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蘋果眼中屬於未來的"後PC時代"

看板MAC (蘋果Mac)作者 (妖底迪)時間14年前 (2011/03/04 21:54), 編輯推噓21(24365)
留言92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若有OP請提醒本人將於一小時內刪除------------------------ 原文在此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63&t=2039449 Mobile01 by 作者 chanhanliao Engadget.com 剛刊出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評論, 點出了 Apple 從最早的 iPhone 開始就一直朝向的目標, 就是定義出屬於現代、更屬於未來的「後 PC 時代」, 這是 Apple 終極的藍海策略, 而這個目標在昨天的發表會上第一次正式的從 Steve Jobs 的口中說出來。 雖然以前 Apple 從未明確的說出這個願景, 但瞭解「後 PC 時代」所代表的意義之後, 會發現 Apple 從以前到現在的每一個產品、每一個動作, 都是為了將世界帶入這個新的時代。 文章的大意是,在這個全新的「後 PC 時代」中, Apple 不需要(也不想要)再去參與硬體規格、功能特色的競爭, 甚至也不再有 Mac vs. PC 的比較(就是 Mac vs. PC 廣告中止的原因) 最後只剩下「未來」vs.「過去」 在 Apple 心中,未來的時代不再需要比較螢幕、記憶體或是擴充槽的多寡 而完全只剩下「使用者體驗的品質」的競爭 如果用過去「舊 PC 時代」的思維來比較 Apple 和其他廠商的產品, 就像是拿「一輛超級跑車」和「一本令人回味再三的名著」相比一樣突兀 在新時代中,「使用者體驗的品質」凌駕在一切之上 產品的價值不再取決於記憶體大小、CPU 有多快、螢幕解析度或是有多少插槽 而是單純的取決於「使用這個產品時感受到的體驗」 當 Motorola 還在花費數百萬美元的行銷費用, 向消費者宣傳 Xoom 的 4G 升級能力、CPU 速度和高畫素相機的時候, Apple 只需要讓消費者使用產品的體驗能夠順暢、完美, 並告訴大家這些硬體規格數字都是屬於一種叫做「PC」的恐龍時代 Apple 並不是要打敗市面上所有的平板電腦或手機, 而是告訴大家「我們專心的在做一件事情,而其他所有的人聯合起來做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 Apple 並不認為自己和 HP、Motorola 等平板廠商是競爭對手, 因為他們跟本不是在同一個比賽中! 對於三星、HP、RIM、Motorola 等廠商來說,要挑戰 Apple 變得越來越不可能。 因為任何一間廠商都可以輕易的做出「世界上最強規格的平板電腦」 但那些高規格的數字並不能幫產品取悅絕大多數的一般使用者 這些參與高規格競賽的廠商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變成像是那種「買紅色法拉利跑車只是 為了證明自己可以」的人 Apple 不只是在挑戰 PC,而是正在宣稱 PC 時代的終結 這當然不是說 Apple 要停止生產個人電腦產品,實際上 MacBooks 的銷售成績也不斷成 長 但從即將推出的 Lion 作業系統就能看出,其與 iOS 相似的界面和簡單操作 正是在告訴大家,個人電腦(PC)也要跨入「後 PC 時代」了 Apple 下定決心要讓 iPad 帶來的使用者體驗成為新世代的標準, Apple 不只想要占有整個市場,更想要定義這個市場 其實我們以前早就看過 Apple 表現出這樣的野心,我們也都知道結局是什麼 世界上也曾經有「前 iPod 時代」 HP、三星,甚至 Microsoft 等許多公司都爭相推出了想和 Apple 競爭的產品 但還有人記得那些產品嗎? 蘋果真的很香 有吃過的人才真正知道他的美味 無論ipod iphone ipad imac and macboo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223.98 ※ 編輯: lawliet357 來自: 114.32.223.98 (03/04 21:55)

