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常聽到用過蘋果回不去, 原因是?
看板MobileComm (行動通訊)作者bababananana (bababa)時間2年前 (2022/07/25 06:55)推噓20(28推 8噓 127→)留言163則, 41人參與討論串10/21 (看更多)
※ 引述《poo123456 (poo)》之銘言:
: 不知道大家周圍有沒有親友
: 本來是用安卓 結果用了蘋果後 就繼續用蘋果
Android族群大部分是買10000元上下的中價位機,整個使用流暢度跟UI設計,當然比不上
iPhone。
10000元上下的Android手機,都是手機可以用,手機CP值不要太差就好。
而少數30000元以上的Android旗艦機種,如S22Ultra,整體One UI的使用經驗,就跟iPho
ne不相上下,S22 Ultra部分功能還更優於iPhone。
所以10000元的Android手機使用者,若在使用過後30000元的iPhone,當然會覺得iPhone
也比較好用,用了iPhone回不去了。
iOS最大的問題在於檔案管理系統,跟輸入法選取文字,跟整體APP的自由度。
iPhone連一個最簡單,要把在Win10或macOS,把剪輯完的影片2GB大小,用TypeC隨身碟拷
貝到iPhone都非常麻煩花時間只有USB2.0速度,直接用雲端上傳等10分鐘還比較快。
後來還是取捨S22Ultra的檔案管理優勢跟Ipad Pro M1,
12.9的效能優勢2個一起使用。
1.S22 Ultra120hz模式,只要關掉開發者模式所有過渡動畫,整體流暢度,優於目前最強
iPad Pro 12.9 M1。
2.S22 Ultra目前還是最強的平面攝影手機之一
3.iPad pro 12.9 M1目前最強就是用lumafusion剪輯影片速度跟多工轉檔速度,勝於S22
Ultra太多太多。
4.但是當你用iPad Pro M1或iPhone剪輯影片時,您就會發現很多檔案管理的反常問題。
5.如同樣用外接TypeC/USB3.0隨身碟讀取問題。用iPhone跟iPad Pro M1,跟S22Ultra,
同樣的讀取外接的剪輯影片時。
用同樣VLC Player看影片, TypeC3.0的外接拇指碟,iOS系統就是會跳幀率,影音不同步
。iPad Pro M1,就算是已
經是全功能的15W的雷電3口,讀取寫入速度還是慢沒有到達10Gb/s速度。
我自己測試約外接SSD硬碟約300Mb/s上下。而iPhone只有USB2.0速度的lightning口,更
不用說讀取寫入速度更慢。國外很YouTuber跟Reddit論壇都有反應這個問題。
目前國外測試iPadPro M1雷電口600Mb/s,是指最大速度。但實際是,當您有大於50GB檔
案,而且有上百個大小混合 差異的檔案專案時,速度會掉到300-50Mb/s上下,無法到達
的滿速,整體就拖慢速度。
除非,就只是COPY幾個10多檔案而已,就有機會到達600Mb/s滿速,但離正常的雷電3跟Ty
peC口,至少都讀取寫入10Gb/s速度上下還是差太多。
但S22Ultra全功能的TypeC口就是就不會,外接隨身碟讀取寫入速度都正常。
而iOS除非都COPY到本機才不會讀取延遲,但是卻很花時間又佔空間,4K影片都10GB上下。
重點是2個個系統各有有缺點,但對一般使用者,選iPhone就是回不去了,特別在iPhone
品牌形象及行銷的驕傲高人一等,及品牌優勢的自我催眠。
PS,本人目前有iPhone,iPad Pro,iPad ,Macbbok Pro ,iMac27蘋果全家系列,,也
許稱不上上果迷,但目前最常用的設備,還是S22Ultra。
或許對果迷不敬,但還是有滿多人被蘋果品牌洗行銷,認為蘋果的產品品牌就是最好
的,這也真的無解。也麻煩大家理性討論。
--
→
07/25 07:26,
2年前
, 1F
07/25 07:26, 1F
→
07/25 07:26,
2年前
, 2F
07/25 07:26, 2F
噓
07/25 07:57,
2年前
, 3F
07/25 07:57, 3F
→
07/25 08:02,
2年前
, 4F
07/25 08:02, 4F
→
07/25 08:03,
2年前
, 5F
07/25 08:03, 5F
嗯嗯,我不怪您,因為可能您是一般使用者,您也可能沒有跨平台經驗,不會遇到這樣的
問題。也沒有這樣的專業需求。舉個例子說如情境在imac27 ,Macbook Pro ,iPhone ,S22Ultra,Win10之間的大量長時間剪輯專案檔案管理轉換時 。
因 為iPhone跟iPadPro外接硬碟讀取寫入異常緩慢外,會導致外接硬碟,都只能先花時間
copy到本機處理,但因為剪輯容量一個專案都50GB上下,4-5個專案後一定要再花時間copy回去到外接硬碟。
因此但iPhone, iPad,處理這樣的專案,在來回讀取寫入複製的寫入速度。會導致整個
專案效率緩慢無法進行。
