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AIMU SOUND QTI 耳擴簡評

看板Headphone (耳機)作者 (退燒的駱駝)時間6小時前 (2025/09/17 20:58), 6小時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我是完全退燒的駱駝。 這段時間幾乎沒有什麼器材會暫時放到我家, 反倒是來家裡拜訪的人變多了,但大部分都不是特地來找我。 前幾天又收到一個小東西,打開看到的第一眼讓我想起去年碰過它的前一台機器。 印象還停留在「真的好小一台呀!」 這次看到覺得體積更加迷你,很符合現在居住空間越來越小的現實。 我的新家真的小到什麼都要精打細算, 能放得下的東西不多, 所以這種尺寸就挺討喜的。 https://i.postimg.cc/N0X91zKK/IMG-4672.jpg
看外觀,基本延續以前的設計, 只支援單端輸出,正面只有一個 6.3mm 孔。 比較意外的是,這次甚至省去了高低阻的切換功能,設計更簡單了。 https://i.postimg.cc/fRrq3Jdw/IMG-4676.jpg
既然如此,就直接上大烏試試看。 搭配方式是用 Dave 經 RCA 3003 接 QTI。 初聽下來,聲音還不錯, 不過人聲有些貼耳,推力感覺也比以前弱了一點。 想起前代推力大到 Dave 一定得開前級調小音量才行, 這次反而變得比較收斂。 心血來潮做了個小實驗: 因為 Dave 在 DAC mode 輸出電平是 3Vrms, 我嘗試把前級音量調低, 讓輸出電平落在 2Vrms 左右再聽一次。 結果聲音馬上不那麼貼耳了, 音場也稍微展開了一些。 雖然大烏本來音場就偏小,但 QTI 本來音場也不算寬, 所以兩者搭在一起確實需要微調。 https://i.postimg.cc/kg4hXxB1/IMG-4674.jpg
女聲表現挺舒服, 溫潤而不刺激,比前一代更顯得柔和一些。 只是力量感不如以往, 如果是聽需要強勁衝擊力的音樂,會覺得差了一點。 聲音的特質帶點像真空管機, 帶有一點溫暖的味道,但確認過內部並沒有真空管, 大概是用了氖燈之類的燈泡。 不過,比起我那台小管機,聲音更耐聽,不會刺耳。 https://i.postimg.cc/NG6nNs34/IMG-4673.jpg
接著換上 HD800s。推動上沒什麼難度,反而很適合聽人聲,沒有那種「人聲飄得太遠」 的狀況。男聲厚度足夠,搭配流行、JPOP、KPOP 都挺自然。整體聽起來很輕鬆,不會讓 人覺得疲累。 最後試了一下耳道的 IEX1。這支對驅動要求蠻高,如果推不好控制力會散掉,聲音就會 怪。但這次聽起來乾淨利落,完全沒有底噪,控制力也不錯。聲音扎實,人聲位置剛好, 不會太遠。音場甚至比想像中更開闊,聽古典音樂的時候空間感完整展現出來。 整體來看,這台機器更像是一個適合「靜下來聽」的選擇。它不再追求誇張的推力或強烈 的衝擊感,而是把重心放在耐聽、人聲自然,以及音樂氛圍的營造。 如果你平常喜歡聽人聲、流行、JPOP、KPOP,或者偶爾放些古典來感受空間感,它會很合 拍;相對的,如果你更偏愛大動態、重節奏或需要強烈力量感的曲目,可能會覺得稍微保 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39.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758113880.A.695.html

09/17 21:23, 6小時前 , 1F
不知道會不會出平衡輸入單端輸出的版本?
09/17 21:23, 1F

09/17 21:24, 6小時前 , 2F
類似pro audio那種方式
09/17 21:24, 2F
這種設計應該受眾很少,要看廠商願不願意做了 ※ 編輯: pcjustin (114.37.139.32 臺灣), 09/17/2025 21:26:31

09/17 21:35, 6小時前 , 3F
奶茶擴
09/17 21:35, 3F
看來是粉絲 ※ 編輯: pcjustin (114.37.139.32 臺灣), 09/17/2025 21:42:58

09/18 00:27, 3小時前 , 4F
可惜我的Sherlock既用不壞又賣不掉,害我好幾年一直
09/18 00:27, 4F

09/18 00:27, 3小時前 , 5F
沒升級xd
09/18 00:27, 5F
文章代碼(AID): #1eoh1OQL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eoh1OQL (Headphone)