03/04 22:10, , 1F
XD,其實你只要給我在mac裡面可以開pps我就心滿意足了..
03/04 22:10, 1F

03/04 22:10, , 2F
自high文,還不如看這篇 http://thurly.net/106d
03/04 22:10, 2F

03/04 22:19, , 3F
樓上推的那篇比較自high吧....一堆自以為考究的「註」
03/04 22:19, 3F

03/04 22:23, , 4F
各位真好玩XDDDDDDDDDD
03/04 22:23, 4F

03/04 22:29, , 5F
這篇文章至少在技術演變上有所解釋,mobile01那篇除了
03/04 22:29, 5F

03/04 22:30, , 6F
"使用者體驗"外又講了什麼,甚至使用者體驗也沒講清楚
03/04 22:30, 6F

03/04 22:32, , 7F
二樓給的那個連結 那作者真是自以為是到極點= =
03/04 22:32, 7F

03/04 22:34, , 8F
apple走的是破壞性創新
03/04 22:34, 8F

03/04 22:37, , 9F
我想有用過麥金塔or iOS的都很清楚所謂的"使用者體驗"
03/04 22:37, 9F

03/04 22:39, , 10F
後PC時代電池還會膨脹嗎
03/04 22:39, 10F

03/04 22:45, , 11F
據說是人品問題XDD
03/04 22:45, 11F

03/04 22:57, , 12F
電池膨脹的處裡方法 至少比起其他品牌負責任多了....
03/04 22:57, 12F

03/04 22:59, , 13F
二樓那篇純自嗨
03/04 22:59, 13F

03/04 23:03, , 14F
我覺得真的不需要這麼自high。而電池都能護航我真的不知
03/04 23:03, 14F

03/04 23:04, , 15F
該說什麼,放著台灣經銷商推卸電池責任也是負責嗎?
03/04 23:04, 15F

03/04 23:05, , 16F
使用者過度的溺愛反而會讓Mac停滯不前
03/04 23:05, 16F

03/04 23:08, , 17F
不過你說的是台灣阿 囧 或許美國做的很好 這代理商阿..
03/04 23:08, 17F

03/04 23:09, , 18F
更正 是經銷商
03/04 23:09, 18F

03/04 23:10, , 19F
by the way Odin我覺得他的文章很好看耶 ..
03/04 23:10, 19F

03/04 23:33, , 20F
Odin 的文章有些不錯,不錯最近品質很差
03/04 23:33, 20F

03/04 23:45, , 21F
純噓GOLD....那麼拜託你來挑一下我語病好了
03/04 23:45, 21F

03/04 23:45, , 22F
我說:APPLE一直是3C界的領導先知...我想看你要用什麼
03/04 23:45, 22F

03/04 23:45, , 23F
理由來反駁我..謝謝!!!
03/04 23:45, 23F

03/04 23:47, , 24F
視野的問題 這篇寫的很不錯 odin的文章其實一直也很不錯
03/04 23:47, 24F

03/04 23:47, , 25F
有必要效忠成這樣嗎?我沒事幹嘛挑你語病 XD
03/04 23:47, 25F

03/04 23:48, , 26F
好吧,那我也加入,apple領先世界三百年好了
03/04 23:48, 26F

03/04 23:49, , 27F
生氣就輸一半了 個人見解不同 互相討論而已....
03/04 23:49, 27F

03/04 23:59, , 28F
還滿同意goldstein的觀點
03/04 23:59, 28F

03/05 00:06, , 29F
Google搜尋:筆記型電腦 電池膨脹 第一頁都是Macbook(Pro)
03/05 00:06, 29F

03/05 00:10, , 30F
原po的文章很讚!再推一次~
03/05 00:10, 30F

03/05 00:14, , 31F
然後二樓的文章,感想只有覺得好多的(註).....
03/05 00:14, 31F

03/05 00:33, , 32F
兩位的論點"3C界的先知"跟"不入流的台灣經銷商"又不衝突
03/05 00:33, 32F

03/05 00:57, , 33F
都給你講就好了嘛...
03/05 00:57, 33F

03/05 00:58, , 34F
其他錯誤不講,光講apple不追求硬體,只講體驗就是錯
03/05 00:58, 34F

03/05 01:00, , 35F
ipad的硬體強到其他廠商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jobs講
03/05 01:00, 35F

