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蘋果的筆電的一些問題....
雖然我推了Apple官方的「理由」
http://www.apple.com/tw/why-mac/
還是來針對這個網頁客觀一下
而且是針對「很一般」的使用者(不太打電動)
前面提一堆geeky火星文的原po應該看不懂...
※ 引述《vossi (vossi)》之銘言:
: 想請問各位版友APPLE的筆電跟其他比起來
: 優點是什麼?
==== 前提是有預算 不到4萬的話請直接買PC 前前後後要花的錢可不少 ====
==== 前提是有預算 不到4萬的話請直接買PC 前前後後要花的錢可不少 ====
以下我會針對MacBook Air來推薦,而且6~7月的更新值得等,因為還有新系統Lion。
要買的話記憶體請加到4GB,以免將來後悔。11吋或13吋看需求和預算,錢夠多的話
硬碟不要買64G的,省吃儉用的日子不好過~"~。
A. 硬體
1. 觸控板(trackpad)
每次看到同學用筆電還要接滑鼠都會想笑XD。目前除了打手忙腳亂的電動、或是
做一些很精細的影像編輯以外,幾乎用不到滑鼠,我相信多數Mac user都是這樣。
新系統Lion可以搭配的多點觸控手勢更多了,可以期待一下:
http://www.apple.com/tw/macosx/lion/#video-gestures
2. 電池
雖然有時因為板上會有因為人品問題(?)遇到電池膨脹等讓人不高興的故障情況,
但在正常情況,Apple的電池續航力可以讓對手望塵莫及。
目前13吋MacBook Air官方號稱的續航力是「無線網路」7小時,一般PC的話,
用最省電的方式不接網路可能連5小時都沒有(笑)。
一樣,每次看到同學在教室用筆電必接電源線也會想笑XD。
3. Air的輕薄
我同學說放11吋Air在背包裡根本沒有背一台電腦的感覺,但我目前背2.5kg的2007年
小白很有感覺Orz。算了一下,13吋Air加上iPad 2還比我的小白輕不少呢!
雖然有小筆電的輕薄,但Air的效能是遠遠狂勝小筆電的。
其他規格很多PC都有(PC可以自己換SSD),甚至還輸給PC的(顯示卡方面),
不過對「一般人」來說不重要。但個人覺得以上三點就足以把對手打趴。
B. 軟體
內建不少好用的軟體,例如喜歡iLife的人會愛不釋手。
舉一個方便小工具:擷取畫面,在Mac上只要按快速鍵框一下就直接存檔在桌面了,在
Windows上這可是printscreen + 小畫家貼上 + 剪裁影像 + 存檔的複雜動作。
就算沒有內建,網路上很常找得到免費又好用的solution,只有少數情況需要付費。
今年推出的Mac App Store提供了一個很直覺的找軟體、下載(購買)、安裝方式
http://www.apple.com/tw/mac/app-store/
C. 作業系統
官方的「Mac完全解析」
http://www.apple.com/tw/macosx/what-is-macosx/#anatomyvideo
買Mac最大的不同就是作業系統Mac OS X。大家最常用的評價就是「直覺、人性化」,
有很多Windows使用者覺得神奇的功能(例如Expose和QuickLook),在Mac上大家已經
習以為常,一時反而還想不到要舉什麼例子XD,不過偶爾也會發現有一直沒改掉的缺點。
真的想先get a feel的話,除了找機器試玩,也可以找入門書或是教學網站,比較仔細。
置底文的書推薦(看前幾章就有感覺了):
* MacOS X 10.6 使用手冊
* 我的第一本蘋果書--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
網站的話我推薦MacUKnow http://www.macuknow.com/
如果是針對進階使用者或是資工領域,我還能舉出更多的理由XD,但對一般人來說:
1. 不會中PC的病毒,少開個防毒軟體也能省下不少效能。在Windows上一個嚴重病毒或
惡意程式的代價可高了。
2. 不常當機、更少重灌。雖然Windows 7已經進步很多,但在Mac上還是更少發生
不穩定、莫名其妙的錯誤、系統被弄壞等事情。
使用電腦是要來方便完成想要的事情,而不是常常被系統錯誤給困擾。
3. 設定簡單:很多事情Mac一買來打開就幾乎能用(或有內建),Windows還要設定半天。
最近iPhone板有一篇13個回應的文章:
