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動態島發展至今有什麼屌應用嗎?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 (timberlake04)時間11月前 (2023/11/14 15:23), 編輯推噓11(13241)
留言56則, 24人參與, 11月前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ss61512tw (台中彭于晏)》之銘言: : 今年type c配上許多換15系列的換機潮 : 換新機的朋友跟我說那個膠囊跟動態島超莫名其妙他還寧可劉海 : 看影片玩手機會自動縮小 : 不然就要卡個膠囊在那裡 : 當時剛出來有兩個論調 : 1.安卓到時候都會紛紛跟進 : -目前是沒看到哪個廠牌跟進 : 2.一開始大部分app還沒整合,如果整合了一定很酷很屌 : 各位有在使用動態島的使用者 : 過了這麼久目前有什麼很屌的app結合嗎 :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讓安卓粉聞香羨慕一下嗎? 先想想為何要有動態島,原因是FaceID模組目前沒辦法做到更小 先撇除蘋果有沒有這個技術,如果假設蘋果沒有故意留一手 現在動態島就是最好把鏡頭弄到無感的辦法了不是嗎? 動態島有什麼功能都只是附加上去的,本意就是要遮羞而已 所以我不覺得要去要求它有什麼新功能,只要有功能就是比原本的瀏海好 當然安卓的前鏡頭因為沒有做到FaceID這麼強大,根本不應該出現動態島 所以也不用跟進 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99946612.A.12A.html

11/14 15:26, 11月前 , 1F
確實,只要真的是果迷,這就是最好弄到無感的方法了
11/14 15:26, 1F

11/14 15:38, 11月前 , 2F
覺得不好用,那是使用者的問題
11/14 15:38, 2F

11/14 15:39, 11月前 , 3F
這麼大顆也無感 移上去點當縮小瀏海就不能一樣的用
11/14 15:39, 3F

11/14 15:39, 11月前 , 4F
法嗎
11/14 15:39, 4F

11/14 15:52, 11月前 , 5F
不行,因為蘋果沒有做給你
11/14 15:52, 5F

11/14 15:55, 11月前 , 6F
前鏡頭臉部辨識達支付級不難 難在沒辦法做小
11/14 15:55, 6F

11/14 15:55, 11月前 , 7F
做太大被嫌挖孔大很醜 這是安卓不做的主因
11/14 15:55, 7F

11/14 15:55, 11月前 , 8F
蘋果不同 蘋果是只做支付級臉部辨識FaceID
11/14 15:55, 8F

11/14 15:55, 11月前 , 9F
但又要放棄瀏海做出改變 所以只能做大挖孔
11/14 15:55, 9F

11/14 15:55, 11月前 , 10F
所以蘋果才會用動態島賦予這個大挖孔「意義」
11/14 15:55, 10F

11/14 15:55, 11月前 , 11F
安卓品牌中 小米、OPPO和華為都曾經採用結構光
11/14 15:55, 11F

11/14 15:55, 11月前 , 12F
小米和OPPO後來放棄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專案
11/14 15:55, 12F

11/14 15:55, 11月前 , 13F
華為則改採ToF來實現 一樣支付級但一樣大挖孔
11/14 15:55, 13F

11/14 15:55, 11月前 , 14F
目前只有Google靠AI做單挖孔支付級 安全性未知
11/14 15:55, 14F

11/14 16:01, 11月前 , 15F
以上 我只是不認同安卓前鏡頭沒辦法做FaceID
11/14 16:01, 15F

11/14 16:01, 11月前 , 16F
因為回顧歷史確實能做 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設計
11/14 16:01, 16F