03/05 01:01, , 36F
高檔螢幕,更薄,cpu更快,不然他要講什麼,爽爽爽嗎
03/05 01:01, 36F

03/05 01:02, , 37F
工作購物頻道不就這樣
03/05 01:02, 37F

03/05 01:03, , 38F
使用者體驗這麼棒,硬體不重要,那不要買iphone 4阿
03/05 01:03, 38F

03/05 01:03, , 39F
拿iphone一代就好啦,硬體不重要嘛
03/05 01:03, 39F

03/05 01:05, , 40F
可是IP4比IP1爽很多 爽度很重要阿XD
03/05 01:05, 40F

03/05 01:12, , 41F
iphone3g都跟磚頭一樣拖了
03/05 01:12, 41F

03/05 01:43, , 42F
其實我覺得apple的意思是硬體已經超越軟體好幾年
03/05 01:43, 42F

03/05 01:43, , 43F
甚至好幾十年了 你看看當初intel雙核剛推出的時候
03/05 01:43, 43F

03/05 01:44, , 44F
老王賣瓜,_______
03/05 01:44, 44F

03/05 01:44, , 45F
實際上效能有比之前的pentiumD好很多嗎 我想似乎沒有
03/05 01:44, 45F

03/05 01:45, , 46F
一直要到vista 甚至 7做出真正支援平行運算的OS
03/05 01:45, 46F

03/05 01:45, , 47F
才能發揮雙核甚至多核心的效能 OpenCL的技術也是
03/05 01:45, 47F

03/05 01:46, , 48F
硬體要求是必要的 但是他只是材料 終究要做出菜一樣
03/05 01:46, 48F

03/05 01:47, , 49F
不只軟體 外觀 功能 特色 最終使用者看的就是結果嘛
03/05 01:47, 49F

03/05 01:49, , 50F
當然對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啦...就跟我同學死也要買
03/05 01:49, 50F