[心得] 如何將筆電變成WIFI基地台
網友們紛紛分享在Windows上如何透過套件和複雜設定把有線網路以無線分享出去。
最後終於有位Mac user跳出來示範輕鬆三步驟,用內建的系統偏好設定就搞定了。
因為這種事情在Mac上簡單到自己Google一下就知道啦XD,根本不用開教學文。
對了,我覺得Apple在「無線」方面的想法一直都很先進。
所有產品,「包含桌機」,硬體全部內建WiFi、藍芽,也推出無線的鍵盤和觸控板。
可惜MacBook Air 2010拿掉紅外線了,哭哭>"<,要自己買接收器。
4. 內建Time Machine輕鬆備份。備份對筆電非常重要,電腦壞過一次就知道了。
在Mac上設定好Time Machine,只要插上外接硬碟,備份就開始了,在背景執行甚至
使用者根本不會察覺到。備份的時間點其實很多,而且只儲存變動的部份很省空間。
D. 相容性
1. Mac現在可以裝Windows,能跑雙系統,對Windows程式不依賴的話何不買Mac?
不論是用boot camp裝原生Windows,或是VirtualBox裝模擬的Windows,如果不幸
有需要都可以放大絕來解決。
2. Windows(IE)-only的情況漸漸改善。台灣的Mac user慢慢變多了,情況跟五年前
很不一樣。Mac上有越來越多好用程度不輸給Windows的軟體,或是熱門的Windows
軟體(遊戲?)開始重視Mac市場。
我目前開Windows的情況只剩下 讀卡機ATM轉帳 跟少數 網路銀行功能 了,
其他人可能還多個ppstream吧。
3. 有Office for Mac,有些學校有校園授權版。2011已經算是和Windows相容性不錯
的版本了,最糟糕還可開Windows來解決。如果沒有時常和PC user交換Office檔案
的需求,也可以考慮iWork。用Pages做精美的文件,用Keynote做令人驚艷的簡報。
4. 多數的印表機、數位相機、攝影機皆可在Mac上使用,雖然有的for Mac的驅動程式
蠻糟的。雖然Mac已經包好許多有用的週邊,但缺點是真的需要買週邊時要多做功課
,要認明「支援Mac」,或是到板上來問。
: 另外我朋友自從換了MAC以後
: MSN就常常斷線
: 很不穩
: 是不是蘋果電腦不是適合MSN阿?
因為MSN是微軟出的東西 沒有公開的標準(protocol)
MSN for Mac也做得很沒誠意
我用Adium 困擾不多(掉訊息還是人品問題?) 而且現在台灣人越來越少用MSN了XD
都跳槽到Facebook、Plurk之類的
: 我買筆電主要是
: 上網瀏覽 Facebook youtube ppt word 聽音樂...等等
: 就是基本一般人用電腦的功能
: 我比較不需要遊戲的功能
: 不過我希望可以玩一些FB的小遊戲
: 如開心農場..等
Air很夠用了
: 請問這樣的我MAC對我來說是適合的嗎?
==== 前提是有預算 不到4萬的話請直接買PC 前前後後要花的錢可不少 ====
既然我推薦Air,那6~7月的更新和新系統Lion很值得等,反正研究所最早8月才開始忙。
硬體更新除了板上預期的Sandy Bridge CPU和Thunderbolt I/O (火星文),
「一般人」可以期待預設的記憶體RAM變多,或是選購SSD變便宜,這樣可以省錢。
另外Lion主打的精神是「Back to the Mac」,也就是把目前iPhone/iPad上成功的元素,
帶回Mac OS X上,我相信對於入門使用者,使用上會更直覺、更好上手,就像
使用iPhone/iPad一樣。
寫到這裡我覺得置底的大哉問該好好更新了Orz...
