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求蔡炎龍教授寫的CJK安裝方法pdf file

看板LaTeX (論文排版)作者時間13年前 (2012/04/07 10: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 引述《LSC112233.bbs@ptt.cc (LSC)》之銘言: > ※ 引述《EdwardLee.bbs@bbs.cs.nctu.edu.tw (蒙古大夫 2.0)》之銘言: > 這句確實很難聽,但我既不同意也未曾說過。 由於是綜合回文,所以回文是針對這個部分而回。 > : XeLaTeX 裡頭本就有融入 CJK 的東西! >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說法,願聞其詳? > 如果指得是 xeCJK 有融入 CJK 的東西,那當然完全正確。 是的,主要是指這一點而言,用詞不是很精確。 > 這是我完全同意的!如果沒有特別原因,真的找不到執著於CJK的理由。 > : XeLaTeX 使用中文同樣要一堆外加的指令。 > XeLaTeX + fontspec + xeCJK,如果知道如何設定,打中文完全不需外加指令! ^^^^^^^^^^^^^^^^ 問題就是在此呀! > 因為 xeCJK 是依照字符的內碼來分辨是否為中文?內碼的範圍也完全可以由使 > 用者自訂。而且所有修飾字體的指令,像是 \itshape 等等,都可以正常運作。 > 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於編輯來說,只要設定一次,然後在編譯前引入設定檔, > 就可以保證完成的稿件用的是自己想要的字體。 > 而對作者來說,不須常常使用 \begin{CJK... 和 \end{CJK... ,寫文章的時候 > 不也輕鬆許多? 只是「設定」的東西放在不同處罷了,不是嗎? 當然我已經說過,我並不是反對使用 XeLaTeX,他在字型安裝上的確 很方便,直接取用系統安裝好的 TTF/OTF。 > : 用 cjk 的理由是: > : 1. 有些人使用中文只是一小部份,所以使用環境就可以解決。 > : 2. 使用 Type 1 字型,造字方便,他一個字型檔很小。 > : 3. 虛擬字型使用上彈性較佳。 > : 其實,以前我就寫過一篇文章(最近 blog 檢修,正停擺),沒有中文系 > : 統(指 TeX/LaTeX),如何排版中文?用 Type 1 就可以把字型檔附上( > : 因為檔案很小),收稿單位就可以自行編譯了(有些收稿單位要收原始文 > : 稿,你編譯成 ps/pdf 他們不收,而他們可沒有中文字型可以編譯)。 > 老實說這些理由我都持保留態度。 > 假設今天寫一篇只會用到"你今天好嗎?"這幾個中文字的文章; > 作者又是非常熟悉中文編碼規則的專家。考慮到對方沒有相對應的中文字型, > 所以他會把包含這幾個字的 pfm 和 pfb (或者UNIX上的 afm+pfa, > Mac的FOND+POST)以及原稿寄給對方。 > 甚至還可以做得更完美!透過修改 encoding 檔,可以把這些字集中 > 在一個 pfb 檔案裡。 > 整個過程確實小而美。 是的,這就是我指的彈性,這不是常規做法,但是可以有這種彈性, 也還沒到「專家」的程度。 > 但是,如果作者只是個一般使用者呢?那他必須先找出這幾個字對應的內碼, > 然後搜尋 encoding 檔案,找出正確的 pfb。 > 這工程似乎太大了點吧? 沒有這種需求的使用者當然不必那麼費事,事情往極端的方向去思維, 大家就很不好溝通了!我的意思也不是那麼的極端,而是保留一些彈 性的選擇權。 > 所以最好最安全的選擇,就是把所有的字型相關檔案一起打包寄過去。 > 以 bsmiu 這個明體 unicode 字型為例,所有的 pfb 加起來 8.91MB, > 而XP內附的新細明體 8.41MB!(這確實是 unicode 字型,支援 big-5 其實是 > 作業系統作出的假象。)對一般使用者來說,Type 1字型真的比較小? > 此外,一套字型如果常常讓人必須使用造字功能,我的看法會是: > 1.這字型的設計不佳。 > 2.這字型不適合他用,得找另一套。 > 用我們的稅金做出來的 全字庫正宋體 和 正楷體 基本檔裡包含39xxx個字符, > 如果有缺字,還可以跟他們要造好的擴充檔。目前這套字已經完成了 > unicode 5.0 之前的所有造字工作。可以說除了古籍研究者外, > 一般人大概很難遇到需要造字的機會。更不用說這是免費的。 如果我以上的回應你有盡量理解,就會知道你已經走偏了了我的意思, 而且全字庫字型不是說你要用就用的,他是有版權的,要經過一定的申 請程序。 造字也沒你說的那麼難,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現有的字的部件搬來去罷 了!因此不會影響原字型的 style。 > 當然,如果想用一些特別的書法字體,確實很可能需要造字。 > 不過,對於這種字體,一般人能很快學會如何造出想要並協調的字符? > 現在的作業系統都支持 unicode 和多國語言,如果對方沒有中文系統, > 我的選擇會是把免費中文字型的網址寄給他,請他自行下載安裝。 > 這樣一來,只要在編輯器做一些設定,他打開原始檔,中文部分也看得到, > 更不用說用 XeLaTeX+xeCJK 編譯的問題了;而用你描述的方法, > 打開原始檔,中文部份會是亂碼。 ^^^^^^^^^^^^^^^^^^^^^^^^^^^^ 不會亂碼!編上 unicode 碼就行了!不過,這只是我舉的一個彈性 的例子,從這裡發揮就離題比較遠了! 另外收稿單位不見得會從你的意思安裝字型。 > 我承認在作業系統沒更新且 XeTeX 沒設計出來前,CJK+Type1 確實是 > 很好的解決方案;現在既然有簡便的方法,繼續支持舊方案的理由 > 恐怕會越來越難成立。 不是支持誰的問題,請不要學政治戲碼在非藍即綠,這樣的討論是平行 線,不會有交集。我提到的是適當的工具給適當的人去做適當的事,這 是一種自由選擇權,無需特別去強調或打壓。 > : 我沒有反對使用 XeTeX/XeLaTeX 的意思,但也不應該把別人的選擇權給 > : 說得那麼難聽。想當初的 Omega/ConTeXt 現在呢?TeX 新引擎的話,還 > : 有一個 LuaTeX 在後面排隊等著(如果大家都滿意 XeTeX 了,又何需另 > : 外開發出 LuaTeX 呢?)。 > 再次聲明,我並沒說什麼難聽的話。 再次聲明那句話不是針對你說的。選擇權的部分才是,請不要對號入座, 概括承受。 > XeTeX 最初的設計目標是希望能讓 TeX 系統也可以使用 Mac 上面 > 的 AAT 字型很多較新的功能。之後這些新功能也大多整合進 OpenType 的標準裡, > 所以 XeTeX/XeLaTeX 才會從 Mac 上延伸到其他作業系統。 > 至於核心部份,除了字型處理外 XeLaTeX 基本上和 LaTeX 完全相同。 > 多數 LaTeX 原始檔,不需修改就可以直接用 XeLaTeX 編譯。 > 由於要支援新字型標準,XeTeX 核心必須直接支援 PS 和 EPS。 > (因為無論 TrueType 或 OpenType,字符都是用 PS 完成的。) > 所以當我們要使用 EPS 或 PS 圖檔時,XeTeX/XeLaTeX 可以直接使用, > 不必像 LaTeX 要先轉成 dvi 再轉成 ps 或 pdf。 > Omega 沒用過不討論;至於 ConTeXt,當初的設計目的是讓非技術人員有個比較 > 友善的編輯介面。實際上ConTeXt 並非編譯引擎,它必須配合 pdfTeX/XeTeX/LuaTeX > 三者之一來使用;頂多算是編譯引擎的前置處理器。 > 至於 ConTeXt 的發展狀況,如果有持續更新 MikTeX 2.9,會發現系統內建 > 的編輯器裡的快速編譯選項, plainTeX 不見了,多了三個 ConTeXt 相關的選項。 > 當然這也許不算什麼,但目前如果想試驗 LuaTeX 的功能,ConTeXt 是最佳選擇。 我提到的 Omega/ConTeXt 主要是針對使用中文而言,不是指他們的技術 方面。而且,我並沒有貶抑他們的意思。 > LuaTeX 是為了讓套件設計者有個更友善的介面環境。必須承認,用 TeX/LaTeX > 指令來設計較複雜的功能實在非常繁瑣!LuaTeX 就是想解決這個狀況。 > 如果說 LuaTeX 團隊不滿意 XeTeX,也僅在於功能擴充這方面; > 否則他們不會把 XeTeX 的字型處理能力幾乎完全包含進來! > (兩者最大不同就在 XeTeX 會取用系統字型庫,LuaTeX 則讀取獨立的字形庫。) LuaTeX 也可以取用系統安裝好的字型(目前還沒有 XeTeX 方便)。 XeTeX 對 microtype 的支援很有限(目前是如此)。 > : 這就是利用虛擬字型的例子,虛擬字型是使用原字型做一些細微的改變, > : 所以佔空間很少。 > 事實上 unicode 標準裡中文標點符號有兩套:置中和靠左靠下。 > 、 0x3001 、 0xFF64 > , 0xFF0C ﹐ 0xFE50 > ; 0xFF1B ﹔ 0xFE54 > 。 0x3002 。 0xFF61 > ? 0xFF1F ﹖ 0xFE56 > ! 0xFF01 ﹗ 0xFE57 > : 0xFF1A ﹕ 0xFE55 > 「 0x300C 「 0xFF62 > 」 0x300D 」 0xFF63 > 標準已經存在,字型也造好了(新細明、標楷、全字庫…都有), > 使用者很難取用,這是輸入法設計者沒考慮到這種需求! > 不過在 LaTeX 環境下,幾個巨集就可以解決。 你是說為了打個標點符號就是用 Unicode 來輸入,而不是一般的輸入 方式?而且隨字型的不同,那些「額外」的字,許多是不合排版需求, 甚至和字型本身就配不來,有字型甚至沒有,這時難道內文和標點符號 要用不同的字型?這種排版觀念,倒不如使用 MS Word 或 OpenOffice 對一般使用者而言還更方便?有些人連門檻都跨不過,更不用說是「幾 個巨集」的事了! > : cjk 的定位本來就是 pacakge,只是許多人把他想成是中文 LaTeX。 > 我的結論還是:我真的很難找到繼續使用 LaTeX+CJK 的理由。 > 以上,有錯歡迎指正! 你找不到,別人可以。既然 cjk 仍有人維護開發,就表示還是有需要 他的人。 最後,請不要演變成我「支持」 LaTeX cjk,而反對 XeTeX/XeLaTeX, 這種不是我本意的方向去! -- ※ Origin: 交大次世代(bs2.to) ◆ From: linux.cc.ntu.edu.tw
文章代碼(AID): #1FVv_UOi (LaTeX)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Vv_UOi (La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