iOS這個最簡單的外接硬碟讀取寫入速度慢,導致無法正常檔案管理,及更重要的是ios的
APP無法把外接硬碟,當作目標硬碟使用,就是檔案管理一個很大的問題。會造成跨平台
效率緩慢,用Wifi傳檔,或雲端傳檔時間效率也是比不上直接用實體硬碟備份轉檔。
在再說的在白話一點,同一個管理50GB專案,使用Macbook Pro ,iMac27,Win10筆電,外接硬碟管理專案都能到達10GB讀寫速度,10分鐘內完成備份。
但iOS系統的iphone,跟ipad,用外接硬碟做同樣的50GB檔案管理備份,要一個小時上下,我說的就是這樣的檔案管理效率緩慢問題。
噓
07/25 08:16,
2年前
, 6F
07/25 08:16, 6F
→
07/25 08:16,
2年前
, 7F
07/25 08:16, 7F
→
, , 8F
iPhone 的lightning是只有USB2.0速度,而且也沒滿速只有50MB/s不到,當您一般人用外出用Sony ZV-1拍個4K影片10分鐘4GB大小而已。要用iPhone看傳到手機看或剪輯編輯影片,跟本自找苦吃,用幾次就不想傳檔了,速度真的太慢。使用IPad Pro M1雷電3口 才有300Mb/s。
→
07/25 08:23,
2年前
, 9F
07/25 08:23, 9F
→
07/25 08:23,
2年前
, 10F
07/25 08:23, 10F
→
07/25 08:23,
2年前
, 11F
07/25 08:23, 11F
→
07/25 08:24,
2年前
, 12F
07/25 08:24, 12F
→
07/25 08:25,
2年前
, 13F
07/25 08:25, 13F
→
07/25 08:25,
2年前
, 14F
07/25 08:25, 14F
→
07/25 08:26,
2年前
, 15F
07/25 08:26, 15F
→
07/25 08:26,
2年前
, 16F
07/25 08:26, 16F
→
07/25 08:27,
2年前
, 17F
07/25 08:27, 17F
推
07/25 08:27,
2年前
, 18F
07/25 08:27, 18F
→
07/25 08:28,
2年前
, 19F
07/25 08:28, 19F
→
, , 20F
PS,本人目前有iPhone,iPad Pro,iPad ,Macbbok Pro ,iMac27蘋果全家系列,,也
許稱不上上果迷,但目前最常用的設備,還是S22Ultra。
或許對果迷不敬,但還是有滿多人被蘋果品牌行銷,盲目認為蘋果的產品品牌就是最好的,這也真的無解。也麻煩大理性討論。
→
07/25 08:30,
2年前
, 21F
07/25 08:30, 21F
→
07/25 08:30,
2年前
, 22F
07/25 08:30, 22F
→
07/25 08:30,
2年前
, 23F
07/25 08:30, 23F
→
07/25 08:32,
2年前
, 24F
07/25 08:32, 24F
→
07/25 08:32,
2年前
, 25F
07/25 08:32, 25F
→
07/25 08:32,
2年前
, 26F
07/25 08:32, 26F
→
07/25 08:32,
2年前
, 27F
07/25 08:32, 27F
噓
07/25 08:34,
2年前
, 28F
07/25 08:34, 28F
→
07/25 08:34,
2年前
, 29F
07/25 08:34, 29F
→
07/25 08:35,
2年前
, 30F
07/25 08:35, 30F
→
07/25 08:35,
2年前
, 31F
07/25 08:35, 31F
→
07/25 08:36,
2年前
, 32F
07/25 08:36, 32F
→
07/25 08:36,
2年前
, 33F
07/25 08:36, 33F
→
07/25 08:36,
2年前
, 34F
07/25 08:36, 34F
→
07/25 08:36,
2年前
, 35F
07/25 08:36, 35F
→
07/25 08:37,
2年前
, 36F
07/25 08:37, 36F
還有 95 則推文
還有 15 段內文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18:35:16
推
07/25 18:32,
2年前
, 132F
07/25 18:32, 132F
→
07/25 18:32,
2年前
, 133F
07/25 18:32, 133F
→
07/25 18:32,
2年前
, 134F
07/25 18:32, 134F
嗯嗯,對的當有大小混合檔案,根本無法達到理論速度。
而且蘋果iPad Pro M1 還是標榜雷電3口,而雷電3其實理論值是40Gb/s。所以蘋果這個iP
adPro雷電口連1/4效率都沒有。
我自己用TB3的雷電3外接SSD硬碟碟,測試macOS的iMac27的雷電3口至少都有,讀寫3000M
b/s上下!