11/14 16:01, 11月前 , 17F
蘋果能做大挖孔還加入動態島功能 是因為他是蘋果
11/14 16:01, 17F

11/14 16:29, 11月前 , 18F
中國的屏下前鏡頭才是最優解
11/14 16:29, 18F

11/14 16:30, 11月前 , 19F
因為醜在蘋果就不會醜 懂?
11/14 16:30, 19F

11/14 16:31, 11月前 , 20F
而老實說醜不拉基的信徒也會買單,這幾年的螢幕進
11/14 16:31, 20F

11/14 16:31, 11月前 , 21F
化史就能看出來了...以前人人嫌的下巴額頭好看多少
11/14 16:31, 21F

11/14 16:31, 11月前 , 22F
倍,還可以放大的喇叭單體
11/14 16:31, 22F

11/14 16:38, 11月前 , 23F
螢幕方方的很呆版。有動態島畫面才生動。
11/14 16:38, 23F

11/14 16:38, 11月前 , 24F
這在一些蘋果討論群才是顯學啊
11/14 16:38, 24F

11/14 16:54, 11月前 , 25F
比起瀏海好看一點,有跟邊框分離的感覺,不會像邊
11/14 16:54, 25F

11/14 16:54, 11月前 , 26F
框還黏著一大塊東西,但沒什麼特別用處也是事實
11/14 16:54, 26F

11/14 17:03, 11月前 , 27F
Timer Uber 好用
11/14 17:03, 27F

11/14 17:35, 11月前 , 28F
不就換概念包裝行銷…
11/14 17:35, 28F

11/14 18:41, 11月前 , 29F
沒屁用,蘋果縮小後島的
11/14 18:41, 29F

11/14 18:42, 11月前 , 30F
蘋果縮小faceid後,軟體大概就沒了
11/14 18:42, 30F

11/14 18:55, 11月前 , 31F
果粉要檢討自己而非蘋果
11/14 18:55, 31F

11/14 18:58, 11月前 , 32F
科技創舉
11/14 18:58, 32F

11/14 19:05, 11月前 , 33F
是啊,各家搞這一堆花招,放個額頭不就啥都不必
11/14 19:05, 33F

11/14 20:08, 11月前 , 34F
我覺得瀏海還好看一點,動態島上面一條縫真的強迫症
11/14 20:08, 34F

11/14 20:08, 11月前 , 35F
發作
11/14 20:08, 35F

11/14 20:29, 11月前 , 36F
實際用過 是還蠻雞肋的 但也不致於造成困擾
11/14 20:29, 36F

11/14 20:30, 11月前 , 37F
基本上跟瀏海是差不多的東西
11/14 20:30, 37F

11/14 20:44, 11月前 , 38F
有困擾啊某些軟體排版會被膠囊蓋住,我說的就是北
11/14 20:44, 38F

11/14 20:44, 11月前 , 39F
市府的台北通
11/14 20:44, 39F

11/14 22:26, 11月前 , 40F
懂你妹 說會很屌的是果粉 我早就知道他是智障遮羞
11/14 22:26, 40F

11/14 22:26, 11月前 , 41F
11/14 22:26, 41F

11/14 22:40, 11月前 , 42F
筆電不給我動態島 跟我說生態圈?
11/14 22:40, 42F

11/14 22:44, 11月前 , 43F
動態島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FaceID快藏下去了
11/14 22:44, 43F

11/14 22:44, 11月前 , 44F
算好解決,這東西相比拍照的要求低不少,反倒是Mac
11/14 22:44, 44F

11/14 22:44, 11月前 , 45F
那邊孔位都挖了結果模組還不夠薄,導致到現在還放
11/14 22:44, 45F

11/14 22:44, 11月前 , 46F
不進去,我掀開還要低頭找TouchID真的很微妙
11/14 22:44, 46F

11/15 00:28, 11月前 , 47F
看到果粉正常發揮,我就放心了
11/15 00:28, 47F

11/15 08:55, 11月前 , 48F
其實多此一舉
11/15 08:55, 48F

11/15 09:00, 11月前 , 49F
那macbook的瀏海要怎麼解釋 更阿雜的是那東西還會
11/15 09:00, 49F

11/15 09:00, 11月前 , 50F
擋住程式的top bar
11/15 09:00, 50F

11/15 09:01, 11月前 , 51F
為了屁屏佔比走火入魔
11/15 09:01, 51F

11/15 12:07, 11月前 , 52F
這樣你能無感也是很厲害
11/15 12:07, 52F

11/15 13:56, 11月前 , 53F
其實動態島沒有你想得隨便,如果真的只是過渡,為
11/15 13:56, 53F

11/15 13:56, 11月前 , 54F
什麼要花這麼多心力撰寫上島標準、限制顯示內容
11/15 13:56, 54F

11/16 09:41, 11月前 , 55F
對啊,這其實跟"我相信蘋果"沒甚麼不同
11/16 09:41, 55F

11/16 09:41, 11月前 , 56F
蘋果做甚麼,就是認真厲害有用的東西
11/16 09:41, 56F
文章代碼(AID): #1bKo1q4g (MobileCom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Ko1q4g (Mobile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