03/05 01:50, , 51F
i9000還說服我不要買iphone一樣.... 見仁見智吧
03/05 01:50, 51F

03/05 01:51, , 52F
就如同被形容成蘋果派一樣
03/05 01:51, 52F

03/05 01:51, , 53F
講錯...是蘋果教派一樣...
03/05 01:51, 53F

03/05 01:52, , 54F
拿基督教來講 也不是全世界都信仰基督教
03/05 01:52, 54F

03/05 01:54, , 55F
不過我承認我愛死蘋果的產品了.....
03/05 01:54, 55F

03/05 02:06, , 56F
電池膨脹問題絕對是蘋果一大敗筆
03/05 02:06, 56F

03/05 02:06, , 57F
我也有看到別的教派的人說ipad除了速度以外贏在哪裡
03/05 02:06, 57F

03/05 02:07, , 58F
軟體阿大哥 就跟Odin講的一樣 蘋果根本不需要多去補充
03/05 02:07, 58F

03/05 02:07, , 59F
A系統的平板已經超越ipad了... 每個品牌一定會有無法撼動
03/05 02:07, 59F

03/05 02:07, , 60F
手機功能 因為app store幾乎該有的都有了
03/05 02:07, 60F

03/05 02:08, , 61F
的基本教義派阿 不過真正多數的使用者都還是沒這麼死忠
03/05 02:08, 61F

03/05 02:08, , 62F
那種動到instruction的除外..
03/05 02:08, 62F

03/05 02:08, , 63F
所以末端的使用體驗才能決定一切
03/05 02:08, 63F

03/05 02:09, , 64F
不能同意你更多 可是我覺得android給人的感覺就是win
03/05 02:09, 64F

03/05 02:09, , 65F
很多可以自己刷 自己改 很好玩
03/05 02:09, 65F

03/05 02:12, , 66F
不過說已經超越有點不太同意就是了 除非說速度與效能
03/05 02:12, 66F

03/05 02:17, , 67F
剛剛搜尋了一下 似乎電池真的災情慘重..
03/05 02:17, 67F

03/05 02:22, , 68F
真正慘重的不是電池本身 是台灣區的服務阿~~ 話說這也是
03/05 02:22, 68F

03/05 02:22, , 69F
使用者體驗的重大部份 而一直都是台灣最弱的一環
03/05 02:22, 69F

03/05 02:29, , 70F
真的!我只看到台灣要這麼多天 其他國家直接換一個給你.
03/05 02:29, 70F

03/05 03:56, , 71F
用就對了,沒必要神化他
03/05 03:56, 71F

03/05 06:19, , 72F
不知有無看過原文了,原文中我不覺有任何「神化」的地方
03/05 06:19, 72F

03/05 06:21, , 73F
我認為有競爭才有進步,但蘋果的確建立一個較完整的生態圈
03/05 06:21, 73F

03/05 08:35, , 74F
我覺得從ipad開始,jobs在試圖創造的是一種生活型態
03/05 08:35, 74F

03/05 08:36, , 75F
在ipad之前,還是偏向創作工作型態的類型
03/05 08:36, 75F

03/05 09:11, , 76F
我也是電池膨脹的受害者,我喜歡蘋果也不爽蘋果,唉...
03/05 09:11, 76F

03/05 09:24, , 77F
後pc時代,應該是雲端時代,就是走回以前的大型主機
03/05 09:24, 77F

03/05 09:25, , 78F
然後決勝關鍵就是網路速度,台灣應該是跟不上
03/05 09:25, 78F

03/05 09:26, , 79F
其實後xx,代表的只是相對於前xx的這種概念。個人覺得比較接
03/05 09:26, 79F

03/05 09:27, , 80F
近的說法是,從工作職場的必要性,變成走入生活,貼近人性
03/05 09:27, 80F

03/05 09:29, , 81F
當然雲端某方面也算,因為這是把效能等硬體需求門檻往下拉低
03/05 09:29, 81F

03/05 09:29, , 82F
很重要的一步
03/05 09:29, 82F

03/05 11:11, , 83F
「後xx」通常不是相對於「前xx」。舉例來說,後現代跟前
03/05 11:11, 83F

03/05 11:11, , 84F
現代就不是一個這樣的關係,後現代和現代也不是。簡單來
03/05 11:11, 84F

03/05 11:13, , 85F
說(這裡指的是xx「性」),後現代是不斷充滿的現代性,
03/05 11:13, 85F

03/05 11:14, , 86F
而和現代相反的其實是古典。
03/05 11:14, 86F

03/05 11:17, , 87F
後xx與前xx兩者間當然而且應該有關係,但不一定是相對的
03/05 11:17, 87F

03/05 11:17, , 88F
這就陷入了二元對立前提的泥淖中嚕
03/05 11:17, 88F

03/05 11:20, , 89F
當然這個後PC時代的說法還是有其合法性不致於無效啦 :)
03/05 11:20, 89F

03/05 11:51, , 90F
了解,感謝v兄的解釋^^
03/05 11:51, 90F

03/06 16:12, , 91F
純噓2樓那偏好笑至極的文章
03/06 16:12, 91F

03/06 21:03, , 92F
其實他這些理論或概念早就有了
03/06 21:03, 92F
randle:轉錄至看板 iPhone 03/07 00:14
文章代碼(AID): #1DSEy1Ys (MAC)
文章代碼(AID): #1DSEy1Ys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