月經文很多都沒收錄
--
It's nice to be important, but it's more important to be ni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18
※ 編輯: ryanlei 來自: 140.112.217.18 (05/22 13:32)
推
05/22 13:34, , 1F
05/22 13:34, 1F
→
05/22 13:37, , 2F
05/22 13:37, 2F
推
05/22 13:47, , 3F
05/22 13:47, 3F
→
05/22 13:47, , 4F
05/22 13:47, 4F
推
05/22 13:47, , 5F
05/22 13:47, 5F
→
05/22 13:54, , 6F
05/22 13:54, 6F
推
05/22 13:55, , 7F
05/22 13:55, 7F
推
05/22 14:00, , 8F
05/22 14:00, 8F
推
05/22 14:00, , 9F
05/22 14:00, 9F
→
05/22 14:00, , 10F
05/22 14:00, 10F
→
05/22 14:01, , 11F
05/22 14:01, 11F
推
05/22 14:03, , 12F
05/22 14:03, 12F
→
05/22 14:03, , 13F
05/22 14:03, 13F
推
05/22 14:05, , 14F
05/22 14:05, 14F
推
05/22 14:09, , 15F
05/22 14:09, 15F
推
05/22 14:09, , 16F
05/22 14:09, 16F
→
05/22 14:10, , 17F
05/22 14:10, 17F
推
05/22 14:33, , 18F
05/22 14:33, 18F
→
05/22 14:34, , 19F
05/22 14:34, 19F
推
05/22 14:35, , 20F
05/22 14:35, 20F
推
05/22 14:39, , 21F
05/22 14:39, 21F
→
05/22 14:43, , 22F
05/22 14:43, 22F
→
05/22 14:44, , 23F
05/22 14:44, 23F
推
05/22 15:18, , 24F
05/22 15:18, 24F
推
05/22 15:31, , 25F
05/22 15:31, 25F
推
05/22 15:32, , 26F
05/22 15:32, 26F
推
05/22 15:35, , 27F
05/22 15:35, 27F
→
05/22 15:35, , 28F
05/22 15:35, 28F
→
05/22 15:35, , 29F
05/22 15:35, 29F
推
05/22 15:59, , 30F
05/22 15:59, 30F
→
05/22 15:59, , 31F
05/22 15:59, 31F
→
05/22 16:12, , 32F
05/22 16:12, 32F
→
05/22 16:13, , 33F
05/22 16:13, 33F
推
05/22 16:18, , 34F
05/22 16:18, 34F
→
05/22 16:32, , 35F
05/22 16:32, 35F
→
05/22 16:33, , 36F
05/22 16:33, 36F
推
05/22 16:35, , 37F
05/22 16:35, 37F
→
05/22 16:36, , 38F
05/22 16:36, 38F
→
05/22 16:36, , 39F
05/22 16:36, 39F
→
05/22 16:40, , 40F
05/22 16:40, 40F
→
05/22 16:58, , 41F
05/22 16:58, 41F
→
05/22 16:58, , 42F
05/22 16:58, 42F
→
05/22 17:00, , 43F
05/22 17:00, 43F
→
05/22 17:02, , 44F
05/22 17:02, 44F
→
05/22 17:04, , 45F
05/22 17:04, 45F
→
05/22 17:05, , 46F
05/22 17:05, 46F
→
05/22 17:06, , 47F
05/22 17:06, 47F
推
05/22 17:08, , 48F
05/22 17:08, 48F
→
05/22 17:09, , 49F
05/22 17:09, 49F
推
05/22 17:17, , 50F
05/22 17:17, 50F
推
05/22 17:17, , 51F
05/22 17:17, 51F
推
05/22 17:35, , 52F
05/22 17:35, 52F
推
05/22 17:49, , 53F
05/22 17:49, 53F
推
05/22 18:15, , 54F
05/22 18:15, 54F
→
05/22 18:15, , 55F
05/22 18:15, 55F
推
05/22 19:22, , 56F
05/22 19:22, 56F
推
05/22 23:49, , 57F
05/22 23:49, 57F
推
05/23 01:04, , 58F
05/23 01:04, 58F
→
05/23 01:06, , 59F
05/23 01:06, 59F
推
05/23 03:35, , 60F
05/23 03:35, 60F
推
05/23 09:52, , 61F
05/23 09:52, 61F
推
05/23 13:06, , 62F
05/23 13:06, 62F
→
05/23 13:08, , 63F
05/23 13:08, 63F
推
05/23 14:10, , 64F
05/23 14:10, 64F
→
05/23 14:10, , 65F
05/23 14:10, 65F
→
05/23 14:15, , 66F
05/23 14:15, 66F
→
05/23 15:25, , 67F
05/23 15:25, 67F
→
05/23 15:27, , 68F
05/23 15:27, 68F
→
05/23 15:45, , 69F
05/23 15:45, 69F
→
05/23 15:45, , 70F
05/23 15:45, 70F
→
05/23 15:47, , 71F
05/23 15:47, 71F
→
05/23 15:47, , 72F
05/23 15:47, 72F
→
05/23 15:50, , 73F
05/23 15:50, 73F
→
05/23 15:52, , 74F
05/23 15:52, 74F
噓
05/23 20:41, , 75F
05/23 20:41, 75F
→
05/23 20:43, , 76F
05/23 20:43, 76F
推
05/23 21:17, , 77F
05/23 21:17, 77F
→
05/23 21:23, , 78F
05/23 21:23, 78F
→
05/23 21:23, , 79F
05/23 21:23, 79F
→
05/23 21:45, , 80F
05/23 21:45, 80F
推
05/23 22:19, , 81F
05/23 22:19, 81F
→
07/05 18:39, , 82F
07/05 18:39, 8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AC 近期熱門文章
PTT數位生活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