (O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