iPadPro這個雷電3口真的很瞎。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18:42:19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18:53:52
→
07/25 18:53,
2年前
, 135F
07/25 18:53, 135F
→
07/25 18:53,
2年前
, 136F
07/25 18:53, 136F
推
07/25 19:10,
2年前
, 137F
07/25 19:10, 137F
→
07/25 19:23,
2年前
, 138F
07/25 19:23, 138F
→
07/25 19:24,
2年前
, 139F
07/25 19:24, 139F
→
07/25 19:25,
2年前
, 140F
07/25 19:25, 140F
建議網友理性討論就好,酸言酸語,對討論沒有幫助,還是謝謝大家。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19:37:49
推
07/25 19:57,
2年前
, 141F
07/25 19:57, 141F
→
07/25 19:57,
2年前
, 142F
07/25 19:57, 142F
推
07/25 20:07,
2年前
, 143F
07/25 20:07, 143F
→
07/25 20:07,
2年前
, 144F
07/25 20:07, 144F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20:30:01
推
07/25 20:56,
2年前
, 145F
07/25 20:56, 145F
→
07/25 20:56,
2年前
, 146F
07/25 20:56, 146F
嗯嗯,呵呵呵,贊同,若有真的有嘗試用iPad及iPhone,用iOS做過檔案管理的使用者,
就知道我們在講什麼了。謝謝,都順心。
→
07/25 20:56,
2年前
, 147F
07/25 20:56, 147F
→
07/25 20:56,
2年前
, 148F
07/25 20:56, 148F
→
07/25 20:56,
2年前
, 149F
07/25 20:56, 149F
→
07/25 20:59,
2年前
, 150F
07/25 20:59, 150F
→
07/25 20:59,
2年前
, 151F
07/25 20:59, 151F
→
07/25 21:02,
2年前
, 152F
07/25 21:02, 152F
→
07/25 21:02,
2年前
, 153F
07/25 21:02, 153F
→
07/25 21:02,
2年前
, 154F
07/25 21:02, 154F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21:09:07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2.181 臺灣), 07/25/2022 21:13:03
推
07/25 21:33,
2年前
, 155F
07/25 21:33, 155F
推
07/25 23:24,
2年前
, 156F
07/25 23:24, 156F
→
07/25 23:24,
2年前
, 157F
07/25 23:24, 157F
→
07/25 23:49,
2年前
, 158F
07/25 23:49, 158F
麻煩大家還是理性討論,謝謝。我也從沒說蘋果全家桶不好用,若不好用,自己也不會購
買蘋果全套系列。但的確在某些專案需求,蘋果能做的更好,確遲遲不改善。
比較不喜歡是,很多人根本沒買過蘋果全家桶全套,只是買過一隻iPhone,就把蘋果全
家桶,說的多好用。很多使用上的細節,有專業需求,及長時間使用才能發覺,而不
是只是聽從蘋果行銷話術。
最簡單來說,很多人討論說Mini Led的螢幕多好,蘋果的XDR螢幕多好,但實際使用後,
其實是,除了Mini Led螢幕高度優勢,但在螢幕色準,還是沒有達到蘋果全家安桶出廠時
,每個蘋果家桶螢幕需有相同色準的問題。
每個不同時期出廠Macbook Pro 及iMac27螢幕,iPhone,因出廠元件面板還是稍微有不同
,螢幕顏色還是都不相同,也都需要用較色設備及軟體來較色。如使用x-rite i1 pro在
不同行業的系列,在印刷,攝影,投影設備的較色儀。
蘋果每個螢幕色準一致性要求也是專業使用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有興趣的及英文好的的可
以Google,有很多色彩學學問可以學習。
蘋果全家桶,比Win系列好的地方,就是系統的同一性,也比較容易做螢幕顏色較色的管
理。
這也是一些專業的需求,需有長時間使用,才會發覺的問題。
而一般使用者根本不會遇到這些問題,所以很容易被蘋果的行銷話術。
PS,據我看到的消息是Mini Led的螢幕,蘋果已經要放棄使用了,後續Macbook Pro 跟iP
ad Pro蘋果會使用Oled螢幕,就看是明年有沒有機會看到了。
Asus ProArt系列用的Oled螢幕其實已經在市場已比蘋果先上市了,筆記本系列的3840 x
2400 4K UHD 解析度, 100% DCI-P3 廣色域。
Mini Led顯示螢幕的優點是亮度,可以達到比OLED更高的亮度,但局部調光仍然沒有OLED
那麼精準,因此顏色在專業使用者來看很容易看出來分別是。這也是我蘋果行銷不會告訴
消費者的,也因為一般使用者,根本不會注意到的。
也可惜這種比較話題,最後往往變成彼此互相攻擊某部分,卻沒法理性分享,把雙方的使
用情境提出來,分析雙方優缺點。
祝福大家順心。還是希望大家理性討論,謝謝。
※
推
07/27 09:52,
2年前
, 159F
07/27 09:52, 159F
→
07/27 09:52,
2年前
, 160F
07/27 09:52, 160F
→
07/27 09:52,
2年前
, 161F
07/27 09:52, 161F
→
07/27 09:52,
2年前
, 162F
07/27 09:52, 162F
→
07/27 09:52,
2年前
, 163F
07/27 09:52, 163F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4.46 臺灣), 07/27/2022 10:31:30
※ 編輯: bababananana (111.71.214.46 臺灣), 07/27/2022 10:35:5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obileComm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